觀點

華德福教育師資培訓心得(第一篇)

第四章:實做與練習

這一堂課是陶藝課,Pütz老師詢問大家有沒有看過相關作品的經驗,或是聽聞過哪位藝術家,我分享了台灣的朱銘的作品,也有其他同學分享幾個國內與國外的例子,接下來老師拋出問題:「什麼是藝術?」大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好像怎麼說都是答案,又好像怎麼說都不是答案,這就像腦力激蕩一般,大家絞盡腦汁的思考,老師對於我們所提出的看法一一提出疑問,不斷地抽絲剝繭,其實老師也不是反駁我們的意見,只是我們提出的意見站不住腳,禁不起他的追問。他開始引導大家思考:「早期的佛羅倫薩對藝術沒有爭議,然而今日大家對藝術這課題充滿許多爭議,為什麼會這樣?」藝術是上天的使命?社會化的結果?替代品?藝術是傳達 idea,feeling,willing的媒介?老師很仔細的布局、一步一步引導,當我開始認同上述猜測的時候,他在這些推論上畫了個大叉叉,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畫大叉叉,全部都不對!

我對老師的舉動感到相當驚訝,在我受教育十幾年以來都沒有老師這麼做,他鋪陳了許久,卻是推翻所有?! (之後想想,這是一個解構的過程,解構舊觀念,然後建立起新的概念)這周課程結束時留給了我好多大問號,我開始靜下心好好思考「何謂藝術」這個問題,我可以抓出兩個線索,一個是「什麼都是藝術的話,就什麼都不是藝術、藝術並不存在。」另一個是「藝術是作品中的真實,有清楚的立場」。課後大家也開始進行討論與分享。

大家的討論結果推斷出幾個可能性:

(一)藝術是有原則的(但原則為何?由誰訂定?專家?)

(二)藝術品需要有idea(古物《古時候使用的器具,沒有idea在裡頭》v.s.藝術品《藝術品有idea》)

(三)藝術品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例如「吶喊」這幅作品

(四) 藝術品存有個人感情在其中大家還進一步思考何謂「專家」,要成為專家必須是天賦異稟或是可以後天培養?又有人說人人都有天賦,只是接受的刺激不同…討論的情況熱烈,我不是第一天接觸藝術領域的東西,但卻是第一次這樣討論藝術的問題,不斷地激蕩、思考、討論,感覺現在的我正準備重新認識它。

我們進行了幾個泥塑的活動,捏圓球、傳圓球(感受不同溫度)、捏大圓球(用全身力量去感受「質」),「藝術是什麼?」Pütz老師拿了其中一件作品,然後舉了兩個準則(Mass & Shaper)來分析,當他問What is the mass?他要的回答是像馬蹄、像厚重的雪、像大象的鼻子…不只要外形相像,「質」也要比喻得精確;Shaper表示作品本身有強度與否?有感知與否?或是只有強度沒有感知?兩者都有或兩者都沒有?除了Mass & Shaper之外,還有其他的準則,而有些不同的準則之間有重迭的部分,反覆推敲下來,我感受到作品要有整體性與均衡性。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