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孩子咬人

事實上,年幼的孩子在本質上感受著自己與世界一體,沒有你、我之分──你就是我,你也在我之內──所以孩子並不感受到自己咬到別人,因為都是自己,當無法有切身/切膚之痛,孩子就不會停止咬人;慶幸的是,這時期的孩子遠比成人更容易同感/共感著環境,當孩子看到什麼痛苦,內在也會深深共振在痛苦之中,藉由孩子共感著其他的痛苦來收斂自己。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24年9月23日

零到七歲的孩子模仿環境、活出/活成環境;當孩子咬人成性,要去留意生活里,孩子被誰咬過?誰會時不時偷咬一下孩子?

稚年的孩子皮膚幼嫩,常會引發一些(婆婆媽媽型的)成人想入非非,動不動就伸手亂捏、張口亂咬著孩子,即便孩子與自己陌生……當環境里,成人咬人不分親疏、輕重(你下手/下口的「輕」已是孩子皮肉上的「重」),孩子當然也會如此,以為「咬人」是關愛的表現。

〔舉例說明:台灣有一種長輩-老人的惡趣,會張口在孩子小小的手臂上印上一環齒痕(和口水),說是送給孩子的一隻手錶,把肉麻當有趣。〕

孩子被自己的家庭背景養成,而父母、家人卻往往看不到/看不見自己如何形成孩子的環境,但父母、家人卻又正是孩子最重要、貼身的家庭背景……孩子會擁有父母-家庭所有的疾病/病態,顯性或隱性。

不過,三歲以下的孩子(特別是學步兒)當被情緒(如:恐懼、生氣、沮喪……)覆沒、被感官過度刺激、或有萌齒的癢感/痛感,就容易咬人;被其他孩子咬了之後,也會互咬;但三到四歲以後,孩子開始能溝通自己的需要,會開始不再咬人。

〔補充說明:當幼稚園出現了一個咬人的孩子,「咬人」會像疫病一樣,很快讓園所里的孩子們咬成一片。〕

〔舉例說明:當覺得自己有可能受傷的時候,孩子有時會以「咬人」替代「打架」來自衛。〕

當咬人事件發生,不要口頭勸戒/訓斥/警告孩子,訴諸孩子的理智與道德,因為這時期的孩子還沒有理智與道德、也還沒能理智與道德;但卻鎮定、不驚慌、不過度反應地帶著咬人的孩子直接/當面看到被咬孩子的疼痛、瘀傷與淚水,不去躲避,反而訴諸孩子心的感情──讓孩子看到因為自己受傷的其他孩子,如何因痛苦而扭曲自己的表情、暫緩/殘廢自己的行動;帶著孩子看著成人怎樣仔細清潔、處理被害孩子的傷口,甚至讓孩子親自清潔、處理,讓孩子明白自己必須為自己任性做出的事情善後。

〔補充說明一:人犯下過錯當下的動物性反射通常是「(隨即)逃避」。〕

〔補充說明二:人自己的口水對自己的傷口有治癒力,但別人的口水卻可能對自己的傷口致命,特別是對方帶著攻擊性的敵意之時。〕

事實上,年幼的孩子在本質上感受著自己與世界一體,沒有你、我之分──你就是我,你也在我之內──所以孩子並不感受到自己咬到別人,因為都是自己,當無法有切身/切膚之痛,孩子就不會停止咬人;慶幸的是,這時期的孩子遠比成人更容易同感/共感著環境,當孩子看到什麼痛苦,內在也會深深共振在痛苦之中,藉由孩子共感著其他的痛苦來收斂自己。

〔補充說明:不要低估孩子的感受,任何事件年幼的孩子都能敏銳地察覺成人內在正發生著什麼!言語/解釋只是外在的多餘。〕

〔舉例說明:在咬人事件發生後,不必要求受害/遭殃的孩子們鎮定,而是自己冷靜、自若(但絕對不要假裝);當自己不慌張,孩子們的慌張也會慢慢平息。(當教師冷靜不下來,就無法讓孩子冷靜下來。)〕

觀察孩子,孩子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發動自己咬人?有人搶他的玩具嗎?有人推擠他嗎?還是要博取你的注意(特別是你忙著照顧其他孩子的時候)?當孩子哭泣、咆哮、跺腳時,特別注意著孩子,防止孩子的情緒演變成咬人。

孩子是錯誤的環境、錯誤的關係忠實的照妖鏡:當什麼已經成為孩子的自然/慣性/根深蒂固,就得從環境-關係里探究原因。

孩子行為偏差,是因為父母/家長構成了孩子錯誤的環境,而父母/家長往往看不見自己的錯誤、更不認為自己有錯;要求錯誤的所在、錯誤的源起(父母/家長)來協助糾正孩子,實在為難/難為了父母/家長,除非父母/家長帶著意識,願意超越與改變自己,否則再怎麼教育依舊「故我/固我」。

〔補充說明:孩子如實地反映著家庭與父母,沒有避諱與隱瞞。〕

外歸因/歸咎於外很容易,但卻無濟於事,先反求自己:我是否曾對著孩子大呼小叫?──對幼兒的教育是「沒有言語,只有行動」,安靜、迅速、確實。

〔補充說明:年幼的孩子並不會對字句(說理/命令句)好好反應,只會讓情況更壓抑、對峙、緊張!〕

〔舉例說明一:讓體能充沛、精力無限的孩子手裡永遠有活兒(如:編織、針線、蜜蠟形塑)可以做,不去閑置;這樣也可以適度分散孩子(未爆發)的攻擊性。〕

〔舉例說明二:可以就近活動在破壞性/攻擊性強的孩子身邊,雙手堅定地壓住孩子的肩膀或正坐/站立/跟隨在孩子背後,讓孩子知道你無時無刻地陪伴著他們。〕

〔舉例說明三:當孩子不再專註、認真於手頭上的工作,開始騷動/胡鬧,就不發一語,平靜地收回/沒收孩子手上的工作,謝謝孩子(的配合),然後將工作收到孩子碰不到的高處,迅速、平靜;當孩子還在怔愣之中,帶領孩子切換到另外的工作情境裡頭──快速提供另外的可能,不去向孩子解釋什麼、告訴孩子什麼,卻讓孩子看到你的決心與認真。〕

身為教師,不要過度聚焦於(咬人)問題本身,而是聚焦在我如何對待孩子:我如何才能對孩子、對家庭實現必須/必要的示範?什麼是我對其他生命-存在的責任感?我在許多為人處世上是否避重就輕?什麼是我與世界-自然的關係?我如何愛護?如何敬重?……當成人虛偽,孩子就會失去對生命的相信。

〔補充說明一:對年紀非常小(特別是爬行期或剛脫離爬行期不久)的孩子,「咬」是一種向外的探索/摸索、自己另外的手腳,因為嘴巴是最方便、替代的手與觸摸──孩子用嘴巴嘗出、咬出也長出自己的世界。〕

〔補充說明二:當我願意敬重、不去親狎,自然不會輕易進犯/侵犯任何人的存在;這樣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到孩子之中,如果自己被孩子非常信賴。〕

〔舉例說明:讓孩子練習照顧種子、小苗、土地──讓孩子看到大地/泥土是種子、植物、石頭、蠕蟲、甲蟲等的家/歸宿,不再只是生硬、冰冷、充滿距離感的泥土──幫助孩子的意志力量走向手腳/四肢,不再滯留成頭顱上嘴巴/唇齒/口腔的攻擊與慾望。〕

因為學齡前的孩子和世界一起、不曾分離/脫離,所以教師也必須充分參與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不去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向孩子身教出自己對世界-自然的敬愛,孤獨有時,聚合有時……

〔補充說明一:文化里,我向孩子傳導著什麼?又革新著什麼?也許我有所推翻、有所修正,但我心意於讓孩子能夠真正未來。〕

〔補充說明二:讓孩子活在自己該在的童年/年齡里,不要讓小學教育科目向下染指、轉軌、分流、延伸到幼兒保育里……當大學向下到高中、高中向下到國中、國中向下到小學、小學向下到幼托,整個教育就背叛了孩子的狀態、生態與年齡!〕

〔補充說明三:有時年紀稍大孩子的「咬」是要試探對方的反擊,確立自己的邊界/界線。〕

「韻律(感)」是孩子紀律/規律的基礎:當家庭有良好的生活節奏,孩子就不容易因不舒服哭鬧、耍脾氣,能幫助孩子在園表現穩定。

〔補充說明一:無論父母在哪裡,孩子都會感到滿足,因為孩子要的不多,無非是父母陪伴在自己身旁。〕

〔補充說明二:不要在孩子身上投射太多自己-成人的「以為」與「慾望」,因為購物(可以減少必需品、降低採購的頻率,畢竟養育需要父母很多層面與程度的犧牲)/旅行/郊遊/玩伴團體/不合其時的遊戲都會打亂孩子內在的韻律感……在對孩子做出任何安排之前,先捫心自問:我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孩子嗎?還是我的需要/虛榮?我的決定會讓孩子更好還是更糟?我希望孩子長成怎樣的成人?如果我知道自己正對著孩子做正確的事情,就不要妥協、讓步;如果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因為別的父母也這樣做,自己還不清楚當中的原理與意義,就擱置、放棄……在重要的事項上勇毅、堅強,徹底保護好孩子;真正的「愛」里,眼光會長遠到孩子的一生──感官上過度刺激會讓孩子行為反常!家庭最需要的是為孩子營造平和、寧靜、溫柔的空間,讓孩子好好「時間」。〕

〔補充說明三:讓自己下審慎、困難的決定,而不是受歡迎的決定:孩子之所以成為你的孩子,不是要讓你取悅他們,而是要讓你(學會)捍衛他們!〕

〔舉例說明一:「好好睡覺」、「短暫而安靜的步行/散步」遠比「去購物中心」、「遠距/長途旅行」更能穩定孩子。〕 

〔舉例說明二:雙親(特別是母親)的幸福感能直接連動孩子:如果母親感到自己被生活困住,不妨帶著孩子在相對寧靜、自然的情境里散步,因為妳的「坐困」也會被孩子模仿、吸收。〕

教育不是要孩子縮短童年、放棄童年,教育是讓孩子以自己的步調在生命上探索、徐行。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