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讓色彩與內心對話(上篇)

「在不斷的色彩探索中,藝術的養分將滋養心靈,並沉潛內化成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出處:馬來西亞《中國報》 2013年10月  報道:楊潔思 配圖:pinterest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色彩治療,色彩具有一定的療效,或至少,讓我們達到一定程度的放鬆。

「色彩對應我們的內在,如果你真的走進去,它經常會啟動我們深層的、隱藏在裡面的一些情緒。」台灣莎拉芙藝術學苑指導老師蔡仁芳說。

她所帶領的人智學濕水彩課,將色彩玩得淋漓盡致。

從英文老師,化身為藝術老師,蔡仁芳在色彩間自在遊走。

色彩人生,幾許的學問,幾許的領悟,盡在其中……

蔡仁芳,原是台灣一位英文老師。

執了8年教鞭,放下人人稱羨的鐵飯碗,到英國學藝術去。

原先只打算上2年課程,最後卻變成滯留當地13年。念了基礎課,再念藝術治療課,畢業後結婚,留下擔任美術老師及藝術治療師。

13年後,她才落葉歸根,攜丈夫回到台灣。

如今,她是莎拉芙藝術學苑創辦人之一,從事藝術指導及藝術治療。

其所教授的人智學藝術課,濕水彩佔大部分。

濕水彩是直接在潮濕的畫紙中上色,事先並沒有用鉛筆勾勒出線條。

沒有太多硬性技術手法

蔡老師說:「水彩畫中的畫面,是你自己創造、畫或呈現出來的,那是直接的色彩和我們內在對話。我常講說,它其實就是一個對話,我們用內在聲音或感覺跟它對話。它其實是一個很活的過程,而非一早用鉛筆勾勒好要往哪個方向走,而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由的創意。」

人智學藝術課,並不主張給學員太多指導,特別是孩子,不會教導太多硬性的技術手法,而是讓他們體驗色彩的流動與變化,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作畫手法,例如藍加紅,每一個學員的作品,風格與樣貌都不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學員跟她分享,在畫第一幅畫時,用了很重的藍,那塊藍一直壓在她心中,回到家中,她突然很傷心難過,一直哭。

第二天上課,是使用藍加黃的畫法,該學員發現藍色原來可以被黃色鬆開,心情也隨之釋懷了一些。

重視分享視為學習契機

畫畫時,有人覺察到,每次看自己的作品,都會關注在不好的地方。這樣的情形同樣會呈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上,有了這個覺察,個人便可慢慢學習善待自己。

於她,她看到的每一幅畫,都覺得很滋養。

她很重視學員的分享,視為學習契機。「通過他人的分享,會有不同的體驗,會發現:原來也可以有這樣的生命的連結。」

她指出,在濕水彩中,很多學生都可以接觸到他生活或生命中要處理的一些點,當他們豁然開朗時,會願意分享。「這是藝術給我們的,很正面的力量,跟我們主流的藝術學習是不一樣的。」

主流藝術比較多理論,如色彩理論、遠近圖法等,會有很多方法,如先有構圖、比例等技巧,要畫到很像。

而人智學藝術會回到原點,從色彩開始。

無心插柳受人智學藝術熏陶

「再不出去,年紀就老了。」因為這個想法,蔡仁芳當年毅然放下教職,去英國留學。

這個決定,可是經過一番心理掙扎,也鬧了場家庭革命。

她留學的,是英國埃默森學院(Emerson College),一家人智學學院。

從人智學理念衍生出來的,有體制外的華德福教育、人智學醫學、生機互動農業、藝術和人智學建築。

好玩的是,蔡仁芳赴英之前不知道人智學,她會選擇埃默森學院,是之前聽聞過一位朋友轉述該學院的林林總總,覺得這間學院很可愛。

就這樣無心插柳,誤打誤撞下,她接受了人智學藝術熏陶。

回台後,她原想實現年少時的夢想,開家下午茶館子。不料,輾轉有華德福單位向他伸出觸角,從而開展了她在台灣藝術領域的發展。

發現之旅啟發藝術潛在能力

蔡仁芳指出,藝術紮根的基礎很重要,首先要先認識色彩,繪畫時不要有太多圖形,以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反之,宜讓人把注意力或感官放在純粹的色彩上。誠如藝術課宣傳單描述:

「透過與色彩本質的真實相遇,經驗色彩與大自然,宇宙間微妙且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而領會不同色彩的各自內在力量……」

色彩可直接呼應到我們內在心靈,如來到一個空間,整個空間是藍的或是火紅的,我們當下會有很強烈的感受。

人智學藝術課並沒有為報名者設下門坎,不必要會畫,只要願意學,因為「在基礎鍛練過程中,創意與想像力逐漸找到發揮的空間,作畫的過程猶如一場場發現之旅,也同時啟發我們每個人與生俱有的藝術潛在能力。」

先從內心感覺著手,而非理論,是這種藝術教學的特色,這也應用在素描或炭筆畫上,老師不會一開始就讓學生畫石膏像,而是可能會帶學生到戶外,觀察明跟暗的景色,讓他們先經驗明跟暗的感覺。

自我滋養參與活動與鍛煉

現在的蔡仁芳,跟以前的個性分別很大,天生的憂鬱,也改善許多。「以前我是很內向的人,不大敢跟人聊天,現在可以很自在的跟人聊,也越來越喜歡自己,越活越快樂,越活越自在。」

她自認變得比較有彈性,較少擔心,沒有焦慮,不會往負面思考,她形容自己「體內有正面的『流』在流動」。

「我過去都沒太去想,我這幾年走這條路,收穫是什麼,但我回想過去十幾年來的一些改變,會覺得現在的改變,一定是跟我的色彩工作很有關係。」她說。

「這幾年,藝術的色彩給我很大的力量,我覺得那是比較大的收穫。」

「繪畫本身就是一個『流』,而非一項用腦、思考、邏輯的事。」我們進行藝術活動與鍛煉,就是在滋養我們自己。

她強調滋養這個字眼,「滋養,Nourish,我滿重視這東西,藝術課中,繪畫的過程滿重要,因為我們從色彩進去,而不是從頭腦進來。繪畫本身會跟內在心靈的部分、情感感覺部分以及感官部分起作用。」這會有很大的滋養。

而全方位的滋養,還包括好的環境、天然有機的食物等,從而獲得好的能量,思想、情感日愈乾淨,很多東西就日愈正面。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