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an Almon | 譯自 《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 泰國人智學啟蒙小組 | 配圖:Panyotai學校
1995年8月至1996年9月期間,Joan Almon在泰國曼谷舉辦四場演講。由Janpen Panosot把演講內容編輯成書,泰國人智學啟蒙小組出版。
越早 越 好嗎?
就像植物王國一樣,人有一個內在的成長時間表。每顆植物有自己的時間表,何時生長、何時結果、何時留下種子。我們人也有生長的時間表。如果你照管一顆樹,給它施大量化肥,它會長得非常快,但木頭的裡面會變得脆弱。這是我們如今幼兒教育所面臨的兩難處境。我們可以早早地給他們上文化課,讓他們學電腦,他們會迅速地掌握某些知識,但這種快速的掌握會削弱深層的知識。
幼兒應該做些什麼?當一個小孩早上醒過來,通常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玩耍(play 也可翻譯為遊戲)。一般情況很難讓他停止玩耍去穿衣服,或去吃飯。在美國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是孩子進了幼兒園不知道怎麼玩。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玩是幼兒最自然的活動。華德福幼兒園的老師告訴我,他們不得不花數周,有時是數月的時間來教孩子怎麼玩。如果你有一位健康的孩子,某天不玩耍,通常是生病的前兆。孩子身體康復後,他會再次玩耍。因而我們要問自己:「我們的孩子不會玩耍,是否是得病的徵兆?」
的確,在美國和歐洲有大量的徵兆顯示孩子有病了。這是一種新的疾病綜合症。我們稱為技術世界的兒童疾病。它們不是伴隨發燒的傳染病,而是日益增加的過敏症,如哮喘、皮膚不適、睡眠失調、飲食紊亂。普遍來說,如今的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下,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體上看到這種壓力,他們遠比過去消瘦、緊張。
過去20年的兒童研究表明,患多動症和學習障礙的孩子明顯增加了。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好動,以至醫生給許多孩子服用利它林(Ritalin),以便使他們安靜下來。目前估計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兒童服用了利它林。在一些州立學校,50%-60%的孩子服用過利它林。因為老師和家長說,他們無法應付孩子,除非孩子吃藥。還有一種治療憂鬱症的葯百憂解(Prozac),廣泛用於成人和青少年,現在也越來越多的用於孩子。
25年前的統計數據表明,1.5%的美國孩子由於殘疾不能完全參與生活和周圍的世界,現在由於這些新的情況,比例達到6.5%。我們還看到,隨著教育部門給予孩子日益增長的壓力,這些年,青少年的自殺人數也在急劇增加。
從華德福的觀點看,孩子中出現的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有三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過去的25年里,家庭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一半的孩子生活在離異家庭。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要整天外出上班。對於現代家庭,讓孩子有規律的生活越來越難。比如有規律的用餐時間、就寢時間。缺乏生活的節奏,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健康下降的另一個因素是媒體和電腦對孩子的影響。美國兒童每天花3-5個小時觀看電視、電影或使用電腦,他們只是安靜地坐著。4-5個小時的靜坐後,孩子不是變得麻木、懶得動,就是過度活躍,不能以創造性的方式來控制他們的意志。
第三個因素是強調早期智力開發。儘可能早、儘可能多的喚醒他們的神經系統,這對孩子的神經系統造成了明顯的不良後果。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新的問題與我們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壓力有關。我們要求7歲以下的孩子以智力的方式學習許多不同的事物。
在教育界有兩種早期教育方式。一種是相信儘可能早的教孩子。另一種相信創造性的活動和遊戲能使孩子學到許多東西。第一種觀點,我們稱為早期智力開發型教育,強調孩子開始學習的時間越早越好,並且儘可能地多學。
當我第一次看到早期智力開發進入我們州立幼兒園,我以為一定有過某項研究,證明這麼做是好的。我詢問了一位又一位教育學者,請他們告訴我指導這項工作的研究項目。我非常吃驚的發現,在美國還沒有人研究過早期智力開發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然而,1975年在德國完成了一項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七十年代初期,德國的教育工作者也非常熱衷於早期智力開發。他們把絕大多數德國幼兒園轉變為智力開發型幼兒園,用讀、寫、算取代遊戲。有兩位大學教授說:「我們應該做項研究,目前還有可能比較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和智力開發為主的幼兒園。」他們在兩種不同類型的幼兒園裡各選了50個班級,各有1000名孩子。他們跟蹤研究這2000名孩子,直到小學四年級,約10歲左右。他們發現遊戲為主的幼兒園的孩子,普遍優勝於智力為主的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研究了孩子成長的各個領域,如身體發育、社交和情感的發展,還有心智的發展。對於德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項研究成果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他們又把所有的幼兒園轉變為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
相比之下,在美國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一項類似的研究。我們只是在州立和私立的幼兒園裡一步步地推進早期智力開發。因為最近25年,在美國,我們有一項正式的教育計劃,向越來越小的孩子傳教文化課,從4-5歲開始教,甚至從嬰兒教起。如今的老師覺得有必要教孩子認知能力。教育界有一種正在增長的迫切感,即我們的年輕人必須掌握大量的知識,才能適應現代社會。我們再也不能等待他們長到6-7歲才開始學習文化課。要我說,這就像一場全球流行的傳染病。每個人都以為,要讓孩子在現代社會成功,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他們必須在4、5歲開始學習文化課。幾年前,我去參加一個電腦與幼兒的會議,這方面表現的尤其明顯。一位媽媽站起來說:「如果我的孩子3歲不學習電腦,到了18歲,他絕對找不到工作。」
早期智力開發25年後,如果這種教育方式的確是健康的,人們就能看到良好的結果,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對孩子而言,實施的結果是災難性的。甚至從智力上來說,也沒有什麼長進。首先,人們想當然以為孩子先使用大腦,學習就會加快。可是,到了9-10歲,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你去任何地方,老師都在談論孩子的壓力和透支(burn-out)。標準化考試的分數不是上升,而是持續下降。而且,高中老師們說學生不會思考了。他們只會回答對錯判斷題,或選擇題。如果你問一個需要動腦筋的真實問題,他們不知道怎麼去尋找答案。他們不能完整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如今在美國,幾乎每個人都同意,教育體系內我們面臨一場危機,人們正在尋找各種形式的另類途徑,為孩子們創造一種活生生的教育。州立學校體制的人,常常找到華德福學校問道:「你們能幫助我們的學校嗎?你們能幫我們把遊戲重新帶回幼兒園嗎?把藝術和想像重新帶回小學嗎?這樣我們的高中生才會具備思考能力。」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或中期,我在大學學習心理學。斯金納的心理學非常新穎。他堅信你教孩子的方法應和你教動物的方法一樣。當你訓練一個動物去做什麼時,你用獎懲的辦法達到目的。這就是斯金納的觀點。可能他的觀點還沒有傳到泰國。如果沒有的話,你們是幸運的。它已經在美國銷聲匿跡,但在行為主義的名義下,它流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斯金納方法的結果是,人們的確教會了孩子許多技能技巧,但往往也摧毀了創造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問自己:我們努力教孩子技能技巧呢?還是努力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們成為富有創造力的人?
當你觀察幼小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熱愛自然界。他們熱愛一切被造之物:水、空氣、風。他們熱愛樹木、花草、石頭。他們覺得和創造萬物的神奇力量有一種密切的聯繫。出生時,父母賦予身體,但這個身體還要生長。身體里所有器官要發育,變得比出生時更加完善。幼小的孩子忙於建造自己的身體,在整個創造物的世界裡,他們感到無拘無束。幼兒們如此忙於生長,以至他對周圍的一切事物感到親近,植物、動物、人都在生長。
舉一個小例子。嬰兒出生時體重7磅,約3公斤多。到了7歲時,他的體重達到50磅,約23公斤。在生命的頭7年里體重增加了七倍,如果在第二個七年里,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長,14歲時,體重就會達到350磅,大約150公斤。這是巨人的體重。因此生命的第一個七年,孩子一直忙於建造自己的身體,奠定他一生的基礎。有助於身體生長的活動是孩子最能發揮創造力的活動。
觀察孩子就會發現,有些活動讓孩子充滿活力,有些活動使孩子疲憊不堪、臉色蒼白。以前的孩子胖墩墩的、精力旺盛。現在美國的孩子,到了4、5歲,他們顯得消瘦、蒼白、神經緊張。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對準他們的神經系統。他們整天暴露在媒體面前,從3、4歲開始,就要學習文化課。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喚醒他們的神經系統,奪走了他們建構健康身體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