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感恩卡和偏旁字典的卡片,來自孩子們使用過的濕水彩或繪畫紙,這些紙用過一面,反面還可以再次利用。這樣做既環保又美觀。
每周三下午是園藝、食育課,有時2節課都上園藝,有時2節課都上食育,比如中秋節做月餅。有時園藝 和食育各一節課。園藝課在王老師的安排下,孩子們為校園建設出力。我們班的孩子喜歡用手推車把草或泥土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每到上坡的路,我看到他 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推著小車,臉蛋紅紅的、汗水直往下流,心裡卻是無比的開心。我找到王老師,這樣的力氣活請多留一些給我們班的孩子。
這學期英語課由新來的春華老師上,剛開學她需要熟悉孩子,每周三節的英語課就變成主輔課。直到九月下旬最後的四次英語課,她才開始教學。春華老師教過十幾年的小學英語,經驗豐富,發音純正,上課形式活潑多樣,她的英語課很受孩子們的喜愛。
嫦娥奔月
圍繞中秋節,我再次講了吳剛伐桂的故事,這是一年級講的故事,我發現孩子們忘記了,就講了2遍,他們聽得津津有味。「吳剛真的還在月亮上嗎?」「月亮上沒有吃的,他怎麼活?」
我第三次講金光洞兔兒爺的故事,還用偶戲演了老北京兔兒爺的傳說,這是我第一次為孩子們演偶戲!我們第三次畫兔兒爺了。有的孩子說:「我最喜歡畫兔兒爺了!」
這次兔兒爺的耳朵也是孩子們自己畫的。孩子們年齡增長,按理畫起兔兒爺更快了,可是他們對細節的關注也增加了,我們花了將近2個半小時才結束。兔兒爺的眼睛、鼻子、嘴巴越來越清晰,身上也出現了裝飾條紋。
學校的老師和家長為孩子們演了皮影《嫦娥奔月》,這是我們學校第一次演皮影。暑假我遇到安徽的馬派皮影傳人馬飛,說起他的經歷讓人感慨,上個世紀70年代,到處有人請他家去演皮影,靠皮影可以養活一大家人。到了八十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漸漸的沒有人需要皮影了,馬飛的媽媽傷心之下,把祖傳的4箱皮影燒掉了3箱。
華德福教育反對年幼的孩子觀看電視,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演偶戲。皮影的作用和偶戲相當,而且皮影是中國人的傳統藝術形式,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好些家長反映,孩子對皮影印象最深刻。有個幼兒園的孩子甚至在家裡搭起了皮影幕布,畫皮影人物。
很久以前我就對漢畫像情有獨鍾,我按照漢畫像里的月亮和蟾蜍、嫦娥奔月,臨摹後給孩子們看。這是他們畫的月亮和蟾蜍:
在中國的傳統里,月亮里畫蟾蜍,太陽里畫三足烏。我對孩子們說:「為什麼古代人把蟾蜍和月亮聯繫在一起,把三足烏和太陽聯繫起來,我還不知道。」孩子們說:「蟾蜍晚上出來,小鳥是白天出來的。」也許真的就是這樣,蟾蜍是陰性的,和月亮相關,而鳥類是陽性的,和太陽有關。
也有一種觀點說蟾蜍是嫦娥變的,美麗的嫦娥變成難看的蟾蜍,我沒有告訴孩子。
我非常喜歡月亮周圍的雲霧繚繞的線條,孩子們盡情發揮,各有自己的創意。孩子們畫的嫦娥奔月:
美術老師小繁花參照漢畫像帶孩子們畫的月亮:
小繁花老師還帶孩子們用濕水彩畫了月亮。
晨圈裡我們加入了中秋童謠的內容,課堂上我們學了和月亮有關的兩首詩,並要求孩子們背下來:
清夜
作者(英國) 布萊克
月亮像一朵鮮花,
開在天庭高高的枝丫,
樂陶陶,靜悄悄,
坐對著清夜微笑。
水城威尼斯
作者:姜尼•羅大里
水面上一座古橋,一個月亮在古橋上掛。
水面下一座古橋, 一個月亮掛在古橋下。
天上一眨一眨的是星星, 水下是星星一眨一眨。
你說哪一座古橋是真? 你說哪一座古橋是假?
月中有株婆娑樹
中國有兩大節日是全家人要團圓的,一是春節,一是中秋節。一所學校逐漸孕育出家庭的溫暖感,在中秋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準備才能體現出節日的意義?
全校老師花了2個下午,六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和討論,我們分享了有關月亮和中秋節的童謠、歌曲、故事。專門邀請麗軍老師圍繞 「月亮在中國詩詞中的含義」,談談中國人心目中月亮的意象。有學者說過人類早期「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太陽崇拜」,中國原始時期也有太陽崇拜,為什麼漸漸的月亮崇拜佔據主導?「中國藝術精神追求的不是寫實的洞微燭影毛髮畢現的日神阿波羅精神,而是寫意式的綽約迷離明凈朦朧的月神精神。月亮升起與寂寥的夜空,用晶瑩玲瓏的光亮,鋪奇布彩,化神秘為希冀,這同太陽的熾烈顯現無遺的熱烈風格相比,更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要求。」(選自《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判》 傅道彬 第52頁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月亮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清涼、柔和、親切、舒服、被動……太陽給我們什麼感覺?強烈、溫暖、熱烈、主動、火熱、咄咄逼人……相比之下中國文化比較接近月亮 ——陰性、陰柔;西方文化比較接近太陽——陽性、陽剛。從整個人類來看,陰陽兩種力量也許都需要,太陽和月亮在一起才能有完整的一天,陰和陽的相互制約、 平衡、取長補短,才算是一個整體。
任何一個節日,如果沒有了祭祀,猶如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只剩下吃喝玩樂的感官享受。這次我們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儀式祭拜月亮的,供桌上擺著供品、兩隻紅蠟 燭、香爐等,主祭人員穿的是傳統的祭祀服裝。但如果沒有一顆虔誠的心,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外在的形式。在家長會上,我們一再強調祭拜月亮一是表達對天地的感 恩,二是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在祭祀的過程,希望家長配合保持安靜,不能安靜的孩子,及時帶離現場。「靜」和「敬」發音一樣,缺少了安靜肅穆的氣氛就沒有敬畏感了。
9月25日下午四點半,大家圍成一個圓,以中秋的歌曲和童謠開始了中秋節的慶典活動。學校安排了猜謎、皮影戲、集市、遊戲等內容,六點半至7點1刻是冷餐會時間,七點半開始拜月儀式。我們沒有使用燈光,在明亮的月光下,進行拜月儀式。雖然個別幼兒發出了聲音,但整個過程還是保持了安靜。蠟燭和香由於放久了有些潮濕,祭祀人員花了很長時間才點著。拜月的最後一項是每個班級拜月,我是第一次向月亮行跪拜禮。
坎貝爾說:「神話與儀式根本不是為了控制自然,而是為了控制社會,讓社會能與自然保持協調一致。儀式節慶的任務就是要讓人在經歷一些重大事件時(比如進入人生的不同階段、投入戰爭和從戰場歸來),不會失去與自己生物性根基的接觸,能始終保持與自然的協調一致。」
拜月結束後,孩子們每人提著一個小桔燈,在家長的陪伴下,沿著學校的山坡走月,走到學校門口時,老師給每家發一個供過月亮的月餅,月餅都是孩子們自己做的。我覺得最好吃的月餅是自己做的,不油膩、不太甜。
幼兒園賽丹老師唱的拜月歌,特別有民間唱腔的韻味,我們唱了一遍又一遍:
感謝天 感謝地,感謝爸爸和媽媽。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樹。
月娥出來免災星,家中添財又添丁。
我特別邀請賽丹老師到我們班來教孩子們,我問她為什麼會唱得那麼的富有感情?她說,要真正理解為什麼感謝天地和父母?當你心中升起對天地萬物的感恩、對父母的感恩,就自然會把那份感情唱出來。
最早在中國古代沒有中秋節,拜月時間是在秋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唐宋時期才出現以賞月為主的中秋節,到了明清時,中秋節成為民俗大節。由於中秋節和秋分比較接近,保留下來許多秋分的習俗。比如祭祀月亮的時令瓜果,既表達對月亮的獻祭,也是勞動收穫後的感謝。
華德福學校三年級有農耕版塊,我們準備11月初去福建培田村一周,體驗當地的農村生活。我曾經和老朋友邱建生的機構合作,在培田做過2次秋令營,當我開始帶一年級的時候,就夢想有一天帶著孩子們去那裡。
在中秋節的集市上,班上的孩子和家長自己動手做食物和手工,為培田村的孩子和老人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