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教育之樹與生命之華——成都華德福學校的十年

施泰納總是一二再,再而三地講教師「你是誰」最為重要。因為教師是直接作用到孩子的外在因素。你的所有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孩子。

撰文:2014年2月13日於美國薩戈拉門托施泰納學院

我愛把教育比作一顆樹,不僅僅有雅斯貝爾斯所謂教育本質的「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更有樹本身的生命歷程和生命敘事。樹是多麼渴望地伸向陽光和天空,又是多麼堅韌地植入大地和岩層。春夏秋冬的輪轉,從一顆小小的種子到枝繁葉茂,有回覆,更有前進。我想到樹,也感到用它比附我們的成都華德福學校,頗為貼切。學校的成長就是樹的成長。

今年是2014年,華德福教育在中國大陸有了十年的歷程。成都,2004年,8個孩子開始——1個混合班,3個小學生,1個幼兒班,5個幼兒生;2014年,320個孩子——1-8年級班,200個小學生,8個幼兒班,120幼兒生。2004年,3畝地(1畝為666平米),5、6個老師,老師無收入,全年收入20多萬人民幣;2014年,50多位老師,老師正常收入,全年收入上千萬。現在有10多位校工,2004年只有一個廚師和一個保安,他們有收入,800元一個月,他們沒收入就走人了。

2004年,我們這樣開始,幾乎兩手空空,除了幾顆紅彤彤的心。20多萬人民幣,在成都裝修大點的一套房子都不夠,我們辦了幼兒園、小學、培訓!說到培訓,我說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成人的,孩子的。現在大陸30多家小學、300多家幼兒園,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創校教師和創辦者都在成都接受培訓,所以大家稱成都為華德福的「黃埔軍校」,或「我們的母校」。幼師培訓、小教培訓、高中培訓、治療培訓、其它專科培訓,還有我們與四川師範大學合作的帶大學學分的幼教培訓⋯⋯

還有我們今年9月正式開班的高中。

我們總是在搬家,修整房屋,蓋房子,申請政府辦學執照。總是想把一個錢切成兩個錢用。總是在開會:小學教師會、幼兒教師會、教委會、執委會、培訓會、財務會、人事會、節慶小組會、高中籌備會、家校溝通會、全校教師大會、全校家長大會⋯⋯有名字的會,沒名字的會,其樂融融的會,劍拔弩張的會⋯⋯

Karma(業力),Waldorf Karma!

有多少能夠理解這些忙得「臉都沒有洗乾淨」(本人語,本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的華德福老師們究竟在想啥,幹啥。

還記得2004年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選擇這個校址,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幾個創辦者國外辛苦學習一陣選擇這個地方,四周都是田野,泥路,裡面是廢棄的度假村,破敗不堪。孩子呢也沒兩個,逮去賣也賣不了幾個錢。傳教也不像。究竟要幹什麼?

外部環境如此艱難,內部教育教學、管理也一窮二百,因為華德福教育在大陸沒有任何可借鑒的東西,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探索和創造。

最艱難的時候,我總是翻讀施泰納《人的研究》(最新譯為《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智識》),也和小學為數不多的幾個小學老師做早上自己翻譯的教師晨頌,「我們有意志去工作,我們的工作在她之中流動不息,她來自精神世界⋯⋯」每天都在做,不是堅持,而是渴望!才發覺「意志」、「精神」,這樣的辭彙是何其艱深!

精神之感召,行動之堅實、情感之流動。

種子在發芽,樹在生長,發新芽,長新枝。

海內外的同事們、朋友們在努力地幫助,成都華德福學校「這顆大種子」(台灣老師語)在飛速成長——我願意稱他們為同事們,是因為大家做著同樣的工作,有著同樣的圖景和決心。

第一批入學的孩子今年會入大學,看到他們個個獨特和精彩的個性,我覺得我們的操勞有著最大的褒獎。

「我在華德福學校的歲月,因為它給我的生命打上了很深的印跡,使我成為今日之我。」這是在本地音樂學院附中讀書的一鳴同學的語句。孩子們從橫著流鼻涕的孩子變為我稱為的「俏男俊女」們,他們的個性、不同生命歷程,向著未來那方,朵朵次第開放的生命之花。

這一切的演進意味著什麼?

施泰納總是一二再,再而三地講教師「你是誰」最為重要。因為教師是直接作用到孩子的外在因素。你的所有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孩子。美麗的校園必然有美麗之心靈。校歌《石頭歌》唱的「每當我發現需要做的事,如果我去做就實現」,我們的老師員工們就是這樣把天道啊,知識之路啊,樸實地融入到每日每時的教育教學、行政管理、人際交流之中。學校這棵樹,孩子們芬芳的花,都是老師、家長、熱心人士的付出所凝成。教育有沒有秘笈?教育哪裡有秘笈,都是源自心田的愛,因為到最後總是要的是你的真實、信任、信心和勇氣。而這些是沒有辦法通過等價交換,通過工於心計,通過苦思冥想,或是獨善其身所能抵達的。我們的老師,悄悄地頭上青絲掛銀色,臉上浮現眼袋,身形匆匆,時有疲憊。但在他們看孩子期末展示的眼神內,辦公室討論孩子的語句中,給每個孩子的生日詩里,在一絲不苟的行政執行上,你能看到這愛在閃爍。年復一年的工作,走過的路的思考,沒有走過的路的創造。喧囂的社會,內心的糾葛。我總結的是因為偉大,所以艱辛;因為艱辛,所以偉大!

創辦者們的愛,國際導師們的愛,老師們的愛,家長和朋友們的愛,孩子們的愛,生命之華,河渠聚會,前後因緣,就這樣匯聚起我們的學校,精神之容器。她連接的是校園花草,一笑一顰;聯繫的是廣遠課程,時間空間;鏈接之燦爛星空,浩瀚宇宙;成就著孩童、社群;你,他,我。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