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不了「為什麼小紅已經寫完18個大字」的一個男孩,做計算題,比如3+6+9+12+15+18+21=84,他能夠直接寫出正確的答案,我問怎麼算出來的,他如此說:先算3加6加9,等於18,再算10+10+10+20,等於50 ,加在一起就是68了,再算2+5+8+1,等於16,最後算68加16,68加10等於78,78再加6等於84。他表達得非常清晰,可是遇到計算簡單得多的應用題,他卻不會解釋。看來還要多一些應用題的練習。
又一道題:「全校34個班級,如果每個班級分一個籃球,有4個班分不到。問總共有多少個籃球?」孩子們很難理解題意,我就舉例:比如有5個人,每個人分一個蘋果,有2個人吃不到,問有多少個蘋果?我伸出五個手指比劃,又在黑板上畫簡單的示意圖,總算絕大部分的孩子弄明白了。
以往一到寫字或做題時,常有孩子沒有帶筆,或是沒有帶橡皮,或是需要削鉛筆。之後這些孩子就離開座位借筆、借橡皮、削筆,總要忙上一陣才能安靜做題。十月份開始,我提醒孩子和家長:每天晚上,請檢查學慣用品是否齊全,至少準備2隻削好的鉛筆。自從實行這條規定後,到了寫字或做題時,很快就能進入狀態了。我還建議家長,讓孩子用削筆刀削鉛筆,為以後學習使用木工工具做準備。
好一片樹林
自從在小白樓上課後,我不敢放孩子去後面的樹林玩,一是擔心蚊子多,二是擔心有毒蛇。眼看我們就要離開小白樓回到原來的校址,再不去樹林里玩就沒有機會了,於是從10月12日開始,每日午餐後,在老師和家長的看護下,孩子們可以去樹林玩。
最後2天,我乾脆帶孩子們去樹林里畫畫。
畫完畫,孩子們去爬樹,那裡的樹特別適合孩子們爬:
這三周,我講了《青蛙兒子》、《布格親》、《小雞報仇》三個故事。對於二年級的孩子,我挑選情節比較複雜的故事,反映主人公曆經考驗,終於獲得圓滿的結局。
我還教會孩子們唱一首民間小調《王大娘釘缸》,這首歌特別具有地方特色,很好玩。
每日的遊戲
10月份的遊戲每天照常進行,仍然是2排磚頭間隔一定距離排列。我們變換的花樣更多了,先是把磚頭平放在地上,孩子們分成兩組同時從磚頭上跑過去。然後是雙腳跳,單腳跳。接著,我們改變了磚的擺放形式:側著放、豎著放,繼續練習雙腳跳和單腳跳。還可以2人互助,一人蒙著眼睛,另一人帶領蒙眼人走波浪線繞過磚頭;或者二個人的腿綁在一起走波浪線。孩子們玩得高興,還鍛煉了腿部的力量。有一次,孩子們用雙腳跳完磚頭後,我發現一位男孩滿頭大汗,坐在院子邊上直喘氣。
看到孩子們不同的運動狀態,我對他們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學習輕鬆的孩子,蹦跳時的動作不夠靈活;有些功課比較吃力的孩子,蹦跳時卻是動作協調、身手敏捷。
簡陋的小院子,利用20多塊磚為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我們所玩的遊戲,是我從《小學生遊戲100例》、《民間傳統體育遊戲》上看到,受到啟發從而設計的。雖然不是華德福的遊戲,讓孩子們蹦蹦跳跳,總不會有害處吧?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他們認為華德福教育提倡合作,我們這樣分成二組,有意無意地會造成二組之間的競爭,哪個隊最先到達終點就算贏了。有時二組的組員還會有所爭執,這樣的遊戲適合二年級的孩子嗎?
我的看法是,儘管華德福教育提倡合作,但不是絕對排除帶有競爭性的遊戲。我在英國華德福學校看過一次體育課,三年級的孩子分成2組排隊跳繩,無形中孩子就會希望自己的隊獲勝,這也是存在競爭的。
兩隊之間偶爾有爭論,通常是由於某個孩子沒有遵守規則,或某個隊雖然贏了,但磚頭碰倒幾塊,不能算贏。這樣的爭論有助於孩子遵守遊戲規則,而且我們玩了一個月,我還沒有發現孩子們因此損害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我還特別注意到要經常更換分組方式,讓不同的孩子在一起。當男孩子總是搶著站在隊伍的前面時,我會提出讓女同學站在最前面。
由此我聯想到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晨圈結束,全班同學去跑步。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鐘跑步時間,孩子們卻很喜歡,每次到達終點,都會興奮地告訴我:「吳老師,我今天跑了第四名!」「我今天跑了第七名。」不管他們跑了第幾名,我都說:「很好!」或者「你跑那麼快了!」諸如此類給予孩子肯定的話語。既然跑步,孩子之間就會有較量,想超過別人,我覺得這樣自發的競爭不是壞事吧?興許還能激發孩子們奮勇向前的動力。
有時我們會玩接力遊戲,一個孩子來回一趟,第二個孩子才能出發。孩子們喜歡接力,他們會為本組的孩子喊:「**,加油!**,加油!」我也會跟著一起喊,喊幾聲這個組的孩子,馬上又為另一個組的孩子喊加油!每到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同學之間是增加了友誼,而不是疏遠了彼此的關係。
當然不排除某個孩子沒有遵守規則,被其他孩子批評;有的孩子跑得慢,被個別同學指責。但這也是教育孩子彼此尊重的契機。不遵守規則要區別對待,有的孩子是因為沒有專心聽老師的指令,也沒有注意看別的同學是怎麼做的;有的同學是故意違犯規則。我們提醒他們即可,不必說個沒完。對於跑得慢一些的孩子,我們要看到他或她已經儘力了,如果還去批評指責,別人就不敢玩了,無休止地說下去,最後誰都不敢玩。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數學題做得快,有的吹笛子學得快,有的跑得快。每個人總有某個方面的長處,也有某個方面的弱處,比如我還不會吹笛子。孩子之間的衝突,可以成為學習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