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豎笛也是場試煉

孩子通過肢體參與世界的活動,而大多數感官信息(比如語言,色彩等)則是通過頭腦進入孩子。頭腦是我們形成圖景和概念的地方,但孩子在童年時期並不活在他的頭腦中。他們從頭腦中接收的信息會被轉移到四肢上去,也就是「遺忘」,而從四肢獲得的信息,則能經過感情的溫熱上升至頭腦,最終喚醒頭腦。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4月8日

實習所在的一年級班級每周有三次豎笛課,每次二十分鐘。第一周我觀察老師教豎笛,似乎不太難,無非就是老師示範,孩子們模仿著老師的指法練習,如此重複多次。於是我便自告奮勇去教豎笛。

想想在施泰納學院學習的這兩年,也算是重拾了音樂生活,從學習識譜到學習各種笛子,再加上音樂老師Eva天籟之音的熏陶,對於音樂教學我充滿了熱情,也比較有信心。恰好Eva老師又完整地引導過我們如何把故事元素、唱歌和豎笛學習結合起來,我便打算用這樣的方式開始我的第一節音樂課。因為這些內容我都很熟悉,我甚至都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備課,心想著一年級的孩子們在音樂中都比較夢幻,應該會跟上我的教學安排。

結果,第一堂課完全就是災難。

從孩子們拿出豎笛這一刻起,我就開始失去了對課堂的控制。豎笛成了孩子們的玩具,各吹各的,甚至敲敲打打,班上比較安靜的孩子開始捂起了耳朵。面對這麼嘈雜混亂的局面,我只得提高嗓門,不停地提醒紀律。一開始我一行一行地引導,心想著這樣每一行都能夠得到關注和練習,我也能比較清楚孩子們學習的情況。但當我走到第三行時,我身後的兩行就幾乎失控了,而眼前又不停有孩子需要我的協助。好幾次,我都頭腦空白,不知該從哪裡入手了。幸好主班老師過來幫助我維持秩序,讓我勉強講完了故事,唱了歌,帶著孩子們完成了兩個指頭的練習。終於等到下課時,我的嗓子都要冒煙了。而回想剛才災難般的一堂課,真是覺得有點好笑。

但這樣的經驗實在寶貴,讓我有太多可以反思和提高的地方。雖然我有了教學內容,但我沒有花足夠的經歷去設計教學的「流動」。而一年級的孩子,還處在塑造學習習慣的階段,作為老師需要考慮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老師考慮欠佳的地方,孩子們就會通過他們的行為反映出來,哪怕是拿出笛子這個過程,都很有講究。於是第二天,我完全調整了教學計劃,在孩子們拿笛子之前,我先讓孩子們參與到故事回顧中,有故事又有肢體的參與,我感覺「聯繫」上孩子們了,這時我才讓他們拿出笛子。第二天的情況明顯好了很多。

當然新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的,不停的反思和調整,這個過程也很有意思。我真是感謝這位主班老師,不帶評判地引導我,也給我空間去「試驗」。雖然只是短短二十分鐘的豎笛課,卻非常考驗新老師對課程的設計和課堂管理。很多我們在培訓中學習的教育理念,這時候就需要真正地派上用場了。

比如《人學》中所講的,孩子在童年時期,意識(Consciousness)最清醒的地方是在四肢(今天剛學習到,原來我們的I-being有二元性,一個從內而外工作,一個從外而內工作,這個外在的意識其實就是自性從外而內工作的表現,而孩子通過肢體活動和世界以及自己產生的聯結,也跟這個外在的自性有關,特別有意思,以後專文分享!)。孩子通過肢體參與世界的活動,而大多數感官信息(比如語言,色彩等)則是通過頭腦進入孩子。頭腦是我們形成圖景和概念的地方,但孩子在童年時期並不活在他的頭腦中。他們從頭腦中接收的信息會被轉移到四肢上去,也就是「遺忘」,而從四肢獲得的信息,則能經過感情的溫熱上升至頭腦,最終喚醒頭腦。

但看看我在豎笛課上,給了太多語言信息和語言指導,紀律失控的時候也是語言在提醒,這些話很容易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當我發現孩子沒有對我的話起反應時,我又重複多次,這樣又在傳達另一個信息——「這個老師第一次講的話是可以不聽的,反正她都要重複。」與其說這麼多話,不如傳達肢體語言,少說,多做,充分調動孩子的四肢來學習。所以後來的豎笛課上,我逐漸加入了喚醒手指的手指謠,甚至喚醒整個身體的Body Geography(這是從治療教育中學到的,老師給出觸摸身體某部分的指令,孩子則迅速去做。這個練習能幫助孩子真正熟悉和掌握自己的身體,幫助孩子的Incarnation),也設計了音樂遊戲讓孩子參與。二十分鐘的豎笛課,有1/3的時間其實是在幫助孩子準備好學習豎笛的身心狀態。此外,豎笛怎麼上也要考慮和其他課程的平衡。如果之前的課程有太多「坐下時間」,那麼孩子就需要多一點時間活動身體;相反,則可以減少活動,增加練習時間。這點可以說是華德福教育很有獨特性的一點,因為老師們的全局考量以及安排教學相當的自由度,課程不再是互不聯繫的獨立個體,而是靈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去幫助孩子的成長。

這段經歷給我的另一個收穫則是,孩子們都有想學習的願望。當他們開始搗亂時,往往是他們學習的願望受挫了。施泰納先生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早早就說了,第一堂課要幫助孩子認識並喚醒自己學習的熱情!有時候孩子們(成人也是!)會在挫折面前表現出對所學內容的不喜歡,甚至表現出「學不學無所謂」的態度。一開始我感到有些沮喪,覺得好些孩子對豎笛根本就沒興趣。但一位朋友提醒我說,老師要對自己所教的內容有更高層次的信心——「我之所以教這個內容,是因為這是孩子們需要也想要學習的!」老師的熱情能帶動孩子的熱情,老師的信念會被孩子們的「高我」(Higher Self)所認可和接收。當然這不等於一意孤行地灌輸,而是需要老師真的去了解自己為什麼要教某個內容。不從功利性的角度去設計課程,甚至不僅僅是因為「施泰納老師這麼說」,而是問自己所教的是否是有益孩子健康的。從「健康」角度設計課程,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角。有了這樣的考量,也許老師才能有真正的信心去做需要做的,而非通過妥協去「討好」學生。我在實習的時候,把孩子們每日離開學校前的一段頌詞譜成了一段五音歌曲,孩子們似乎很喜歡。我想也許讓孩子們吹奏對他們而言有意義的樂曲會調動他們的熱情,於是最後一周,我告訴孩子們,這周我們將要挑戰去學習吹這首他們已經會唱的歌。這首歌的難度比以前他們學的都要大,但孩子們反而很激動,個個躍躍欲試。特別是當他們發現自己真的能吹好一小段時,就更想學下一段了。我觀察到平時老是「搗亂」的幾個小朋友,也越來越專註,也許是因為他們也發現自己「能做到!」了吧。有趣的是,班上有一位小女孩兒曾經嘟噥過「什麼時候主班老師才能重新教我們豎笛啊?」感謝她的童言誠實,讓我知道我沒能調動起她學習的興趣。但到最後,她也很積極地練習著新學的歌曲。幸好,我沒有澆滅她對豎笛的興趣。

沒想到啊,二十分鐘的豎笛課,給了我這麼多挑戰和收穫,對於當老師這一事,更加不敢掉以輕心。但通過實踐讓所學的內容有了生命力,讓自己處在永遠學習和創造的過程,太值了!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