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發現,主流幼兒園,誇張一點說:那對幼兒來說根本是一種精神虐待,因為當孩子最需要在草地上跑時,成年人卻把孩子乖乖關在課室中;當孩子最需要真實接觸青草接觸樹木時,成年人只透過課本認識小草樹木;當孩子最需要媽媽最需要親人時,成年人卻選擇把親人與孩子分開。
編者注:本文是一位香港媽媽幫香港homeschooling群組寫的一篇文章,她在Facebook上分享了出來,在此也分享給大陸的父母們。
撰寫日期:2015年3月28日
媽媽:阿敏
子女:1子,3歲8個月
在家教育年資:一直沒有上學
我不擅長於說理論,這篇文章,只是簡單地分享關於我和我兒子的故事。
當我在產房第一眼見到兒子時,我只希望他一生都「健康」和「快樂」。問過很多媽媽,她們都跟我一樣,但可惜的是,很多媽媽都在香港主流教育的洪流中迷失,漸漸忘卻當天在產房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成績和分數。
到了今天,我仍堅守希望兒子「健康」和「快樂」的目標,因而為他選擇了自家教育及非主流教育。
其實,在兒子出生的時候,我和丈夫並沒有想過自家教或非主流教育,打算兒子夠三歲便上主流幼兒園。後來認識了華德福教育,知道了0-3歲是影響一生的時期,有媽媽的陪伴非常重要,於是我與丈夫、媽媽商討後,最終決定辭退全職工作,專心陪伴兒子,這是我和丈夫引以為傲的決定,是我們送給兒子一生最寶貴的禮物。
為了兒子,我報讀了華德福幼師課程,學習更多教養兒子的方法,例如:說故事的重要,另外,了解到原來孩子大約7歲才預備好寫字,而自由玩耍、身體活動、大自然感官經驗、吃得健康等等,對幼兒是何等的重要……我開始發現,主流幼兒園,誇張一點說:那對幼兒來說根本是一種精神虐待,因為當孩子最需要在草地上跑時,成年人卻把孩子乖乖關在課室中;當孩子最需要真實接觸青草接觸樹木時,成年人只透過課本認識小草樹木;當孩子最需要媽媽最需要親人時,成年人卻選擇把親人與孩子分開。我有一位教主流幼兒園的朋友,她的兩個兒子都在她任教的幼兒園上學,連這位身為幼師的朋友都跟我說今年課程又再加深,她也不能接受,正考慮明年辭職自家教兩個兒子。
我本身是一位社工,在主流學校工作十五年,見過很多在主流教育中受盡折磨的學生,有時我覺得他們像囚犯,每天只是坐坐坐坐坐坐﹗一星期只有兩節體育堂可活動,現在大部份學校連小息也不準跑,放學後又補習做功課,也是坐坐坐坐坐坐﹗有時我問家長和老師:「其實,每天坐8-14小時,你可以嗎?」他們一臉無奈,因為他們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這樣生活。有些學校主任也一臉悲傷跟我說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越來越多,因為中學的課程推到小學教,小學教的課程推到幼兒園教,幼兒園的課程推到學前班教,但她在這制度下沒辦法改變,有時會覺得自己做了幫凶。
曾經閱讀宣明會講及童婚的事件,10、11歲便要嫁給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男人,可能12、13歲便懷孕生子,我們香港人會覺得很過份,心很不舒服,很想為這些女孩子做點事,為什麼?結婚生子是正常事,但當在不適合的年齡做這些事便有問題。那麼,香港的孩子呢?中學生需學習大學生的事,小學生需學習中學生的事,幼兒園學生需學習小學生的事,學前班需學習幼兒園的事……這與童婚有點相似嗎?
學生活得像囚犯,但問題是真正的囚犯犯罪才被囚,學生沒有犯罪,但他們卻沒有反抗能力,寫到這裡,我的心覺得痛,也想哭。
我也見到很多一般家長沒機會見到的畫面,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經過一個班房,見到老師將功課直接掉到學生的面上,並大聲說了一句:廢物。其實,香港很多老師的情緒狀態都不算穩定,並不像芬蘭一般對於要成為一位老師有很高的要求。
自從認識非主流教育,和參與華德福幼師課程,我把這些教育方法應用到與學生開小組,發現他們有非常顯著的改變,例如有一位小三組員,她是考全級第一,但性格非常固執,可以一不高興便在課室門口與老師對峙幾小時都不進班房,長期不與人溝通及「十問九唔應」,令老師與家長十分憤怒和頭痛,但她在小組中,不但「十問九都應」,而且非常合作和友善,有一次我擁抱過她之後,她常常都擁抱我。又有另一南亞裔小三學生,學校給我的資料是他不會說話只會呆坐,連直線都不能畫,我運用華德福教育方法跟他們開小組,第一次小組他突然說1-3個中文字的句子,第二次小組他已開始開密集地跟我和其他同學傾談,句子慢慢加長並內容更豐富……這些經驗讓我看見是主流教育令學生變成有問題,是教育制度和成年人的扭曲思想在殘害學生。
於是,我繼續把握認識及探討其他教育方法的機會,例如:自然學校、森林幼兒園,而透過2014年「教育大同論壇」,大大擴闊了我的視野,美國琵谷的自主教育深深吸引著我,那次論壇亦讓我有一種「我不孤單」的感覺,原來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家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