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竖笛也是场试炼

孩子通过肢体参与世界的活动,而大多数感官信息(比如语言,色彩等)则是通过头脑进入孩子。头脑是我们形成图景和概念的地方,但孩子在童年时期并不活在他的头脑中。他们从头脑中接收的信息会被转移到四肢上去,也就是“遗忘”,而从四肢获得的信息,则能经过感情的温热上升至头脑,最终唤醒头脑。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4月8日

实习所在的一年级班级每周有三次竖笛课,每次二十分钟。第一周我观察老师教竖笛,似乎不太难,无非就是老师示范,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指法练习,如此重复多次。于是我便自告奋勇去教竖笛。

想想在施泰纳学院学习的这两年,也算是重拾了音乐生活,从学习识谱到学习各种笛子,再加上音乐老师Eva天籁之音的熏陶,对于音乐教学我充满了热情,也比较有信心。恰好Eva老师又完整地引导过我们如何把故事元素、唱歌和竖笛学习结合起来,我便打算用这样的方式开始我的第一节音乐课。因为这些内容我都很熟悉,我甚至都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备课,心想着一年级的孩子们在音乐中都比较梦幻,应该会跟上我的教学安排。

结果,第一堂课完全就是灾难。

从孩子们拿出竖笛这一刻起,我就开始失去了对课堂的控制。竖笛成了孩子们的玩具,各吹各的,甚至敲敲打打,班上比较安静的孩子开始捂起了耳朵。面对这么嘈杂混乱的局面,我只得提高嗓门,不停地提醒纪律。一开始我一行一行地引导,心想着这样每一行都能够得到关注和练习,我也能比较清楚孩子们学习的情况。但当我走到第三行时,我身后的两行就几乎失控了,而眼前又不停有孩子需要我的协助。好几次,我都头脑空白,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了。幸好主班老师过来帮助我维持秩序,让我勉强讲完了故事,唱了歌,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两个指头的练习。终于等到下课时,我的嗓子都要冒烟了。而回想刚才灾难般的一堂课,真是觉得有点好笑。

但这样的经验实在宝贵,让我有太多可以反思和提高的地方。虽然我有了教学内容,但我没有花足够的经历去设计教学的“流动”。而一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塑造学习习惯的阶段,作为老师需要考虑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老师考虑欠佳的地方,孩子们就会通过他们的行为反映出来,哪怕是拿出笛子这个过程,都很有讲究。于是第二天,我完全调整了教学计划,在孩子们拿笛子之前,我先让孩子们参与到故事回顾中,有故事又有肢体的参与,我感觉“联系”上孩子们了,这时我才让他们拿出笛子。第二天的情况明显好了很多。

当然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不停的反思和调整,这个过程也很有意思。我真是感谢这位主班老师,不带评判地引导我,也给我空间去“试验”。虽然只是短短二十分钟的竖笛课,却非常考验新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和课堂管理。很多我们在培训中学习的教育理念,这时候就需要真正地派上用场了。

比如《人学》中所讲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意识(Consciousness)最清醒的地方是在四肢(今天刚学习到,原来我们的I-being有二元性,一个从内而外工作,一个从外而内工作,这个外在的意识其实就是自性从外而内工作的表现,而孩子通过肢体活动和世界以及自己产生的联结,也跟这个外在的自性有关,特别有意思,以后专文分享!)。孩子通过肢体参与世界的活动,而大多数感官信息(比如语言,色彩等)则是通过头脑进入孩子。头脑是我们形成图景和概念的地方,但孩子在童年时期并不活在他的头脑中。他们从头脑中接收的信息会被转移到四肢上去,也就是“遗忘”,而从四肢获得的信息,则能经过感情的温热上升至头脑,最终唤醒头脑。

但看看我在竖笛课上,给了太多语言信息和语言指导,纪律失控的时候也是语言在提醒,这些话很容易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当我发现孩子没有对我的话起反应时,我又重复多次,这样又在传达另一个信息——“这个老师第一次讲的话是可以不听的,反正她都要重复。”与其说这么多话,不如传达肢体语言,少说,多做,充分调动孩子的四肢来学习。所以后来的竖笛课上,我逐渐加入了唤醒手指的手指谣,甚至唤醒整个身体的Body Geography(这是从治疗教育中学到的,老师给出触摸身体某部分的指令,孩子则迅速去做。这个练习能帮助孩子真正熟悉和掌握自己的身体,帮助孩子的Incarnation),也设计了音乐游戏让孩子参与。二十分钟的竖笛课,有1/3的时间其实是在帮助孩子准备好学习竖笛的身心状态。此外,竖笛怎么上也要考虑和其他课程的平衡。如果之前的课程有太多“坐下时间”,那么孩子就需要多一点时间活动身体;相反,则可以减少活动,增加练习时间。这点可以说是华德福教育很有独特性的一点,因为老师们的全局考量以及安排教学相当的自由度,课程不再是互不联系的独立个体,而是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去帮助孩子的成长。

这段经历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则是,孩子们都有想学习的愿望。当他们开始捣乱时,往往是他们学习的愿望受挫了。施泰纳先生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早早就说了,第一堂课要帮助孩子认识并唤醒自己学习的热情!有时候孩子们(成人也是!)会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不喜欢,甚至表现出“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一开始我感到有些沮丧,觉得好些孩子对竖笛根本就没兴趣。但一位朋友提醒我说,老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内容有更高层次的信心——“我之所以教这个内容,是因为这是孩子们需要也想要学习的!”老师的热情能带动孩子的热情,老师的信念会被孩子们的“高我”(Higher Self)所认可和接收。当然这不等于一意孤行地灌输,而是需要老师真的去了解自己为什么要教某个内容。不从功利性的角度去设计课程,甚至不仅仅是因为“施泰纳老师这么说”,而是问自己所教的是否是有益孩子健康的。从“健康”角度设计课程,会有完全不同的视角。有了这样的考量,也许老师才能有真正的信心去做需要做的,而非通过妥协去“讨好”学生。我在实习的时候,把孩子们每日离开学校前的一段颂词谱成了一段五音歌曲,孩子们似乎很喜欢。我想也许让孩子们吹奏对他们而言有意义的乐曲会调动他们的热情,于是最后一周,我告诉孩子们,这周我们将要挑战去学习吹这首他们已经会唱的歌。这首歌的难度比以前他们学的都要大,但孩子们反而很激动,个个跃跃欲试。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真的能吹好一小段时,就更想学下一段了。我观察到平时老是“捣乱”的几个小朋友,也越来越专注,也许是因为他们也发现自己“能做到!”了吧。有趣的是,班上有一位小女孩儿曾经嘟哝过“什么时候主班老师才能重新教我们竖笛啊?”感谢她的童言诚实,让我知道我没能调动起她学习的兴趣。但到最后,她也很积极地练习着新学的歌曲。幸好,我没有浇灭她对竖笛的兴趣。

没想到啊,二十分钟的竖笛课,给了我这么多挑战和收获,对于当老师这一事,更加不敢掉以轻心。但通过实践让所学的内容有了生命力,让自己处在永远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太值了!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