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放養」的魅力:來自華德福學校的啟示

據2012年統計,全球60個國家建立了1025所獨立的華德福學校、2000所幼兒園、530所特殊教育中心編者注最新數據),同時還有很多基於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公立學校、特許學校和在家教育。如此廣泛的存在,本身已經表明華德福教育是全球最大的另類教育運動。在華德福學校大量存在的中歐地區,華德福課程已經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另類教育法。華德福教育還在歐洲影響著主流教育,歐洲國家有大量的華德福學校和教師培訓項目。細心的考察者發現,世界各地的華德福學校,在教師是否參與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女教師能不能穿裙子、幾歲開始畫濕水彩、每周花一天還是兩天去森林、是否允許踢足球等等要求上,都沒有統一規定,關鍵只是在於教師和辦學/園者是否認同華德福教育的兒童發展觀,如果認同,每位教育者都可以結合本地的特色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從華德福學校的教育觀念及行動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靜待花開:以舒緩的節奏推進教育過程。華德福的孩子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們「 不必趕著長大,他們被准許當個小孩,而且可以當很久……」 老師會悠閑地帶著11歲的男孩和女孩,安安靜靜地用兩隻棒針織著手上五顏六色的手套和圍巾。美國《紐約時報》曾報道,矽谷知名科技公司如 Google、eBay、HP、Yahoo等企業的高級主管不約而同把小孩送到「 什麼都教、就是不教計算機」的華德福學校就讀。因而當台灣學者造訪麥克侯華德福學校時,面對綠意和藍天,以及學校教室到處可見的樸拙原木樓梯地板和溫潤的燈光, 也忍不住問教師「 這裡有計算機課嗎?」回答是「我們當然有計算機課」 並堅持要帶他們參觀計算機教室。但是,麥克侯的孩子不急,13 歲才開始上計算機課。對於來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的大陸訪問者,對於來自習慣競爭、擔心落後的台灣訪問者來說,親眼看到華德福「慢學」 價值的充分實踐,都是很大的衝擊。

持之有故:不成熟的依據也比沒有任何依據強。華德福教育所依據的理論基礎「人智學」 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社會的文化困境與社會巨變,將近100年過去了,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面臨的是新的困境和新的變化,那麼人智學有沒有與時俱進,有沒有適時進行理論重建?仔細推敲,我發現史代納的人智學理論與亞里士多德的「 靈魂論」、「年齡分期」 及相關的教育觀十分相似。亞里士多德提出人具有理性靈魂、非理性靈魂和植物性靈魂,他把一個人的教育階段按每7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0—7歲為第一階段,以體育訓練為主;7—14 歲為第二個階段,以德育為主;14一21歲為第三個階段,以理智培養為主。這與人智學關於身體、情感和精神這三個也是7年為一期的成熟期劃分幾乎完全一致。亞里士多德也十分重視音樂教育, 並將其作為情感教育階段的主要內容。

亞里士多德還認為一切物體都具有某種天賦的目的或「自然本性」:天體永遠圍繞地球這一宇宙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組成地上物體的四種基本元素(水、火、氣、土)都「 趨向於自己特有的空間」,具有尋找自己「 天然處所」 並停留在那裡的本性,從而形成重者向下,輕者向上的「 天然運動」(因本性運動) 。由此可見,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帶有濃厚的目的論的擬人色彩。這一觀點大概也啟發了史代納,後者也相信自然界中有「土精靈」 「火精靈」 「水精靈」和「氣精靈」 共四種精靈守護著孩子、幫助著孩子。

華德福的科學課程被專家認為陳舊過時,華德福課程中的宗教和心靈內容也遭到質疑,筆者也覺得人智學理論大有改進和提升的空間,但我最想表達的是,行事必有依據,即令不成熟、有爭議,也比無憑無據、信口開河要強。因為在人智學這一類「 天才的猜想」 式理論中,多少與某些規律性的認識相吻合。

無意插柳:有評價但不唯評價論。在華德福學校,是沒有考試、沒有成績單的,因為教師認為「 考試只會讓孩子僅僅注意考試的結果,而非學習歷程的本身」。甚至連作業都很少,9歲之前的學生,不會有家庭作業。9歲到12歲的學生每天只有不超過半小時的作業。到15歲左右,每天則會有大約兩個小時的專題報告作業。雖然學校沒有考試,但是教師負起監控孩子學習進度的責任。必須有符合國家要求的不同年紀的識字和數學能力。另外,小學階段教師會和學生相處長達八年,對孩子的發展和家庭狀況熟悉。每一年結束,學生會收到個人年度報告,而非成績單。這其中的道理在於:無考試不等於無評價,關鍵在於如何評價和如何看待評價。

不幸的是,中國大陸的基礎教育幾乎整個地被異化成「唯考試」和「 為考試」 的教育,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學」到厭煩、「教」到噁心,還無法停止下來!華德福淡定的態度和務實的做法,值得我們反思、學習和借鑒。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