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一間很特別的學校——台北史代納教育共學園蕭志暉老師訪談

有一間很特別的學校,多年來位處於台北植物園外面,他們是一群由六十餘個家庭共組的實驗教育團體,提供孩子接受華德福小學階段課程作為起點。

  • 訪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好夥伴專欄「多元教育­的天空」(網站
  • 主持:張惠心(電台主持人)陳復(專欄召集人)
  • 嘉賓:台北史代納共學園(網站)蕭志暉老師

2014年11月17日上午8:10—9:00,陳復老師在台灣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好夥伴」節目里訪談台北史代納教育共學團體資深蕭志暉老師,請他暢談這間很特別的學校如何在台北植物園外發展華德福教育。

早上收聽完節目,感覺內容很豐富,很有必要推薦給更多的朋友收聽,而考慮到現實的因素,我們尋找到了節目的錄音並製作了訪談的完整、純凈版,刊發出來。非常感謝每一位為此付出的人,感謝主持人、陳復老師以及蕭志暉老師的分享。在訪談最後,陳復老師提到他先前發表的關於共學園的一篇文章(原載網址),我們也附本文下面(轉為簡體文字並標點),敬請收聽、收看。

訪談議題如下:

  1. 您如何理解史代納博士的教育理念
  2. 台北史代納共學團體的緣起故事
  3. 台北史代納共學團體的辦學經驗談
  4. 台北史代納共學團體的教育特色
  5. 什麼樣的家庭適合參加本共學團體

陳復小檔案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現任海峽兩岸心理咨­詢協會理事長,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與碩士,他具有豐富的跨領域經驗與專長,對教育有著熱情的關懷與使命,他主張具有開­放性與前瞻性的多元教育應作為台灣教育未來主要的發展路線。

蕭志暉小檔案

台北市史代納教育推廣協會師資群、台北史代納共學園資深主帶老師、現任本校指導、手工及家長親職課程老師;曾任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幼兒團體、國小、成人課程老師;紐西蘭Taikura R.S.School 實習一年、紐西蘭Taruna College 華德福師資班畢業;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班導師三年;宜蘭慈心託兒所行政及代理教師二年;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

附文:

多元教育的天空 華德福在台北植物園

有一間很特別的學校,多年來位處於台北植物園外面,他們是一群由六十餘個家庭共組的實驗教育團體,提供孩子接受華德福小學階段課程作為起點,目前已有四個完整的年級與班級,往前延伸有一個幼兒園班,往後則希望未來發展成十二年級完整一貫的華德福教育體系,並凝聚與深化人類智慧學(Anthroposophy)社群的能量,希望推廣該哲學發展出的生活態度與生活型態,這個學校稱作「台北史代納教育共學團體」。

顧名思義,台北史代納教育共學團體的教育精神源頭來自德國思想家魯道夫‧史代納博士(Dr. Rudolf Steiner),希望透過具有「意志、情感、思想」的全人課程,滋養孩子的身心,引導個體了解自我,發展其潛在特質,經驗生命的真實意涵,使其在探究外在世界的成長過程中,追尋未來對全人類有貢獻的使命,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史代納教育共學團體的教室散布在台北植物園外的周邊,讓台北植物園成為孩子們最天然的校園,他們不只每周在這裡上體育課,更在這裡上繪畫課與自然課。我留意到這裡的孩子上數學課的時候,學習的重點不是反覆演算,而是了解數學的本質與意涵,重視其運用的過程,諸如老師會教同學認識「1這個數字不僅是個單位,更具有整體的意涵」,了解「加減乘除的四種特質:加法的貪婪性,減法的分享性,乘法的聚集性與除法的公平性」,呈現出數學和人性的關連,老師也會藉由形線畫來教孩子理解數學的特徵與意義。

這種教法,不只是在學數學,還學習哲學與藝術。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國語課,老師教孩子認識字的時候,不會只拿篇課文來講解,之後就要孩子反覆背誦與抄寫,而是老師自己寫一首認識台北的新詩,從中介紹老台北的地理與產業,接著拿台北的古地圖來教同學認識大台北的水系,並練習繪製台北水系圖;期中則由老師帶著全班同學與家長們,由大稻埕碼頭出發,騎單車到社子島,沿路認識淡水的歷史與生態。這種將各種既有領域融貫於一爐的上課型態,是否更認真落實且更符合教育部十二年一貫的教學旨趣呢?

台北史代納教育共學團體很重視維護與恢復孩子生命的本真,資深的蕭志暉老師針對兒童教育告訴我說:「我們從事教育要從『豐富學習環境中,如何讓孩子去感受』來想,而不是從『我要教他什麼』來想。如果從『我要教他什麼』來想,就等於設限綁住了孩子。人最早的時候並不是先發明文字,歷史的傳承本來就不需要文字來傳承,像原住民就不是透過文字,而是透過歌謠與韻文來傳遞。傳遞什麼呢?傳承來自靈性世界的指引。」但他不認為華德福教育只是一種讓孩子獲得快樂的教育而已,只有快樂,孩子將學不到東西,物質主義的想法會強調如何讓孩子過得愈來愈舒服,華德福教育重視的是人類精神的鍛煉與提升。

台北能不能發展華德福教育?品嘗過令人難忘的經驗,我本來覺得這著實會有困難。在教育已不得不變成技能訓練與職業媒合的時空背景里,我卻看見有間學校持續關注人類內在本質,並守望著孩子的精神成長,儘管這間學校的物質資源並不富饒,但親師生基於共同的教育理念展現出的濃郁生命熱忱與攜手合作,使我置身在都會文明高度發展的台北,依然堅信教育將會變得不一樣。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