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孩子身體里就有一個父親母親

在我們中國文化里,我認為《道德經》、《易經》、《西遊記》,少數民族史詩,各民族神話傳說等適合作為7~14歲孩子的根基閱讀。站在整個人類文化歷史,也無須計較於民族的不同,老師選取最能打動自己生命的作品才是最為關鍵的。這些作品不是碎片式的選出片段,而是在全景圖景的前提下進行細節學習。

撰文:2010年12月(《新教育讀寫月報》12期配圖:格薩爾王

先講一個故事。

一粒小種子被外殼緊緊地包裹著。長成植物所需要的一切都隱藏在這粒小小的種子里。小種子等待著春雨的降臨。在春雨的滋養中,種子發出芽與根。根擴展到大地之下,芽迎著陽光往上發展。根找到大地,就好象芽在尋找父親;芽在尋找母親,根被大地母親滋養。往上生長的芽被太陽父親帶領。往大地深處生長的根被大地母親滋養。

現在我們在感受中來分析一下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圖景展示了植物從兩個方面去發展,給出了理想化的父親、母親圖景。如果有的孩子沒有父親,這樣的圖景就會讓孩子感受到太陽會引領我們。孩子也會從故事中去尋找父親母親,自己成為自己的父親母親。這些故事圖景中的父親母親的形象甚至比現實中的父母更為有力量。孩子會在故事中領會到我要發展自己身體里的父親母親去關愛我自己,疼愛我自己。由此,可以看出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故事,而是創造了圖景。於是孩子在故事圖景中也會是通過感受去領略,而不是被說教。當孩子發展了身體里的大地、陽光,就可以進入更多的細節。比如枝葉展開,有自己的結果。這樣就能使得孩子從想像力開始去感受,從中學習,孩子也會很滿足。學習不是記住,而是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這個故事來自南非華德福教師Peter Alphan的講課,根據我自己的理解複述出來的,若有失誤處,責任在筆者。特此謝謝。

我想用這個故事引出以下的問題:

  • 什麼樣的作品對孩子們來說才稱得上經典?好比雨露陽光和大地?
  • 是否相信孩子們身體里就有一個父親母親?

1、什麼樣的經典配得上成為孩子成長的根基教材?

當初《我有一個這樣的母親》專題策劃的時候,我還沒有站到小學教育的課堂上,對於小學的教材沒有做過太多思考,所以參與興趣不大。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當時對「教材」這一存在形式是持完全否定態度的,覺得這樣的批評無法在根本上對我國教育現狀有所促進。

專題做出來之後,李玉龍把幾位教師的點評發給我看,讓我提些建議。我興趣依然不大,雖然也認為任何的批評對目前中國的教育和教材都是有意義的,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粗覽之後覺得點評老師和原有教材編輯有著同樣的體系局限。而且比較悲觀地認為,按照幾位批評者的教育觀,重新編輯一套教材出來,和已有教材比較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觀。也都是一些日常行為規範的材料和知識、情感碎片而已。

請原諒我的苛刻和悲觀,暫容我一步步表達一下我的意見以及意見由來吧。

現在,我終於站到了四、五、六、七年級的課堂上,終於有了一些實踐,和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感情交流,對於教學材料也有了一些思考,於是覺得有一些意見可以說說。

說個很有趣的現象。華德福學校四、五年級的書架上放有四、五年級的北師大版的教材。中午的時候,偶爾會有學生拿起這些教材來讀,特別是四年級的孩子們,主班老師告訴我孩子們還挺喜歡這些教材裡面的一些小故事小文章,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一些知識練習時候主班老師也會從這些教材以及新語文讀本裡面選一則材料。其實若把它作為一般的行為規範讀本,似乎還說得過去,也不至於糟糕得讓人生厭。但作為7到14歲孩子的最根基的語文教材來說,如果依然沿用這樣的碎片式的體系,我目前的觀點是:無論怎麼換其中的具體篇章,對孩子的實質意義都差不了太多。

點評教師們推薦了自己認為比現有教材更好的母愛題材的經典之作。說實話我是仔細打量過了這些推薦作品之後,才更加確信批評者眼中更完美的作品其實和原有教材的作品差不多這個結論的。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