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幼兒園老師中流傳的歌謠,我唱的時候,感覺我的聲音是從身體的某個部分出來的,當我念小時候奶奶唱的童謠時,我感覺到, 童謠的聲音是從我整個的身體里發出的,很簡單的幾個音,卻似乎牽動著很多東西。
撰文:2015年1月16日 首發:彩蝶計劃博客
這篇文章很早之前就在心裡萌芽了,今日寫出來,跟大家交流,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前些日子,和一位從事了多年幼兒教育的主班老師聊天,她好幾次地說到,她感覺自己沒有「根」,感覺自己帶給孩子的東西沒有「根」,她想要找到一種有「根」的感覺。事實上,她的這個感覺跟我當年做幼兒園老師時一樣。雖然師資培訓時老師們分享的和國外老師帶過來的歌謠故事很不錯,帶給孩子時,孩子們也很喜歡,但是,這過程中我總 覺得缺少一點什麼重要的東西。那些幼兒園老師中流傳的歌謠,我唱的時候,感覺我的聲音是從身體的某個部分出來的,當我念小時候奶奶唱的童謠時,我感覺到, 童謠的聲音是從我整個的身體里發出的,很簡單的幾個音,卻似乎牽動著很多東西。為了能尋找到更多、更好的,讓人更有感覺的歌謠帶給孩子,我離開了幼兒園, 走上了採集、整理、研究民間童謠的路程(編者註:更多信息,請訪問彩蝶計劃網站)。
由於某些原因,2014年初我才得以全身地投入到這樣的工作中。近一年來,我整理著彩蝶計劃童謠庫中的童謠,同時也到民間去採錄一些童謠、歌謠。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童謠真正的生命力,我們只是觸摸到了一點點一點點而已。那些文字的童謠記錄,並不是童謠的魂之所在。如果只是照著上面的給孩子念,最多也只能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 節奏而已,而童謠那鮮活的生命圖景還在遠處。
那麼童謠鮮活的生命力在哪裡呢?
- 在童謠的音韻里
童謠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都是用當地方言念唱的,這些口傳的方言童謠非常富有韻味,文字是無法將其記錄下來的,因為很多音是沒有對應的文字可記錄的,記錄的人只能記其大概。而且方言童謠對於幼兒來說 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本地的方言童謠。這一點,日本的言說藝術治療教育者川手鷹彥老師在前不久的治療教育培訓中多次的向學員強調。他說道,方言童謠「有非 常活潑的生命力,這讓人非常健康,讓孩子非常健康」。
- 在兒童的遊戲中
許多的童謠都是跟孩子的玩耍聯繫在一起的, 他們玩某一個遊戲的時候,會有相應的童謠,這種童謠遊戲,在以前不知給孩子帶來多少純粹的快樂。可惜的是,隨著社會的越來越物質化,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再玩 這樣的遊戲,而遊戲中的童謠也脫離了生動的情境而成了一種記載,現在的人們再拿到這樣的童謠,只能看到幾句詞,讀來也不覺得有什麼趣味。
- 在兒童生活的實景中
有相當一部分童謠,是跟兒童生活的情景緊密 聯繫在一起的,遇到那樣的情景,他們才會念唱那樣的童謠,兒童、童謠和那情景在一起,才構成生動的畫面。比如夏天,天空烏雲滾滾,大雨即將來臨,小孩子們 一邊跑著躲雨,一邊群唱「風來了,雨來啦,蛤蟆背著鼓來了」。有的地方則會唱「下大啦,麥罷啦,高梁黍黍長大啦」。遇到蝸牛孩子們就會對著蝸牛唱「蝸兒蝸 兒,犁地哩……」。而如今,這些場景細節都不見了,只剩印刷體的童謠孤零零地、赫然地出現在紙上。
為了方便理解,以上是從幾個點上分開來說的。下面,我想從總體上來說說。事實上,民間口頭流傳的童謠都是從一方土地上生長起來的,童謠包含了這方土地上方方面面的內容,包含了這方土地的山山水水,美味的食物,過年過節的習俗,起床、吃飯、睡覺,與人的交往等等,可以說,只要是兒童生活里有的內容,童謠里就有,而且,只有念著這些童謠長大的人才會對童謠里所包含的東西有深切的感受,因為這些已融進了血液里。只有那些在童謠里長大的人才能帶出童謠鮮活飽滿的氣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在小的時候,整個的身體都是打開的,周圍環境中的一切,包括童謠,包括與童謠相關的所有東西,都會被吸收進身體里,而成為身體里的一 部分。而人長大之後,更多的是用頭腦來獲取信息,童謠對於成人來說更像是一種信息。從身體里出來的,和從頭腦里出來的東西,是很不一樣的。
好,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說說文章一開始所提到的「根」。什麼是「根」?「根」就是存於你的身體里,流動在你的血液里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有童謠陪伴,那麼童謠中所包含的文化就會存在於他的身體里、他的血液里,就會成為他的文化之「根」的一部分。有這樣的「根」才能帶給孩子有「根」的、鮮活飽滿的童謠、歌謠。
另一方面,一位在瑞士和德國學習施泰納認知理論多年的朋友在和我的交流中提到,民族的文化之「根」在幼年時一旦錯過,是尋不回來的。他還說到,雖然同是生活在一片土地之上,我們當中很多人是沒有民族文化之「根」的,因為自小是在西方外來文化熏陶下長大的。我們還說到了東方經典思維與西方經典思維的不同,要在全球化的環境之下以及未來發展出一種平 衡,我們必須重視中國文化之「根」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中國文化存在於古老的典籍中,也存在民間口頭傳承的歌謠、故事中。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我們大部分人童年時都缺少民間童謠、兒歌的陪伴,但是,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有傳承的老人那裡學習這些東西,從而對這些東西有感受、有體悟,然後再帶給我們的孩子。
趁這些老人還在(事實上,大部分有這樣傳承的老人都不在了),我們趕緊行動!
歌德有句話說得好:兒童應該從自己父母那裡得到兩樣東西——根和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