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我认为《道德经》、《易经》、《西游记》,少数民族史诗,各民族神话传说等适合作为7~14岁孩子的根基阅读。站在整个人类文化历史,也无须计较于民族的不同,老师选取最能打动自己生命的作品才是最为关键的。这些作品不是碎片式的选出片段,而是在全景图景的前提下进行细节学习。
撰文:2010年12月(《新教育读写月报》12期)配图:格萨尔王
先讲一个故事。
一粒小种子被外壳紧紧地包裹着。长成植物所需要的一切都隐藏在这粒小小的种子里。小种子等待着春雨的降临。在春雨的滋养中,种子发出芽与根。根扩展到大地之下,芽迎着阳光往上发展。根找到大地,就好象芽在寻找父亲;芽在寻找母亲,根被大地母亲滋养。往上生长的芽被太阳父亲带领。往大地深处生长的根被大地母亲滋养。
现在我们在感受中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图景展示了植物从两个方面去发展,给出了理想化的父亲、母亲图景。如果有的孩子没有父亲,这样的图景就会让孩子感受到太阳会引领我们。孩子也会从故事中去寻找父亲母亲,自己成为自己的父亲母亲。这些故事图景中的父亲母亲的形象甚至比现实中的父母更为有力量。孩子会在故事中领会到我要发展自己身体里的父亲母亲去关爱我自己,疼爱我自己。由此,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而是创造了图景。于是孩子在故事图景中也会是通过感受去领略,而不是被说教。当孩子发展了身体里的大地、阳光,就可以进入更多的细节。比如枝叶展开,有自己的结果。这样就能使得孩子从想象力开始去感受,从中学习,孩子也会很满足。学习不是记住,而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来自南非华德福教师Peter Alphan的讲课,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复述出来的,若有失误处,责任在笔者。特此谢谢。)
我想用这个故事引出以下的问题:
- 什么样的作品对孩子们来说才称得上经典?好比雨露阳光和大地?
- 是否相信孩子们身体里就有一个父亲母亲?
1、什么样的经典配得上成为孩子成长的根基教材?
当初《我有一个这样的母亲》专题策划的时候,我还没有站到小学教育的课堂上,对于小学的教材没有做过太多思考,所以参与兴趣不大。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当时对“教材”这一存在形式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觉得这样的批评无法在根本上对我国教育现状有所促进。
专题做出来之后,李玉龙把几位教师的点评发给我看,让我提些建议。我兴趣依然不大,虽然也认为任何的批评对目前中国的教育和教材都是有意义的,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粗览之后觉得点评老师和原有教材编辑有着同样的体系局限。而且比较悲观地认为,按照几位批评者的教育观,重新编辑一套教材出来,和已有教材比较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也都是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材料和知识、情感碎片而已。
请原谅我的苛刻和悲观,暂容我一步步表达一下我的意见以及意见由来吧。
现在,我终于站到了四、五、六、七年级的课堂上,终于有了一些实践,和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感情交流,对于教学材料也有了一些思考,于是觉得有一些意见可以说说。
说个很有趣的现象。华德福学校四、五年级的书架上放有四、五年级的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午的时候,偶尔会有学生拿起这些教材来读,特别是四年级的孩子们,主班老师告诉我孩子们还挺喜欢这些教材里面的一些小故事小文章,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一些知识练习时候主班老师也会从这些教材以及新语文读本里面选一则材料。其实若把它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读本,似乎还说得过去,也不至于糟糕得让人生厌。但作为7到14岁孩子的最根基的语文教材来说,如果依然沿用这样的碎片式的体系,我目前的观点是:无论怎么换其中的具体篇章,对孩子的实质意义都差不了太多。
点评教师们推荐了自己认为比现有教材更好的母爱题材的经典之作。说实话我是仔细打量过了这些推荐作品之后,才更加确信批评者眼中更完美的作品其实和原有教材的作品差不多这个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