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孩子身體里就有一個父親母親

這些推薦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更適合編入父母、教師成長教材里供成年人時時閱讀複習和考試之用。對於孩子這些所有的作品不過都是一個夥伴,可以亦師亦友,但還遠遠稱不上是大地、陽光和雨露。包括泰戈爾的,包括顧城宣稱的五歲孩子的這首我認為最有精神氣象的《永遠》。更別說三位台灣女作家的作品和其他幾篇,都是同一基調,直接的謳歌母愛或鋪陳出一個母子親情的畫面。推薦者也沒有註明這些作品究竟放在哪個年齡段比較合適,加之推薦理由說得空泛,有大而化之的嫌疑,反正我無法從中看出推薦者有何種清晰的教育思考和對這個小學階段孩子身心靈需求的認知。朱桂英老師在點評中提出了「必須假定有一個理想的精靈」是整個點評中我認為是最觸及教育核心的一個觀點。那個理想的精靈會帶領孩子,陪伴孩子溫暖孩子,這一理想的精靈和我前面講的種子的故事中的父愛般的陽光寓意的是同一樣渴望。可惜的是朱桂英老師沒有把這「理想精靈」進一步明晰。

特別說說兒童創作的作品為什麼不適宜做孩子們的根基教材。在我看來,孩子們所寫作的作品,無論多天才,都好比是包裹在種子里的某種屬性。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有的孩子在適當的條件下把某種屬性展示了出來,無論我們成年人認為其品質多麼的神妙卓絕,它是種子本身具有的東西,是不需要我們成年人給予,其實也是成年人想要給予也給予不了的。而一旦把某一種屬性作為一種引導或示範,這就相當於我們把每個孩子本身就具有的東西中的一種作為一種典範,去教育普遍的孩子應該模仿同一個樣子去發芽。我之所以能如此確信地特別提到這個問題是我在我僅僅兩個多月的閱讀寫作課上,當我盡我所能地給予孩子們一個大的圖景(當然主課中那個更深厚的內容和每天各種各樣的藝術活動是一個更為根本的滋養,我展現給孩子們的這個圖景都是基於這個滋養背景),孩子們寫出了千差萬別的有著「天才氣象」的詩作和長篇小說。我經常對著我的六年級孩子們的長篇小說驚嘆:每個孩子是多麼的不同,即使他們開著同樣的玩笑,喜歡同一類型的衣服,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給予他們那麼深廣的滋養?從反面也給了我一個極大的教訓,有一次在四年級有過一個小小的失誤,我在發給了孩子材料的同時,又布置了類型相似的寫作,其結果是絕大部分的孩子寫出了相似的東西,這些相似的東西似乎形成了一個封閉沉睡的氛圍。這個事實令我警醒和反思。所以我認為,所謂人類的教育,就是要給予種子般孩子的應該是大地、陽光和雨露,讓每個孩子發出屬於各自獨特的芽。

雖然我深知各位老師所做的努力,但我不得不表示遺憾。我個人的觀點,堪配做7~14孩子們根基教材(或引導)者的經典一定是人類歷史中沉澱下來作品,比如各國經典童話、傳奇、神話、史詩。這裡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如何認識7~14歲的孩子?

一位點評老師在點評中引用了紀伯倫的一首詩歌:孩子從你們而來,卻不屬於你們。那麼孩子屬於誰呢?這一個非常值得考察的問題,這個問題將決定你會如何安排人類的教育活動。如果「人類的歷史對應於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歷程」這個觀點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孩子在7~14歲間大約對應於人類的哪個歷史階段?我們的教育其目的是如何?每一個新生的孩子是否就像一粒種子,在其內在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所有條件,這粒種子需要的僅僅是大地、雨露和陽光。那麼我們人類文化中的哪些部分相當於這些雨露和陽光呢?我認為這才是最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好好探討的。

2、孩子身體里就有一個父親母親

孩子們身體里就有一個父親和母親。—— 這是一個大膽的觀察。我的體驗使我確信這是一個真實的觀察。我自己從孩子長大成人,經常強烈地體驗到一些句子一些故事就好象強有力的父愛和寬廣的母愛一樣陪伴著我,指引著我。但他們並非時刻都呈現在那裡,他們需要我不斷地去尋找。我想也正是這樣的尋找促使我一直保持閱讀熱情。也就是說,我可以這樣來描述這個過程:我通過閱讀一直在尋找身體里的父親母親。我有一個朋友她是通過音樂。

如今,我經常給我的3歲的女兒講故事,現在經常給我的四、五、六七年級的孩子講故事,從孩子的眼神里我能百分之百地肯定,每個孩子都在故事中尋找自己身體里的父親母親。在那個時候,他們非常非常的安靜、堅定又滿足。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童話、神話、傳奇是給予我最多這種父愛母愛陪伴和指引力量的。直到今天《九色鹿》《紅帆》《海的女兒》的故事一直都陪伴在我心靈深處,並隨著人生經歷的增多而對之又有了更豐富的理解。而且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令我最驚嘆的正是這些童話、神話、傳奇一直在幫助我理解「命運」、信任「命運」的奧妙,也正是這些童話、神話、傳奇使我樂滋滋去走進哲學、宗教、靈修,最終回歸併相信那個最高的父愛。
所以,當我看到華德福課程,一年級童話(格林童話,本民族最古老經典的童話);二年級聖人故事;三年級舊約聖經;四年級北歐神話(西遊記);五年級,古文明印度、波斯、埃及、希臘最經典的詩篇;六年級荷馬史詩……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就是童年時候的我內在所渴望的陽光、大地和雨露。當我終於走進華德福課程,在四年級做閱讀問卷調查,一半數的孩子說他最喜歡的作品是《聖經》,主班老師也很吃驚,這些孩子可都是有著大量經典繪本經典名著閱讀量的孩子,在我們這些成人看來,相對於這些作品來說《聖經》要沉悶得多。

這就涉及到一個藝術是什麼的問題。藝術就是那些在藝術學院學習了幾年之後,或者掌握了一些書寫、繪畫、音樂技巧,以此為工作製造出來的東西嗎?又或是,藝術並非屬於人間,它直接來自精神世界,藉助某個純粹的生命在人間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作品?那麼,那些從我們來,卻不屬於我們的孩子們還沒有完全融入到我們人間生活層面的這個階段,他們僅僅需要被我們教導以後如何在人間生活的規則,還是他們身體里原本就具備有這些規則,他們需要的反而是來自精神世界的父愛母愛的引導,同時這引導也使得他們的根更深地紮根於大地人間?會有哪一種認識決定了會採取什麼樣的作品作為孩子們的根基讀本。在我們中國文化里,我認為《道德經》、《易經》、《西遊記》,少數民族史詩,各民族神話傳說等適合作為7~14歲孩子的根基閱讀。站在整個人類文化歷史,也無須計較於民族的不同,老師選取最能打動自己生命的作品才是最為關鍵的。這些作品不是碎片式的選出片段,而是在全景圖景的前提下進行細節學習。

基於以上的陳述,所以我認為點評者和原有教材的編輯並沒有本質的差別。而且有些點評很明顯的過於想當然,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點評者認為整個活動就是小蝌蚪在努力,而媽媽什麼也沒有做。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受孩子喜歡的故事,(我自己也是從很小的時候到現在都非常喜歡),一個完美的媽媽一直都在那裡,只要小蝌蚪一直去找就會找到。這是一個多麼美好和有力量的圖景。這個完美的媽媽就是朱桂英老師提出的那個完美的精靈。在《植物媽媽有辦法》,點評者感嘆人類的媽媽不如大自然中的「媽媽」。從這裡看得出來,點評者忘記了一個事實:大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老師。其實人類需要的所有心靈滋養及寓意都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圖景。還有在關於青蛙媽媽講「回聲」,採用了水波來幫助小青蛙理解,點評者認為,這是屬於文學的想像,而非科學。在點評者看來,科學是不能想像的,想像力和科學似乎是不相融的。可是如果沒有想像力又如何能理解力學,時間,電,而哲學宗教若沒有想像力根本就不可能懂。一些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對想像力已有很深刻的研究。沒有想像力的思考是沒有創造力的。

總之,我還是認為像《我有這樣一個母親》這樣的批評工作是有意義的,雖然我認為其點評很多地方值得商榷,其出發點也是由於中國教育現狀的普遍性決定的,不能太過於苛責。感謝幾位老師朋友們的積極工作和推動,這樣的工作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群來關注我們的教育問題,最終會帶來個人思考甚至社會改良的契機。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