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基於適量閱讀的原則(過量的內容不利於消化),我們將長的章節分為幾個部分發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說明。本篇為第二章第一部分(更多內容請閱讀《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專題頁)。如果您願意,請協助傳播;如果您喜歡,可以點文後的讚賞鏈接,請譯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別說明:《自由的哲學》中文連載所有內容均由譯者授權發布,文字及PDF僅供學習,嚴禁轉載。
專題:《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葉工作室)
第二章 對知識的深層渴求[i](1/2)
「在我的胸中,住著兩個靈魂,
一個想從另一個掙脫掉。
一個在粗鄙的愛欲中,
以固執的器官附著於世界;
另一個則努力超塵脫俗,
一心攀登列祖列宗的崇高靈境。」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 [ii]
[201] 歌德用這些文字表達了人性中固有的性格特徵。人並非是自身統一的存在。他索要的比這個世界願意給予他的要多。自然賦予了我們需求,也把滿足需求的任務留給了我們自己。自然授於我們的天賦是豐厚的,但更豐富的是我們的渴望。我們好像生來就不知足,而對於知識的渴求,只是這種不知足中的一個特例。我們朝一棵樹看兩眼,第一眼看到它的枝條是靜止的,第二眼枝條是搖動的。我們並不滿足於這樣的觀察。我們問自己:為什麼這棵樹第一次呈現出靜止的狀態,第二次卻動了呢?對大自然的每一次凝視都在我們心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我們遇見的每一個現象都留給我們一個任務,每一次經歷之於我們都是一個謎。我們看到了從蛋卵中孵出了與母體相似的存在,就會去尋求這種相似性的原因。我們觀察一個生命生長發育到一定的完美程度,就會去探尋促成這一經歷的形成條件。自然在我們的感官前展開,而我們對此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滿足。我們四處搜尋一樣東西,即所謂的對事實的解釋。
[202] 我們在事物中所探求的那更多的部分,那超越事物直接給到我們的部分,將我們的整體存在一分為二。我們意識到自己與世界是對立的,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與世界相對。宇宙以兩個對立面顯現在我們面前:我與世界。
[203] 一旦意識在人的內在被點亮,我們就在自身和世界之間建起了一堵隔牆。但人從未喪失這樣的感覺:我們仍屬於這個世界;存在這樣一條紐帶,把我們與之聯結起來;我們並非存在於宇宙的外部,而是存在於其內部。
[204] 這種感覺引發了人們想要跨越這條鴻溝的訴求,而在這跨越的過程中,就存在著人類的整個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歷史是一段持續的探尋,即探尋如何達成我們與世界的統一。宗教、藝術、科學也都同樣追求著這個目標。宗教信仰者在上帝賦予他的啟示中尋找世界之謎的解答,而這謎題正是那不滿足於世界之表象{Erscheinungswelt}[iii]的我為自己所設下的。藝術家追求在素材中去呈現他自我的理念,以調和他的內心生活與外部世界。他也不滿足於世界的表象,而是試圖在塑造它時融入一些他自我所包含的、超越表象的內容。思想者探尋現象的法則,並努力通過思考去滲透他所觀察著的經驗。只有當我們將世界內容變成我們所思考的內容,我們才把自己造成的分離再次統一起來。我們之後會看到,只有當科學研究的任務較之通常情況被更深刻地領悟時,我們才能達成這一目標。我在這裡所描述的整個關係,在世界歷史舞台中以一元論{Monismus}或一元世界觀和二元論{Dualismus}或二元世界觀的對立呈現出來。二元論者僅關注由於人的意識而形成的我與世界的分離。他所有的努力都存在於調和這些對立的徒勞掙扎,他時而稱這些對立為精神和物質,時而主體和客體,時而思考與現象。他感覺這兩個世界之間一定存在一座橋樑,但卻沒有條件去找到它。因為只要人以「我」{《Ich》}[iv]來經驗,他就別無它法,只能認為「我」在精神這一邊;相對的,他不得不將被賦予感官的感知算在世界那一邊,即物質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人把他自己放到了精神和物質的對立中。因為他自己的身體屬於物質世界,他就更加不得不如此。因此,「我」屬於精神的領域,是其一部分;由感官感知的物質事物和事件則屬於「世界」。所有與精神和物質有關的謎團,人必然在其自身本性的根本性謎團中再次找到。一元論者僅關注整體,並試圖否認對立性,或使對立的邊界模糊,儘管對立是存在的。兩種觀點都不能讓我們滿意,因為它們都不能為事實正名。二元論者將精神(我)和物質(世界)視作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因此無法理解二者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鑒於物質的本質屬性與精神是完全相異的,精神該如何知曉物質內所運作的一切?亦或,在這種情況下,精神該如何作用於物質,以使它的意圖轉化成行動?最聰明和最荒謬的假設都曾被提出,試圖解答這個問題。但直到今天,一元論者的觀點也未佔優勢。一元論者到現在為止已經嘗試了三種方式來尋求解釋:要麼否認精神而成為唯物主義{Materialismus}[v];要麼否認物質,在唯靈論{Spiritualismus}[vi]中尋求解脫;又或者他可能主張,在世界上最簡單的存在中,精神和物質都是不可分離地綁定在一起。因此人無需感到驚訝,這兩個從未分離的東西同時出現在人身上。
[205] 唯物主義永遠不可能提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對世界的解釋。因為每一次解釋的嘗試都必然始於對世界現象的想法{Gedanken}構建。因此,唯物主義是始於關於物質或事件的想法的。但在這麼做的過程中,他已處在兩種不同的事實範疇前:物質世界和關於它的想法。他嘗試通過把後者視作純物質過程來理解。他相信,想法在頭腦中的實現,就好比消化過程在動物器官中實現一樣。就像他把機械和有機的效應歸於物質,他也在特定條件下將思考的能力歸於物質。他忘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只是把問題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他將思考的能力歸於物質,而不是歸於他自己。由此他又再次回到了他的出發點。物質如何能對它自己的存在進行反思? 為何它不能簡單地滿足於自身並接納它的存在? 唯物主義者將其注意力從確定的主體——我——移開,而抵達了一個模糊的、不確定的圖像。在這裡他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唯物主義無法解答這個問題,只是將其轉移。
[206] 唯靈論是怎樣的?純粹的唯靈論者否認物質的獨立存在,將其僅僅視作精神的產物。但當他用這樣的世界觀來解答他自身人之本質這個難題時,他就陷入了窘境。與可被歸屬於精神這一邊的我直接相對的,是感官世界。通向它的精神通路似乎未被打開,這隻有通過物質過程被我感知和體驗到。如果「我」只是將其本質視作精神存在的話,那它就不會在自身中找到這樣的物質過程。在自我精神性的工作內容中,不存在感官世界。除非「我」能夠和世界建立起一種非精神的關係,否則看上去「我」就不得不承認世界對「我」而言是關閉的。同樣,當我們付諸於行動時,我們必須藉助於物質的材料和力,才能將我們的意圖轉化為現實。因此,我們又被指向了外部世界。最極端的唯靈論者——或者說,一位因其絕對唯心主義{Idealismus}[vii]而讓自己成為極端唯靈論的思想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viii],試圖從「我」來推演出整個世界大廈,但他真正成功的,卻是構建了一個關於這個世界的宏大的思維圖像,不帶任何經驗內容。唯物主義者要將精神排除出局的可能性,跟唯靈論者要將外部物質世界排除出局的可能性一樣小。
(翻譯:王欣 校對:伍丹)
◂ 未完待續 ▸
掃碼關注ChildLeaf公眾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討論
[i] 第二章標題為「Der Grundtrieb zur Wissenschaft」, Grund一詞原意為「原因,理由;基本,基礎」,為表達Grund另一層意思「底部,心底,內心深處」,故譯作「深層」。英譯本多選用「fundamental」一詞。
[ii] 該引文源自《浮士德》第一部中<城門口>一節,是浮士德所說的一段話,中譯選用了綠原的譯本。
[iii] 這裡指的是顯現的世界,或現象世界。在一些哲學譯作中,「表象」一詞也曾被用來對應德語中的Vorstellung,故特此註明。
[iv] 第二章中多次出現的德文「Ich」,有些還特別用《Ich》強調,譯者目前暫且將其翻譯為「我」。並在某些語句中使用了「自我」一詞,但這只是因為中文語言習慣所致,並非指代心理學中的自我概念,請讀者注意。該文本中的「Ich」更側重的是作為普通意義上以精神性而存在的「我」。有些人智學書籍也使用了漢語中「吾」這一翻譯對應「Ich」,有特定的指代,「Ich」的概念是有發展的。《自由的哲學》出版的那一年(1894年),魯道夫·施泰納尚未發展出人智學,以及使用一系列人智學概念來理解人之本質,這個要等到二十世紀初才出現,故該處暫不沿用該翻譯。讀者可參考領悟。
[v] 唯物主義(英 materialism),主張唯有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觀。認為客觀物質世界是離開意識而獨立存在著的。意識和思維不過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條目引自《外國哲學大辭典》,馮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vi] 唯靈論(英spiritualism),主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不依附於物質而獨立存在的、特殊的無形實體的哲學學說。它包括各種不同唯心主義哲學派別和觀點。(條目引自《外國哲學大辭典》,馮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vii] 唯心主義(英idealism),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識和精神所派生。(條目引自《外國哲學大辭典》,馮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viii] 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國哲學家。自康德之後,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