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读书

《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第二章 对知识的深层渴求(1/2)

配图:鲁道夫 ·施泰纳

编者注:基于适量阅读的原则(过量的内容不利于消化),我们将长的章节分为几个部分发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说明。本篇为第二章第一部分(更多内容请阅读《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专题页)。如果您愿意,请协助传播;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文后的赞赏链接,请译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别说明:《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所有内容均由译者授权发布,文字及PDF仅供学习,严禁转载。

专题《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叶工作室)

第二章 对知识的深层渴求[i](1/2)

“在我的胸中,住着两个灵魂,

一个想从另一个挣脱掉。

一个在粗鄙的爱欲中,

以固执的器官附着于世界;

另一个则努力超尘脱俗,

一心攀登列祖列宗的崇高灵境。”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 [ii]

[201] 歌德用这些文字表达了人性中固有的性格特征。人并非是自身统一的存在。他索要的比这个世界愿意给予他的要多。自然赋予了我们需求,也把满足需求的任务留给了我们自己。自然授于我们的天赋是丰厚的,但更丰富的是我们的渴望。我们好像生来就不知足,而对于知识的渴求,只是这种不知足中的一个特例。我们朝一棵树看两眼,第一眼看到它的枝条是静止的,第二眼枝条是摇动的。我们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观察。我们问自己:为什么这棵树第一次呈现出静止的状态,第二次却动了呢?对大自然的每一次凝视都在我们心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们遇见的每一个现象都留给我们一个任务,每一次经历之于我们都是一个谜。我们看到了从蛋卵中孵出了与母体相似的存在,就会去寻求这种相似性的原因。我们观察一个生命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完美程度,就会去探寻促成这一经历的形成条件。自然在我们的感官前展开,而我们对此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我们四处搜寻一样东西,即所谓的对事实的解释。

[202] 我们在事物中所探求的那更多的部分,那超越事物直接给到我们的部分,将我们的整体存在一分为二。我们意识到自己与世界是对立的,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与世界相对。宇宙以两个对立面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与世界。

[203] 一旦意识在人的内在被点亮,我们就在自身和世界之间建起了一堵隔墙。但人从未丧失这样的感觉:我们仍属于这个世界;存在这样一条纽带,把我们与之联结起来;我们并非存在于宇宙的外部,而是存在于其内部。

[204] 这种感觉引发了人们想要跨越这条鸿沟的诉求,而在这跨越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人类的整个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历史是一段持续的探寻,即探寻如何达成我们与世界的统一。宗教、艺术、科学也都同样追求着这个目标。宗教信仰者在上帝赋予他的启示中寻找世界之谜的解答,而这谜题正是那不满足于世界之表象{Erscheinungswelt}[iii]的我为自己所设下的。艺术家追求在素材中去呈现他自我的理念,以调和他的内心生活与外部世界。他也不满足于世界的表象,而是试图在塑造它时融入一些他自我所包含的、超越表象的内容。思想者探寻现象的法则,并努力通过思考去渗透他所观察着的经验。只有当我们将世界内容变成我们所思考的内容,我们才把自己造成的分离再次统一起来。我们之后会看到,只有当科学研究的任务较之通常情况被更深刻地领悟时,我们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我在这里所描述的整个关系,在世界历史舞台中以一元论{Monismus}或一元世界观和二元论{Dualismus}或二元世界观的对立呈现出来。二元论者仅关注由于人的意识而形成的我与世界的分离。他所有的努力都存在于调和这些对立的徒劳挣扎,他时而称这些对立为精神和物质,时而主体和客体,时而思考与现象。他感觉这两个世界之间一定存在一座桥梁,但却没有条件去找到它。因为只要人以“我”{《Ich》}[iv]来经验,他就别无它法,只能认为“我”在精神这一边;相对的,他不得不将被赋予感官的感知算在世界那一边,即物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把他自己放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中。因为他自己的身体属于物质世界,他就更加不得不如此。因此,“我”属于精神的领域,是其一部分;由感官感知的物质事物和事件则属于“世界”。所有与精神和物质有关的谜团,人必然在其自身本性的根本性谜团中再次找到。一元论者仅关注整体,并试图否认对立性,或使对立的边界模糊,尽管对立是存在的。两种观点都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它们都不能为事实正名。二元论者将精神(我)和物质(世界)视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因此无法理解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鉴于物质的本质属性与精神是完全相异的,精神该如何知晓物质内所运作的一切?亦或,在这种情况下,精神该如何作用于物质,以使它的意图转化成行动?最聪明和最荒谬的假设都曾被提出,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直到今天,一元论者的观点也未占优势。一元论者到现在为止已经尝试了三种方式来寻求解释:要么否认精神而成为唯物主义{Materialismus}[v];要么否认物质,在唯灵论{Spiritualismus}[vi]中寻求解脱;又或者他可能主张,在世界上最简单的存在中,精神和物质都是不可分离地绑定在一起。因此人无需感到惊讶,这两个从未分离的东西同时出现在人身上。

[205] 唯物主义永远不可能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对世界的解释。因为每一次解释的尝试都必然始于对世界现象的想法{Gedanken}构建。因此,唯物主义是始于关于物质或事件的想法的。但在这么做的过程中,他已处在两种不同的事实范畴前:物质世界和关于它的想法。他尝试通过把后者视作纯物质过程来理解。他相信,想法在头脑中的实现,就好比消化过程在动物器官中实现一样。就像他把机械和有机的效应归于物质,他也在特定条件下将思考的能力归于物质。他忘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是把问题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他将思考的能力归于物质,而不是归于他自己。由此他又再次回到了他的出发点。物质如何能对它自己的存在进行反思? 为何它不能简单地满足于自身并接纳它的存在? 唯物主义者将其注意力从确定的主体——我——移开,而抵达了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像。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唯物主义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只是将其转移。

[206] 唯灵论是怎样的?纯粹的唯灵论者否认物质的独立存在,将其仅仅视作精神的产物。但当他用这样的世界观来解答他自身人之本质这个难题时,他就陷入了窘境。与可被归属于精神这一边的我直接相对的,是感官世界。通向它的精神通路似乎未被打开,这只有通过物质过程被我感知和体验到。如果“我”只是将其本质视作精神存在的话,那它就不会在自身中找到这样的物质过程。在自我精神性的工作内容中,不存在感官世界。除非“我”能够和世界建立起一种非精神的关系,否则看上去“我”就不得不承认世界对“我”而言是关闭的。同样,当我们付诸于行动时,我们必须借助于物质的材料和力,才能将我们的意图转化为现实。因此,我们又被指向了外部世界。最极端的唯灵论者——或者说,一位因其绝对唯心主义{Idealismus}[vii]而让自己成为极端唯灵论的思想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viii],试图从“我”来推演出整个世界大厦,但他真正成功的,却是构建了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宏大的思维图像,不带任何经验内容。唯物主义者要将精神排除出局的可能性,跟唯灵论者要将外部物质世界排除出局的可能性一样小。

(翻译:王欣 校对:伍丹)

◂ 未完待续 ▸

赞赏译者

扫码关注ChildLeaf公众号,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i] 第二章标题为“Der Grundtrieb zur Wissenschaft”, Grund一词原意为“原因,理由;基本,基础”,为表达Grund另一层意思“底部,心底,内心深处”,故译作“深层”。英译本多选用“fundamental”一词。

[ii] 该引文源自《浮士德》第一部中<城门口>一节,是浮士德所说的一段话,中译选用了绿原的译本。

[iii] 这里指的是显现的世界,或现象世界。在一些哲学译作中,“表象”一词也曾被用来对应德语中的Vorstellung,故特此注明。

[iv] 第二章中多次出现的德文“Ich”,有些还特别用《Ich》强调,译者目前暂且将其翻译为“我”。并在某些语句中使用了“自我”一词,但这只是因为中文语言习惯所致,并非指代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请读者注意。该文本中的“Ich”更侧重的是作为普通意义上以精神性而存在的“我”。有些人智学书籍也使用了汉语中“吾”这一翻译对应“Ich”,有特定的指代,“Ich”的概念是有发展的。《自由的哲学》出版的那一年(1894年),鲁道夫·施泰纳尚未发展出人智学,以及使用一系列人智学概念来理解人之本质,这个要等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故该处暂不沿用该翻译。读者可参考领悟。

[v] 唯物主义(英 materialism),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观。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条目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vi] 唯灵论(英spiritualism),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不依附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特殊的无形实体的哲学学说。它包括各种不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和观点。(条目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vii] 唯心主义(英idealism),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和精神所派生。(条目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viii] 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自康德之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