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頭腦所做的思考,其實是很有限的。我們不停地形成想法,但這些想法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失去了生命力。當我們說「我懂了」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不懂」了。想法一旦成形,就已經屬於過去。真正的思考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創造。
編者注:非常高興正在舊金山魯道夫•施泰納學院學習的學霸伍丹同學加入到HiWaldorf的作者隊伍中來,讓我們可以又打開了一扇學習之窗,在接下來的時光,她會以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帶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4月26日
本文的分享來自於對《Balance in Teaching》第三章的學習。施泰納先生在給了華德福教育基礎講座《人學》《給教師的建議》和《與教師的討論》一年後再次回到學校,想和老師們強調一些重點。講座內容被集合在這本小書中。
在孩子(以及成人)的學習過程中,「覺知」「理解」「記憶」環環相扣,形成整體。「覺知」是我們的吸收過程,外部信息如何進入孩子。「理解」是消化過程,孩子如何內化所學的內容。「記憶」將在這裡獲得新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機械地「記住」,而是在「記憶」中形成新的內在意志和動力,最終推動我們的行動。
一、積極的覺知 (Perception)
在這個講座中,施泰納先生主要講了對兩類信息的覺知(這也是對老師們最為重要的兩大類別)——視覺信息(Visual)的覺知和聽覺信息(Musical)的覺知。視覺信息的進入通道在我們的頭部,這倒不難理解,這是我們雙眼所在的位置。但聽覺信息真正被覺知的地方卻不僅僅是我們的耳朵,而是延展到我們身體邊緣的神經,我們四肢的神經。如果回想一下我們曾經聽音樂會的經歷,也許就能明白施泰納先生所指。彷彿不是我們的耳朵,而是我們整個身體在隨著音樂律動,彷彿在身體的表層發生著某種顫動。
那這對老師又有什麼意義呢?這還得繞到《人學》說一說。學習過這本「奇書」的朋友說不定對這些話還有點印象:我們的神經最大的功能是「管道」,中空的管道,它存在的意義是讓精神和靈魂的內容能暢行無阻;儘管我們人體可以被概括為「頭部系統」「胸腔系統」和「四肢/消化系統」,但在每一個系統中,另兩個系統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頭部」系統中仍然存在著「四肢系統」(我們的神經活動也有意志的成分),而在「四肢系統」中也存在著「頭部系統」(我們的意志活動中也需要神經的覺知)。回到課堂上,當老師在向孩子傳遞信息,不管是視覺信息還是聽覺信息,孩子們都在用「中空」的神經系統吸收著。但我們每個人也都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我們在「看」,可是我們都不知道看了什麼,我們在「聽」,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我們的覺知是被動的、消極的,甚至是獃滯的。但我們也一定有過相反的經驗,我們帶著整個身心在看,所吸收的每一個視覺元素都是那麼飽滿而富有生命力;我們整個身心在聽,每一個音符都撥動心弦。我們的覺知是那麼的積極,我們所吸收的滋養著我們身心。這兩極的體驗,差別就在於覺知中的「意志」(Will)。前者僅僅讓神經做了管道工作,進來的東西就算是非常有營養的,我們也沒法整合吸收。後者不僅讓神經當了管道,還調動了自己的意志去參與覺知的過程。
作為老師,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去獲得這種積極的覺知,讓他們在覺知中也調動起意志。比如四年級學習動物,直接拿一張來自百科全書的動物圖片給孩子們展示,又或是在展示圖片前,生動地講述關於這個動物的故事,充分地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之後再去看圖片,哪一個孩子的視覺會更積極?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很多抽象的描述,又或者是通過很多豐富的細節調動起孩子的視覺、聽覺、嗅覺甚至味覺、觸覺,讓孩子形成非常立體的頭腦圖景,彷彿身臨其境,哪一個孩子的聽覺會更積極?(我的實習指導老師說,每天的故事至少要強調兩三種感官,至少包含一類氣質元素,讓孩子更積極地和故事建立聯繫)。而在主課中安排「回顧(Review)」和「主課本工作時間」,也是為了調動孩子們的意志。幾乎每一節主課都是通過回顧開始的。回顧前一天做過的事,聽過的故事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察孩子是否認真聽講,而是通過回顧讓孩子們調動起他們的意志,讓沉睡的圖景重新浮現起來。至於每天為什麼一定要留出時間讓孩子當堂做一些主課本內容,也是為了通過獨立工作調動意志。如果老師一直講啊講啊講啊,或者一直讓孩子參與各種活動,而沒有那麼一些時刻讓孩子靜下來以某種形式梳理他們的覺知體驗,那麼孩子的覺知就不夠積極,彷彿是浮游在體驗中,而無法把它們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二、在呼吸間理解(Comprehension)
我們的理解不是發生在頭腦,而是發生在我們的韻律系統,在我們的呼吸之間。這真是讓人費解,我們難道不是一直在用「頭」思考嗎?但如果深入學習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我們會發現施泰納先生一直在提倡一種「有生命的思考(Living thinking)”,一種「心的思考(Heart-felt thinking)」。我們的頭腦所做的思考,其實是很有限的。我們不停地形成想法,但這些想法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失去了生命力。當我們說「我懂了」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不懂」了。想法一旦成形,就已經屬於過去。真正的思考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創造。我們每個人說不定都能回想起這樣的經驗:我們持續地琢磨,用心在體會,彷彿一些內容在身體內發酵,彷彿我們馬上就要懂了,但又似乎不能捕捉到全部的內容。此刻我們的頭腦是那麼的放鬆,可是胸腔內卻起起伏伏,醞釀著一些自己都說不清的東西。某一瞬間,這個醞釀的東西會突然形成一個想法,一盞燈在頭腦中亮起。但這也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已。醞釀的過程仍然在繼續。又或者我們有一個很棒的經歷,也許是一場遠足,也許是一場音樂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做的只是全身心地參與,沒有頭腦的分析,連呼吸都順暢了。但一段時間之後,一個精妙的想法卻從這段體驗中升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