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彩蝶特稿】端午民間歌曲五首

編者注:端午又將至,我們也看到各地的華德福學校都在準備豐富多彩的活動。非常感謝彩蝶計劃尤其是丁丁將以往搜集整理的端午主題的民間歌曲透過HiWaldorf這個平台分享給社群的家長和老師們,這是一份非常不易的工作,如果大家覺得好,請一定要記得打賞哦:)

圖文提供彩蝶計劃(掃碼關注
搜集整理:丁丁

兩年前,我開始做節日慶典專題梳理,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其中有非常多的節日民間歌曲,這些歌曲曲調都產生於那些質樸的與土地與自然長期打交道的人們,遺憾的是,我只能見到被記錄下來的詞曲資料,而演唱者多已不在人世了吧。不過,詞曲在手,也算是有跡可尋吧,於是從數百首相關的詞曲中,選取了幾首簡短易唱的,請張哲老師將其曲調演奏出來。這些看上去乾巴巴的曲譜,經張哲老師一演奏,頓感生動了起來。

今年再做端午專題的整理時,發現電腦里存儲著這幾首曲子,聽來仍覺舒暢,就再做整理,為便於分享,就放到這個平台上,大家根據自己需要自取吧。

也在此,對張哲老師無私的幫助表示由衷的感謝。

1、五月初五  豎笛演奏:張哲

曲譜

2、龍船詩   豎笛演奏:張哲

龍船詩曲譜

3、七隻龍船七朵花   豎笛演奏:張哲

七隻龍船七朵花

4、雁鵝雁鵝扯長   豎笛演奏:張哲

雁鵝

5、凼凼轉菊花園   演唱:丁丁

《氹氹轉菊花園》是流傳在兩廣漢族地區的兒歌,它原來是一首邊唱邊玩的遊戲歌,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現在幾乎沒有孩子再玩這樣的遊戲,而留下來的只有這首歌。因我小時候是在兩廣交界的山區長大,所以有幸得聞此歌。

氹氹轉菊花園
炒米餅糯呀糯米團
五月初五系龍舟節呀
阿媽叫我去睇龍船
我唔去睇我要睇雞仔
雞仔大我拎去賣
賣得幾多錢賣得幾多隻呀
我有隻風車仔(亻巨)轉得好好睇
睇(亻巨)氹氹轉呀菊花園
炒米餅糯呀糯米團
五月初五系龍舟節呀
阿媽叫我去睇龍船
我唔去睇我要睇雞仔
雞仔大我拎去賣
賣得幾多錢賣得幾多隻呀
我有隻風車仔(亻巨)轉得好好睇
睇(亻巨)氹氹轉呀菊花園
睇(亻巨)氹氹轉呀氹氹轉又轉

氹氹轉菊花園,意即轉圈子。

炒米餅,糯米團是廣東風味小吃。炒米餅是用米磨成粉,裝在模具中,烤製成的一種餅子。糯米團有的地方做成切糕、年糕的形狀,有的包入咸或甜味的餡。廣東常做成圓團形,故稱糯米團。

睇,即看。

唔,即不。

「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呀糯米團」這兩句都是表示「圓」,而整首歌又是圓形的,歌的結尾和開頭是可以銜接的,可以重複不斷地唱。

這是一首遊戲歌謠,玩法是這樣的:

「大伙兒手挽著手,圍成一個圓圈,圈子的大小,由人數決定。而圈子之中,站著一個眼蒙黑布的倒霉蛋。這個遊戲有點類似「蒙面人」,一樣要眼蒙黑布,一樣要抓到一個人並確認,方才得到光明和自由。兩者的圈子迥然不同,前者是在地 上劃一個圓圈,限制參與者的活動範圍,後者的圈子則由人員組成。

沒有人願意做一個倒霉蛋,那麼就通過抽籤之類的辦法產生,孩子們認為這樣才公平。 雖然是捉迷藏,但被捉拿的人,沒有一個躲起來,反而在歡快地唱歌。倒是捉人者雙目不能視物,他被迫通過蒙住眼睛的方式,使參與者得到最有效的隱匿。儘管腳步聲就在耳畔,歌聲也像泉水一樣迸濺,但他們彷彿都是隱身人。 遊戲開始了,孩子們手拉著手,一麵糰團轉動,一面放開歌喉唱此歌。

捉人者感到腳步繞著他不停轉動,不禁一陣暈眩,而他必須在歌聲停止之前,捉住一個人。捉人並不難,只要伸出手去,就會有收穫。但最難的是辨認他到底是誰。這個環節跟「蒙面人」是一樣的。

捉人者做了一下深呼吸,使自己鎮定下來。他伸出手去,先摸了摸對方的頭部,馬尾巴或麻花辮的是女孩,短頭髮的通常是男兒。這一招,至少使他確定對方的性別。然後,他又伸出手去摸對方的個頭,並跟自己的個頭衡量一下,據此判斷對方的身高。接著,他又伸出手去,仔細撫摸對方的臉,試圖發現一些有價值的特徵並說出對方的名字。他的腦筋在飛速轉動,分析所有的信息並得出結論。這樣的分析並非毫無意義,但往往卻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很難一語中的,而即使猜中了,也多半是瞎蒙。如果他猜中了,那麼對方就要站在圈中,他的黑布也就蒙上對方的眼睛,而他隨即佔據對方留出的空位。孩子們又唱起歌謠,周而復始。

除了圈裡那個被蒙住雙眼的人,沒有誰重視結果。這個遊戲的迷人之處在於過程,尤其是那首歌謠給孩子帶來一種歡快而溫馨的氛圍,孩子們反覆詠唱,欲罷不能。」(引號內的文字來自黃金明《鄉村遊戲》)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