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在家上學——笑笑2015年下半年主要日程計劃

編者注:非常感謝笑媽,將如此細緻、豐富的內容分享出來。

在家上學的家庭,對於教育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想法和教法,卻是不同的。然而這並不影響在家上學家庭間的溝通和互助。

在陪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尊重每一個家庭,並求同存異,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裡分享的,是我家笑笑這個小男孩在8歲階段的下半年主要日程計劃和安排。我們依循自對教育的理解,結合笑笑的需要,作出這樣的計劃安排,分享在這裡,供在家或準備在家的家庭參考。

第一部分
課程設計依據及主題課程

一、9 歲孩子的發展:

7,8歲的孩子都非常陽光,無憂無慮,異常可愛,這段時光,孩子們和周圍的世界是一體的。接近9歲前後,自我意識開始慢慢的萌芽,彷彿和周圍的世界分離,開始分辨內在和外在,體驗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客觀感受,開始慢慢地覺醒。接下來的成長時間,他們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感受到孤獨、懷疑、混淆和對立。

也由於要重新認識周遭的人、事、物,孩子們感覺到無助、混亂,會開始變得暴躁、愛批評。

如果說8歲前後孩子的發展主題是:活潑、外向;那麼9歲左右的主題就是:思索和難以理解。

這個充滿易怒、不確定、恐慌和孤獨的時期,孩子們體驗到了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一部分了,他們必須學會獨自站起來。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以下變化和需求:

  • 9歲開始感受到時空的變化,要求更多的獨立空間隱私。
  • 9歲喜歡計劃自己的時間,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需要尊重孩子對自由玩耍和做白日夢的需求。
  • 9歲需要自理,同時也需要成人的溫暖的支持和愛,他們需要從成人身上學會怎麼表達自己的情感。
  • 9歲的孩子開始擔憂很多事情,甚至影響生理上的不適,比如做各種噩夢。這方面需要家長多些寬慰和關愛。
  • 焦慮是9歲左右孩子的主要心態,孩子要依賴家長建立起來的穩固的安全感。
  • 9歲喜歡規則,成人需要非常公正地對待孩子,公正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最重要。他們能面對公正的批評甚至處罰,他們內在會發展出良知,因為他們渴望誠實,公正,和來自自我的對別人的信任。
  • 9歲,孩子開始對死亡和罪惡產生反應。

當然,9歲,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界」。這裡所說的「9歲孩子的發展」是指孩子成長發展的一個階段。

二、主題課程設計:

笑笑現在生理年齡是8歲半,但是我們觀察他內在的部分發展已經接近9歲孩子的狀況,正在以新的眼光和角度開始認知世界。結合9歲孩子的發展以及笑目前各方面的需求,我們本學期的主要日程安排著重於幫助笑「建立起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聯繫、重新去認識周遭的世界並融入世界」。

人類起源:

「中國古代神話」讓孩子探尋和了解本土文化中世界的「起源」,中國早期傳說中人類、房屋、衣帽、五穀、藥草……的來源。

除了本土文化中世界的「起源」,這個世界還有這樣一種認識——聖經故事。「舊約故事”,和9歲孩子所面臨的「危機」是非常吻合的,生活中他們對世界的種種疑問:世界是怎樣被創造的?誰是權威?這些問題都可以借用「舊約故事」讓孩子找到答案。

他們過去與世界的關係猶如在伊甸園裡一般,而如今,他們被趕出了伊甸園,把童年的天堂留在了身後,開始把腳真真實實地踏在了大地之上,開始意識到善惡:兄弟間的殘害、人心的驕傲、人的執著、神的拯救等等,在孩子們靠自身力量拼搏之前,舊約中明確清晰的是非意識將帶給他們安全感,讓孩子重新樹立起信,獲得秩序感。

語言:

為表達和生活經歷提供了秩序和結構,離開了語言工具,世界將變得不可理喻。到了9歲,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需要開始引導和訓練孩子的自我意識,具體的途徑有:學習基本的語法知識、學習標點符號、學習漢語拼音、學習記日記和寫作短篇的作文等。學習音樂的結構,如音符、節奏和旋律的體驗、感受和認知,幫助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農耕:

帶孩子積極投身於世界,了解人類不同文化中的農耕歷史和當地的農耕,了解家及周邊的環境,建立孩子與土地的真實聯繫。並在其中使用測量和時間(包括本土文化與土地的關係),讓孩子去界定和量化世界,以便確認他們在其中的位置,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而學習人類滿足基本食物需求的方式,也支持了孩子這方面的需要。對當地的特別關注,更進一步有益於孩子確定他們在世界上的位置,進而珍惜人與土地、與他人之間的互相依靠的關係。

建築:

孩子將去感受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們為擋風遮雨而修建的不同的庇護所——最原始的房屋;也將用自己的雙手去設計和創造自己心目中的房屋,還將計劃和建造一座小的房屋,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讓孩子與泥土打交道,真實地活在大地之上;在建築中根據挪亞方舟的設計運用測量,讓孩子懂得物質結構中必須遵循的法則;在工作中體驗團隊的合作,體會大地的給予,讓孩子學會謙卑和感恩。

數學:

四則運算以及應用題的解答都是為了滿足孩子進行自我確認的需要,會繼續熟練。

這段時間的主要內容:測量,則是通過對時間的感覺、長度的估量、重量的感受、貨幣的測量和比較,讓孩子去界定和量化世界,找到認識和審視世界的視角和途徑,進而確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新的鏈接。

此外,還將讓孩子在歷史文化中感受數學,體會數學與人的生活的密切關聯;並讓數學融入真實的世界,在農耕、建築、音樂中感受數學,實現數學在各個緯度中的運用。

第二部分
日程計劃及進度安排

日程計劃:

一,人類起源

  1. 故事:中國古代創世故事,舊約創世故事;
  2. 寫字:因為笑笑識字已經完全沒有問題,需要增加書寫量, 「寫」更多的字,加強使用字詞的練習,所以課程中抄寫,或續寫主課故事的內容會較多一些,同時學習新字,詞和句子;
  3. 誦讀:複述故事並朗讀主課本的內容,背誦與主課相關的詩歌,參與所有課程中的討論,提問,解答;
  4. 學習拼音:拼音的認識、使用;
  5. 寫作:記日記,寫信和短篇的作文,學習語法(形容詞、動詞、名詞、助詞等,以及句型),學習簡單的標點符號(句號、問號、逗號、嘆號、省略號、引號……);
  6. 表演:學習表演人物和劇情故事。

二,四則運算初步應用

  1. 用豎式計算簡單的加減乘除;
  2. 99以內的加減豎式和橫式;
  3. 綜合運用四則運算;
  4. 把語言轉化為算式,寫出並計算四則運算題;
  5. 等號,不等號的意義和用法;
  6. 12以內的乘法口訣;

三,四則運算深入和鞏固

  1. 通過遊戲(紙牌、線軸、圍棋子、填數遊戲……)練習複習和鞏固乘法表;
  2. 明確2,4,8,12,3,6,9,12,5,10的倍數關係;
  3. 學習1000的概念,所有四則運算的借位進位學習;
  4. 從10,100,1000的乘法到長乘法的學習,學習有餘數的除法;
  5. 包含四則運算的應用題;
  6. 簡單的統計,比較和幾何圖形的學習;

四,貨幣

  1. 認識10進位的貨幣系統,並能知道大小順序;
  2. 十元以內的加減;
  3. 認識在貨幣系統中乘法口訣表的使用;
  4. 熟悉小額貨幣的實際應用:小額貨幣的使用,計算,找零。

五,測量

  1. 有意識的使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測量,如步測、拍手測量時間等等;
  2. 日常用語中用來表示觀察,比較並測量具體物品的詞語,如:更短、容量更大、更重等,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溫度等簡單的測量單位;
  3. 測量物品;
  4. 時間的測量:
  • (1)對時間的感受的討論;
  • (2)古代人對時間的測量(日晷、沙漏、心跳);
  • (3)時間單位的學習:世紀、甲子、年、季、月、周、日、時辰、小時、刻、分、秒;
  • (4)單位換算。
  • 長度的測量:
    • (1)以人體部位的長度為感性單位進行丈量;
    • (2)英制的介紹;
    • (3)中國古代丈量方法介紹;
    • (4)公制的介紹;
    • (5)單位換算。
  • 重量的測量:
    • (1)體驗用身體來稱重;
    • (2)古代人的重量單位;
    • (3)中國的重量單位;
    • (4)自己設計和製作稱重工具
    • (5)西方的重量單位;
    • (6)單位換算。
  • 錢幣價值:
    • (1)對貨幣的討論;
    • (2)體驗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 (3)從物物交換到貨幣的誕生;
    • (4)單位換算。
    • (5)練習記賬,並通過記賬和觀察消費情況,以便對貨幣的使用更有意識。
    • (6)了解貨幣的出現,了解早期人類的貿易行為。
    • (通過漢字學習:貿、易、貨、東西等漢字,通過故事或模擬市集呈現人類從「以物易物到貨幣貿易」的過程,呈現中國故事從「貝幣交易」到「金屬貨幣、銀票交易」的過程。)

五,自然

  1. 種花,種蔬菜。體驗全年不同季節播種蔬菜花草的不同。從挖地、平地、播種、照料、收穫,做成食品,全程體驗;
  2. 討論農作物與人的關係,植物與自然元素地、水、火、風的關係,了解植物與季節的關係;
  3. 學習製作蘿蔔乾、酸菜、泡菜。

六,建築

  1. 討論人為什麼需要房屋,最早的人住在哪裡,不同地域的人們所造的房屋有什麼不同,房屋和農耕的;
  2. 用身邊的自然物品設計並搭建心目中的房屋,用泥巴塑造房屋;
  3. 討論建築計劃,準備,建造一座小型的建築物(運用土、木、磚等較原始的材料,以及材料的採購量的計算、費用計算、預算、和考慮施工現場的秩序維護和材料堆放的安全性等細節)。
  4. 通過了解其他環境里的不同建築,了解建築與當地自然環境、人文氛圍的關係。例如:庇護棚、洞穴、印地安人的帳篷、蒙古帳篷、黏土房、木屋、石磚房和土磚房、愛斯基摩人的冰屋、北方窯洞(還有地下窯洞)、四合院、吊腳樓、客家土樓、藏族碉房、樹屋等。
  5. 參觀公園、老民居等地,通過觀察、繪畫了解在四川成都這個地方人們都使用哪些建築材料,在屋舍設計方面是什麼風格?及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6. 參觀一處建築工地,了解工程的計劃,準備和施工,了解不同建築材料的性質;
  7. 共同商量確定建築施工的時間進程規劃,及每天的工作節奏(可以準備一下「開工祝福土地的頌詞」、確認每天工作完後,留出半個小時一起回顧當日工作,寫日記。再準備一個傳統的「竣工儀式和祝福詞」,竣工時使用)。

進度安排:

image001

image002

image003

image004

補充內容:

因前些天分享了「笑笑2015年下半年的主要日程計劃」,幾個家有小朋友的親希望能夠了解笑笑之前的日程安排。笑媽翻找了一陣,內容不多,給朋友們參考。(點此下載:20142015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One comment

  1. 1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