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請看著孩子的眼睛 三年教學實踐後再次反思讀經

經典有著無可動搖的權威感,不是強迫或控制,首先是基於一種信念的力量。「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人的一生,說到底就是自我教育的一生,修道的一生。

看多了自由散漫、自我中心,雖聰明、閱讀量豐富卻連基本的「洒掃應對進退」意識都沒有的孩子們(包括一些極具才華,卻到三十歲依然任性焦躁,以為世界就應圍繞他們轉的各樣「孩子」們),我這幾年在揣摩「權威感」這一命題。權威感對7—14歲的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斯坦納在《靈性科學入門》中特彆強調,7—14歲的孩子需要一個有天生權威感的老師,如果這種權威感不是來自控制,而是自然而然的,孩子就能在學會用自己有限的知識行事之前,懂得依照信念行事。他甚至說,選老師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這個「天生權威感」。

觀察身邊的同事,完全印證了斯坦納的話。有的老師無論多善良有愛心,工作勤奮努力,但因為缺乏「天生權威感」,班級混亂,孩子們各自行事如散沙。孩子不僅需要天生權威感的老師,充滿力量、具有權威感的課程內容,也正是這個時期孩子所需要的。對孩子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傳統經典作品是更有天生權威感的「教材」了吧?

每天誦讀傳統經典,三年下來,我有了一個確信:所謂華德福教育的本土化,在中國文化的學習方面,9歲後誦讀大量傳統經典即可。即便僅把語文作為工具——識字,鍛煉理解力,記憶力,啟動想像力,也沒有比傳統經典更好的教材了。從人智學角度來考察,增加了我的信心。

華德福教育需要本土化,我認為人智學只是一個可供借鑒的觀察方法,這個方法引導我們認識人的本質,重新認識本土文化。所以,本土化才是核心。若教育最終是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成就自己,實現自己的天命,那麼他有一個階段是很難逾越的——就是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繞過這個階段,很難認識自己,更無從談起實現自己的「天命」,最終成為他自己,邁向自由之旅。

認識本民族文化,有什麼教材能比傳統經典作品更有智慧更全面?人智學認為7-14歲的孩子應大量訓練記憶力,在人的一生中,這是記憶力最好的階段,不加訓練就永遠錯失了。這個階段也是對語言感受力最強的年齡,最好能學習兩門以上的外語,音樂藝術的學習也異常重要。音樂中聲音的震動,正應和著這一時期孩子情感的律動。因此,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自古以來的誦讀法完全相宜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其傳統經典的內容來說,其無可比擬的「權威感」正是這個年齡心魂所需要的。正是在這個權威感的引領之下,孩子的心魂才會被正氣感召,有安全感,才會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自由。

我的觀察是:9歲後中國文化方面的學習應大量背誦傳統經典,能同時學習太極、古琴、書法、國畫,更好不過。

身體健康與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開始凸顯出來,尤其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呈現出來。

對9歲或7歲前的孩子,為什麼我還是將身體健康和「洒掃應對進退」的習慣養成作為核心呢?

這源於對我女兒及同學的觀察。我女兒是剖腹產,5歲前,雖沒得過大病,也很少吃藥,但不斷感冒發燒、情緒低落或暴躁,不時有不易入睡或睡眠質量不高的現象。敏感的她4歲前基本沒力量加入大孩子的遊戲,玩鞦韆也是等大孩子都走了後獨自玩。再加上那時我自己也在學習調節工作與生活的節奏,時常不免急躁,這大約也帶給孩子一些不安定感。

在女兒3到4歲那年,她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在我身邊旁聽我教授6年級哥哥姐姐們背誦《詩經周頌》,偶爾我也會在家裡誦唱,所以女兒也會幾首,後來能隨口說出「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當時有過些許驚喜,但女兒的身體健康佔據了我幾乎整個視野。

放下教育念頭,我聽到的「內心召喚」是為女兒每天睡前按摩,尤其是5到6歲,基本上天天為女兒做全身按摩。我沒系統學過按摩,只是帶著愛和耐心去做。女兒逐漸養成了每天8點半上床,9點入睡的習慣。初期還會拖拉,後期基本上聽完故事後幾分鐘就入睡了。5歲之後幾乎沒生過病,一點咳嗽自己就好了,情緒越來越穩定,心情明朗,氣量也大起來,6歲後成了幼兒園老師的小幫手,懂得照顧小弟弟小妹妹,成為一些小孩子心目中最喜歡的姐姐。這和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繫。

然後是不是可以開始讀經典了?不一定。我和先生每周六和朋友們一起讀傳統經典,孩子就在院子里玩著,耳濡目染,明了經典作品是好東西,不然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為什麼每周讀得那麼神采飛揚?女兒在幼兒園也唱一些唐詩,爸爸也試圖領她讀一點,但她和爸爸在一起的遊戲的興趣,多過對詩詞韻律的興趣。

反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開始凸顯出來,尤其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呈現出來。我外甥10歲,在做家務方面為妹妹樹立了一個良好榜樣。無論在他自己家還是我們家,飯後的碗筷是哥哥洗刷。哥哥的這個習慣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形成,現在是自動愉快地去做。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