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經典教育就是要涵養出一個「大」人,這是一個深情的期待。我也希望如此,人生在世就這麼一趟,若不成就自己為一個大寫的人,不是荒廢么?但每天二十幾雙清澈眼睛的圍繞,讓我不敢這麼狂妄地以自己的期待去規劃這麼一個宏大的項目,就像自己能雕琢出一群偉岸的人物群像一樣。但反對讀經的朋友,卻往往沒認真讀過一部經典就下了論斷。您目睹到一個孩子被經典中一句話點醒時的閃爍眼神了嗎?」
本文原載:南方周末(2015年2月13日)
傳統經典是智慧的源頭活水
在我帶的這個小團體中,默默生長著的一股正氣,來自對經典的閱讀。
距離我寫作《受不受得住——從人智學反思讀經》那篇文章三年過去了。
在這三年里,我帶著二十多個孩子每天清晨誦讀經典,在文史課程中也涉及一些經典。在不求甚解的誦讀中,日復一日,能觀察到一股渾然整體的意志力、直覺感悟力在這個小小的團體中悄悄生長。身為成年人,我也體驗到心魂被豁然洞開,彷彿與遠古的智慧不時接通。
在春天特別躁動的時候,我需要格外使勁地站在比我高出一頭的少年們面前,完全外揚地顯露我對這些遠古智慧的崇敬與深情。我也非常清楚,一半多以上的孩子是出於對我這份深情的同情,才跟隨誦讀的。對青少年,三五成群地聊聊天,或一股勁地搶球投籃,才是愜意的,誦讀這些半通不通的文句一點都不酷。不過,日復一日地誦讀,形成了一種習慣,就像一種儀式,某些力量也就出來了。
12到15歲是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據說孩子會有很多迷茫和掙扎,甚至個別會有極端言行,而我觀察著這群孩子,調皮偷懶自然是有的,但始終被一籠智慧明燈指引著。幾乎不需要什麼班級規範,他們領悟到遠比學生守則行為規範更深遠的為人之道,他們在日常中遇見的困惑基本上在經典中都能得到指引。
比如個別孩子嫌棄父母不夠能幹,不能像某位同學的父母那麼有經濟實力,只需要指引他看向《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一句話不多說,他就清醒過來。
比如一個孩子常常容易落入社交困惑焦慮中,只需要和他一起溫習「困而知之」,讓他看到這不過是大部分人的一種成長方式,就可以了。清明節的祭祀詩作,只需要一起背誦《周頌》,一句話不多言,孩子們自然知道以莊嚴肅穆和敬虔去緬懷和認真對待生與死的現實。此時,無論平時多麼弔兒郎當的孩子都會展現出他們靈魂中那一份高貴的智慧。
在我帶的這個小團體中,默默生長著的一股正氣,來自對經典的閱讀。我也不時感受到心魂被經典智慧之光照耀,身心在一股生機勃勃卻又不躁動的氣息中舒展凈化。稍覺遺憾的是,這三年讀經時間安排少了些,量太小。
以上僅僅是從班級整體習性的觀察而言。每個獨特的孩子向我展示了更豐富的面向。在誦讀過程中,會發現一部分少年開始領悟其中的樂趣,少部分已能領會到隻言片語里的智慧,並在日常中行出來。一些新加入的孩子,之前全然沒讀過,會很激動地分享「上善若水」一句讓他如何激動萬分,各種靈感紛至沓來,都來不及用筆記錄下精彩紛呈的領悟。
有朋友說,經典教育就是要涵養出一個「大」人,這是一個深情的期待。我也希望如此,人生在世就這麼一趟,若不成就自己為一個大寫的人,不是荒廢么?但每天二十幾雙清澈眼睛的圍繞,讓我不敢這麼狂妄地以自己的期待去規劃這麼一個宏大的項目,就像自己能雕琢出一群偉岸的人物群像一樣。但反對讀經的朋友,卻往往沒認真讀過一部經典就下了論斷。您目睹到一個孩子被經典中一句話點醒時的閃爍眼神了嗎?
作為中年人,這幾年粗淺地閱讀一些經典,深切地體會到經典是智慧的源頭活水,讓生命日日更新,也觀察到經典是如何引領青少年的德性的。通過這些經典,宅心仁厚的孩子能涵養出一種對道的直覺。
為什麼傳統經典作品有力量
權威感對7—14歲的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查讀過眾多讀本,無論西方翻譯的文本,還是現代名家的名篇,對心魂的震撼力量都無法與這些經典作品相比。經典作為源頭活水,是未來智慧開悟的種子。最近一年多,我一直在參加幾個家庭的傳統經典讀書會。我把經典閱讀比作心魂明燈,是日常生活狹隘教條的解毒劑。經典剔除了人性的情緒沉溺,把心魂直接導向精神的層次,照亮通往「天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