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孩看上去十一二歲的模樣,正在擦桌子。「別看這樣的孩子,考試可能考不過外面的孩子,但長大後,不是僅僅憑考試成績立足社會的。社區里的孩子進入外面的社會,可能會迷茫一陣子,但他們會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他們更加充實、願意承擔責任。」
從出生到死亡,從搖籃到墓地,在同胞社區能見證人的一生。成都華德福幼兒園的張俐老師,第一次來到社區就喜歡上了,她的第三個孩子就出生在社區。有一天,社區里的一位老人去世,大家為他開追悼會時,點燃了一枝枝的蠟燭,張俐回憶說:「我的孩子看到蠟燭點著了,高興地喊道『過生日了,過生日了。』在場的人忍不住笑了。我想想也是對的,死亡興許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同胞社區奉行三條基本原則,一是照顧老人的同時,也兼顧到不同年齡人的需要。二是照顧土地、菜地、動物和環境,人和自然是互相關聯的,距老人院不遠處是活力生態農場,農場里有菜地、草藥、花圃、溫室、果園、草地、樹林,還養著奶牛和一群雞。三是協調社區的管理。這三個方面,在我看來,他們都成功地做到了。
善待我們的老人
養老院里,有的老人已經失去行動能力,有的老人需要攙扶才能出去散步,一天下午,密瑞讓我推著輪椅帶他們出去走走,或者挽著他們的手臂邊走邊說說話。一位老人坐在輪椅里,腦袋耷拉著,好像已經神志不清,我推著輪椅在花叢前停了下來,采了幾支紫色的花放在老人的手裡,沒有想到過一會兒他竟然把花放進嘴裡吃,我嚇了一跳,幸好花沒有毒。我還攙著一位奶奶散步,她反覆嘮叨說她有四個女兒,那天下午有個女兒要來看她,怎麼還沒有到?
中國古代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最近的一二十年,現代化的浪潮深深地改變了我們的傳統,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和父母,外出學習或打工,越來越多的老人寂寞無助地獨自生活,喧騰忙碌的生活里,不再需要老人的身影,他們漸漸遠離飛速發展的城市化生活。早有人評價美國是兒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墓,人老了,不被需要,只能等待死亡,這樣的社會健康嗎?
2008年5月我趕赴四川地震災區,不少熱心人給孩子們送吃的、穿的、用的,媒體記者把攝像機對準孩子,而帳篷里的老人卻少有人過問。人的天性總是關照幼小超過老人,古代中國社會「孝」字當頭不無道理,如果沒有外界的壓力和約束,人很容易棄老愛幼。
按照國際社會標準,中國已經跨進了老齡化社會。據媒體報道:「老年人對養老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大,全國幾次較大規模調查的數據表明,我國約有三千二百五十萬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調查還表明,百分之五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機構的願望,且將逐步增加。越是經濟發達地區,養老護理需求越高。但是目前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設施嚴重不足,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不全,服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老齡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我們怎樣對待老人,也是在怎樣對待自己,每個人都有老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