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台灣華德福教師與家長的試煉

知道有那麼多的困難,仍甘願投入,為了所愛打死不退,會啟動深層的力量與智慧;走到絕境,反而是脫胎換骨的時刻,外在的情勢也終將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編者注:怎麼說呢,文字不多,深意不淺。我以為,若打定主意,需要力量、需要智慧,但是力量和智慧何來?才是重點,正視現實,深藏感性,尋到理性,耐心耕耘,才是根本。

作者:成虹飛(FB
撰文:2017年5月21日

過去這些年,拜訪許多發展中的華德福學校,聽了許多第一線教師的故事,以及家長的心聲。似乎,每一位投入華德福發展的夥伴,都必須辛苦地因應波折不斷的變動,遭遇困頓,面對自己的極限,尋找意義與前進的方向,獲得暫時的平衡與深刻的覺知,感受內在的成長,然後,勉力向前,迎接下一波的考驗,經歷下一個螺旋試煉。這幾乎成了每個追尋真善美教育者的共同命運。

此共同命運映照出台灣華德福實驗教育的處境結構,也成為每位參與者的成長功課。此結構包含以下特徵:1)選擇投入華德福實驗的教師,往往懷抱高度的理想與自我期許,會投入整個生命能量全力以赴,充滿追尋完美的熱情。2)台灣華德福運動歷史尚短,華德福教師的童年多未曾經歷華德福教育的洗禮,只有體制教育的經驗背景,自身的受教經驗與華德福的理念模式有極大落差,容易陷入觀念的矛盾與實踐的彷徨。3)華德福教師在台灣所受的華德福師資培訓僅限於基本導入的階段,欠缺足夠的見習、實習與實務輔導的預備,有的教師甚至才剛開始上師訓便須提槍上陣。4)目前國內的華德福本土課程仍需在地研發累積,每位教師所能獲得的課程資源有限,需花費大量時間與心力備課,犧牲下班後時間與假期來備課變成生活常態,生活中健康的呼吸節奏成為奢侈。5)華德福實驗教育的家長往往對於孩子的教育抱著高度的期待,有些家長還自發上過華德福的師資培訓課程,甚至要承受經濟與家族壓力,才能將孩子送進華德福學校。6)華德福學校的理念是要照顧每位孩子的身心靈,自然容易吸引在身心靈上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因此在班級的學生組成上,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比例偏高失衡,造成班級經營的困難。7) 台灣華德福教育照顧特殊需求孩子的療愈教育資源,仍相當匱乏,人力與專業均不足以支持教師面對眾多特殊孩子的需求。8)有些學校教師除了教學外,尚須承擔繁重行政工作,形成蠟燭兩頭燒的局面。9)我們受的教育只強調考試競爭,不知道如何面對處理團體內部的衝突,華德福教師團隊也不例外,需要重新學習,在衝突中仍能坦誠對話,溝通協作。

基於以上因素,華德福家長與教師往往都需經歷理想教育圖像與不理想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當家長感受學校教師準備不足或做法不當,沒有照顧到自己的孩子,不符華德福的理念圖像時,自然希望教師與校方能檢討改進,但是又要顧慮教師的承受力與親師關係的維護,不知是否該介入還是耐心等待,還是該儘早轉出?因此陷入天人交戰。家長的角色,變成一種掙脫不了的符咒,變成教師的壓力源,成了惱人的客訴者。除非,這位家長能夠把對自己孩子的關心愛護,往所有孩子身上挪移,以及往教師的身上挪移,成為真善美教育的共同生產者,而非消費者。

另一方面,教師面對教學處境中的各種挑戰,包含課程發展、班級經營、個別照顧、親師溝通、團隊衝突等,經常疲於奔命,若有錯漏,還要面對外部的責難與不信任。而且,教師更要面對內在的挫敗感與自責,希望有人救援,卻不可得,因為其他革命夥伴也多是自身難保焦頭爛額。尋不到奧援,只好孤軍奮戰,直到彈盡援絕,越發陷入自我懷疑,情緒不穩甚至沮喪絕望,免疫系統失調,身體病痛,精神焦慮,一一湧現。

我們不得不問,實現華德福教育(或真善美的教育)這樣困難,問題這麼多,還值得去投入嗎?我的觀察是:不要勉強。就如同愛,不能勉強。我們只能去選擇我們所愛的。選擇去投入我們所愛的,就算艱難,也終能走過。如果不愛,一點點困難也會把人難住,也覺勉強。

另一個問題是,面對這麼多困難,我們該怎麼辦?想來想去,答案跟上面是一樣的。知道有那麼多的困難,仍甘願投入,為了所愛打死不退,會啟動深層的力量與智慧;走到絕境,反而是脫胎換骨的時刻,外在的情勢也終將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