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遠古中國人的思維特點之四:會飛的魚

用已知動物描述未知動物,用已知植物描述未知植物。這是遠古人一種常用的也是非常科學的方法。他們將未知的知識和已知的知識緊密有機地相互連在一起。對知識之樹的形成非常有效。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華強(博客撰文:2009年6月

魚類尤其是淡水魚類是不會飛的。極少數淡水魚類在遇到天敵時會躍出水面,在空中滑行一段很短的距離。這是現代的常識。但是在閱讀《山海經》時,我們發現遠古的魚很多都有翅膀,而且會飛。不僅魚是這樣,同樣長翅膀的還有蛇和其它野獸。試舉幾例:

「紐陽之山……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魚下……」《山海經·南山經》

「泰器之山……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 飛,音如鸞雞。」 《西山經》

「邽山……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 《西山經》

「涿光之山……其中多熠熠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 《北山經》

「子桐之山……其中多猾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 《東山經》

「牛首之山……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中山經》

「鮮山……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 《中山經》

「耿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其鳴自訆。」 《東山經》

下面讓我們來分析遠古的人們怎樣看待魚,或許會有所收穫。

首先只要在水中活動並且長著一個魚的身子(主體)的就可以叫做魚,但是有的水生物身體不象普通的魚,古人就會用另外一種外形和它比較接近的動物來描述它。魚一般長有羽和翼。用我們的話解釋就是羽毛和翅膀。說明那個時代人們是用鳥來解釋魚類的,也就是說生活在《山海經》時代的人類認識鳥類要早於魚類。換句話說,就是狩獵要遭遇漁獵。這已經為考古和歷史所證明。

所謂翼是指像鳥類翅膀一樣的可以煽動的東西,這是魚的胸鰭和扁平狀的尾巴。而羽則是指魚類下垂的肚鰭和下垂的尾巴,它們很像公雞的尾羽或者鳳凰的尾羽(說明一點,鳳凰在遠古是實際存在的,見聞一多、何新等人的著述)。最典型的莫過我們今天看到的金魚的長裙一般的尾巴了。

至於魚會不會飛,按照我們今天的理解肯定是不會。但是古人的認識取決於古人對於「飛」的理解。《說文》「飛,鳥翥也」段註:飛舉也。也就是說升出水面向前滑行也算是飛了。確實,魚類躍出水面向前滑行,今天也只能用飛這個字來描述。何況古人。魚類不會像鳥類一樣長距離翱翔在空氣中,但是魚類也可以飛的。

我用這個例子想說明遠古之人觀察新的事物的時候看見的常常是表象,所以他們也常常用他們熟悉的另一種表象來描述未知事物。這種形式上的類比並不涉及對新事物本質上的了解。在當時的社會實踐中也不可能深入了解那些自由的魚類。這種對錶象的觀察,用類似的已經了解的形式去描述,是遠古之人經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山海經》中人們描述新的事物的最常用方法。例如在談到猩猩的時候,描寫它的行為叫「伏行人走」,你看是不是非常形象:低下身體像人一樣地行走。描寫草類植物的狀態叫「其狀如韭」,說草的外表就像野韭菜。上面引文中對一種不認識的大魚,也用了「其狀如牛」的描寫。但是,這種描述只局限於這些動物植物和魚類的外表。只是「其狀」而不是其它本質的性狀。這就是《易經》中所謂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吧。

用已知動物描述未知動物,用已知植物描述未知植物。這是遠古人一種常用的也是非常科學的方法。他們將未知的知識和已知的知識緊密有機地相互連在一起。對知識之樹的形成非常有效。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方法被用在了漢字的創造中,從幾個基本的獨體漢字,逐漸延伸出部首和合體字,最後由於聲音符號的加入稱為有機地漢字系統,這樣的系統有自己的自生能力,從而迸發出創造的活力。所以說,漢字是不斷生長著的活的文字。而表音符號的文字是死的文字,需要一個一個死記硬背才能掌握。如當一個新的事物產生時,它的名字叫electronic computer或者就叫computer時,誰也不知道它是個什麼玩意兒,但是你的朋友告訴你:「這個東西叫電腦」,你立刻就猜出八九不離十了。而漢字創造的原理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大禹甚至更早時期就已經在熟練地使用了。真是了不起啊!

遠古中國人的思維特點之四:重在觀察表象,用已知詮釋未知。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