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忘年之交——淺談老人與孩子靈魂交會的時空

提到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時,尤其不能被忽略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老人家的存在……0~7歲的孩子,當他們和老爺爺老奶奶在一起時,他們能夠接收到老人家靈魂深處的熱量,相反的,老人家們反而能藉由和孩子的互動中,感染到孩子們強壯的生命力。

編者注:本文是語謙2014年應《一厘米人智學季刊》之約撰寫的文章,近五千字的篇幅圍繞一個真實而具體的話題展開——老人與孩子,這生命的兩端,靈魂交會的基礎以及互相的支持之處。全文多處擊中我心,故而強烈推薦大家品讀。

北海道愛努民族自古而來總是代代流傳著這樣的一段話:

普降臨至這地球大地的小嬰兒們,記憶裡帶著的是神的語言,所以剛出生的嬰兒不會說人類的語言,那聲聲吶喊的哭聲,訴說地其實就是神的話語,三歲前的孩子都還不曾忘記神的語言,那些『依依啊啊』表示著孩子和神的連結,母親呀!請多聽聽孩子們從天帶來的語言吧!別太快叫孩子們忘掉神的語言。人類總有一天還會再度記起神的語言,當我們有一天背駝了、皺紋深沉了,眼再也看不清、耳再也不靈敏,我們就會慢慢地忘掉人類的語言,當我們ロ齒不清時,孩子們呀!請別厭惡我再也無法清楚地表達,因為,那是為了我們將要開始再度想起神的語言吶。

提到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時,尤其不能被忽略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老人家的存在。我還記得小時候在鄉下,附近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一位出生三個多月的小嬰孩,但是我每次去他們家玩時,總看見那戶人家的老奶奶遠遠的望著可愛的小孫女,卻不能走近前抱抱小嬰孩,我問我的阿嬤:「為什麼他們不讓那位老奶奶抱抱小嬰孩?」阿嬤回答我:「因為老人家太老太老了,他們擔心那位老人家會把小嬰孩身上的能量都吸走呀!」小時候的我因阿嬤的這一席話,從那時候開始我都刻意地想要和老人家保持一些距離,心裡也不禁想:「阿嬤,你是不是也偷偷的在吸我的能量?」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的阿嬤其實只說對了一半,還有更重要的另一半她沒有告訴我,那就是「0~7歲的孩子,當他們和老爺爺老奶奶在一起時,他們能夠接收到老人家靈魂深處的熱量,相反的,老人家們反而能藉由和孩子的互動中,感染到孩子們強壯的生命力。」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星芒體與乙太體的互動關係,老人們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不斷地重複一件事,尤其對於自己生命史上的經歷及回憶,更是不厭其詳的反覆訴說,這種反覆的規律,對於七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言語情境」的環境製造。

然而,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對老人家的話語感興趣?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覺得老人家礙手礙腳?又是何時開始我們在談論教育時,忘了勞苦功高的老人們的存在?

變老是一件神聖的事

依據施泰納的論述,以靈魂和肉體的角度來看的話,古代人和現代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簡單來說,太古人類的靈魂會隨著肉體的老化,而將靈魂從物質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所有的人都會在四十歲左右開始體驗到靈性的覺醒,靈魂的自由,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四十而不惑」。邁入五十歲後,太古的人類得以隨心所欲地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卻又能不反「道」,並正式步入「見靈者」的人生。換言之,古時候的人類靈魂和肉體是在一種密切的結合中成長,人類自身該如何生存於這物質界,所有的要素都是由身體先去經驗後,靈魂遵循這體驗而獲得能量,由上而下再度實踐在肉體上的結果,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內部的石灰質部份也日漸增多,骨骼、血管及身體其他器官也慢慢走向硬化,而靈魂則得以在這些肉體的變化中得到新的滋養,因此,古時的人們,三十有三十的樣子,五十歲有五十歲該有的篤定。而這樣的老人的存在則是太古時期年輕人所崇拜的對象。

那時不會有人說:「我可不想變老呀!」反倒是覺得「變老是一件神聖的事」,為什麼呢?因為當年歲漸長,那就表示越來越能夠擁有「見靈」的能力,而能夠成一位有見靈能力的老人,那就意味著肉體和靈魂都能夠經驗到目前為止所沒經驗過的人生,就像一直只能玩玩具車、玩具模型的小孩子,帶著羨慕及尊敬的眼神望著開著真正的車子的大人般的心情,古時候的年輕人對於老人家的存在是帶著這樣的一種崇敬及模仿,時時期待著有一天從自己的內在能夠湧出如老人般的靈感與睿智。

施泰納告訴我們,一位未完整地受到正確的教育方式所薰陶的人,三十歲之後,這個人將再也感受不到自己靈魂的步調,現代年輕人大約在十幾歲後,在物質體的肉體都還沒完全成熟時,靈魂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脫離肉體獨立,然後靈魂和肉體就不斷地在內外之間糾結、格鬥。例如: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還是忍不住吸了,知道喝太多酒會傷害到身體,結果也還是喝多了,明明就清楚所做所將會危害到自己身體的健康,但就是忍不住拒絕不了,這就是靈魂已完全不想依附肉體的顯要證據。

現在年輕人在十幾歲左右開始靈魂就想要掙脫肉體獨立,因此十幾歲後、二十歲左右的我們,常常會無由地陷入一種孤獨的境界中。然後到了三十五歲左右,身體的老化物質開始沉澱,件隨而來的則是生命的活動力開始下降,肉體唯一傳達給靈魂的資訊就是身體的衰弱,經驗、知識和所有的技術都只是維持我們活著的牢籠而已,本來靈魂該件隨著肉體的老化而同步進行的成長,卻在這樣的狀態下停止了,靈魂從今而後開始隱藏在我們的無意識里,我們再也無法同步地感受肉體與靈魂的成長。

施泰納說,要將這種被隱藏起的成長過程再度地顯化出來、讓每一個人再度地意識到自己靈魂的成長,對於現代文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要怎麼做才能讓每一個人的意識再度清晰呢?施泰納給了一個答案:「唯有從孩子的教育開始著手才有可能」。

二十歲初期靈魂就不斷地想要脫離肉體獨立的我們,漸漸地也無法感受到內在自我必然的變化。於是,我們開始從別處尋求這樣的自我肯定,不知不覺我們開始以唯物的角度來判論事物的定律,我們開始漠視內在靈魂的必然成長,唯物論者為迷失靈魂的我們提供了另一條「自由的道路」,而這條唯物論者的自由憑藉的就是「知性」的存在。所有的事件、所有的話語遵循的就是「眼見為憑」,世界的定論就只有「知識」是唯一——「如果那顆被禁止的樹所結的果子被吃掉之後,所有的論證、批評全都是基於『知識』而來的話,那麼我們內在的進化或是內心的體驗,在這些論證或是批評的觀點裡將完全消失得一無殆盡」(施泰納1922年10月12日的演講)。

因此,所有的觀點,假設都是從論證、批評這些知性的角度而來的話,那麼如果有一位老人,他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究,經由歲月及經驗的貫通最後所得到的研究論證,是不是一位十八歲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少年,也能輕易的批評、反駁這位花了一生研究的老人家的論證呢?因為知性就是唯物,它完完全全就是一條路而已,十八歲或是八十歲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因此二十歲左右就感受不到自己靈魂存在的年輕人,就像歌德所著《浮士德》里的中學生,該學的都全學完了,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可以驚訝的事了一般,對我來說最悲慘的事,莫過於現實世界身邊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

人類生長周期的人智學觀點

在人智學的論述里,人的組成共分為四個大部分,分別是物質體(肉體)、乙太體、星芒體及自我,施泰納提到,人的一生七年一周期,這七年周期和人的四個本質部分是有很微妙的相對應關係存在的。簡單的分類我們可以將人的一生成長過程如下圖表達:

  • ① 0~7歲 / 肉體的發展期
  • ② 7~14歲 / 乙太體的發展期
  • ③ 14~21歲 / 星芒體的發展期
  • ④ 21~28歲 / 自我的發展期
  • ⑤ 28~35歲 / 星芒體依據自我的發展而意識化時期
  • ⑥ 35~42歲 / 乙太體依據自我的發展而意識化時期
  • ⑦ 42~49歲 / 肉體依據自我的發展而意識化時期
  • ⑧ 50歲以後 / 見靈能力發展時期

從這樣人類七周期的成長過程來看的話,二十歲左右就是完完全全「自我」成長的時期(參閱④),個人內在自我的發展,件隨而來的通常是深切的孤獨及不被了解的寂寞,但同時,這時期和同年紀的朋友卻也是最能夠深入交往的時期。而③和⑤,前者是在一種自然的狀態下,後者則是大部分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讓星芒體慢慢地獨立。相對於外在的改變,這兩個時期的人們,都在不同的階段依據自己的意識發展,讓個人的內在體驗更豐富,因此這兩個時期的人碰在一起,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成為「用感情交往」的朋友,亦師亦友通常出現的也是③和⑤階段的師生關係。同樣的,②和⑥也因為彼此乙太體的發展及意識化,而相互之間會有非常佳的共乘效果。①和⑦前者是專心一志地努力讓肉體完整的發展,後者則是有意識地開始從肉體的衰弱中延伸出對物質體的洞見及睿智。而後⑧的階段,本來到了50歲之後的人們,對於①至⑦階段的每個人都能一視同仁的看待交往。然而,同時,特別是對於剛從眼睛看不到的靈性世界而來的同階段朋友,也就是①才出生在地球還未滿七年的小朋友,及⑧以後即將步入到靈性世界的老朋友們來說,不管是幼兒還是老人,彼此之間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重複故事對孩子的深深滋養

我在北海道很幸運地能夠找到一間「親師共同備課」的學校,每個月有一天是請村裡的老人家來為全校96個孩子們上課,學校不插手老人家的備課內容,只做需要的輔助作業而已,每個月這些老人老師都是盛裝筆挺地來到學校,神飛揚地注視著孩子們,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次老人家的上課開始時,總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跑最快(孩子們可以自己選位置),每一個都想要擠到老人老師的身邊,然後依序三丶四、五年級最後才是六年級坐在最後,這些老人老師們歲數都七十歲以上,每次的上課內容都是連我這見習的媽媽都聽的入迷的故事。老人家和七歲前孩子的同感又更明顯,七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家,他們的話語里都是實實在在的感情蘊含在其中,不像年輕人的批判、理論或只是知識的表達,相反地,老人們喜歡重現自己生命的體驗,用比喻用大量想像般的假設來述說,就好像說的是夢裡發生的事情一樣,不管說多少次老人們都能在心裡重現當時的影像,彷彿自己還活在那樣的影像中,老人家和孩子們訴說的其實都是他們真實的感情。

年輕人對於總是重複說著同一件事的老人,通常的反應都是:「阿公,你已經說了兩百多次了!」更有甚者可能立刻拔腿就溜走了。然而,對於幼兒我們都知道最重要的就是不斷、不斷重複的體驗,為了讓七歲前的孩子有直接感官的體驗,生活中我們就不厭其煩地重複著規律,例如:每個家庭都一定會有說故事給孩子聽的經驗,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有要求重複念(或說)同一個故事的狀況發生,有時候,甚至孩子們都已經背起來故事內容了,但他們還是要求要聽同一個故事,而且每一次都能很認真的聽,聽完後也能心滿意足的睡覺或是進行下一個工作,孩子們在這些重複又重複的故事影像里,體驗到真真實實地感受,就好像真的跑到故事裡玩了一遍般,這個部分和老人家在述說生命歷程時有多麼相像,因此,七歲前的孩子在聆聽老人家說話時,他們能夠沉浸在同一個影像(世界)中,不斷地重複不斷地經驗老人家的生命歷程,這些對於孩子的乙太體是非常珍貴的滋養。

這樣的過程對於老人家來說,對於老化的幫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斷地沉浸在回憶影像中的老人,面對因為聆聽而攜手共同體驗自己生命歷程的孩子,那樣的歡欣對老人家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滋養,回憶不再只是夢幻般,經由訴說及孩子感官的體驗,老人們能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生命歷程及回憶,每一份都能為周遭的人們連結起過去及未來,換句話說,這樣的過程也正幫助著老人們找回古代老人所應有的睿智及見靈能力。

老人與兒童的自然交會

我很喜歡我們村裡的公共澡堂,一進入脫衣間映入眼裡的是,大大的架子上一端貼著「冥福」,下面會寫出這一兩天村子裡逝世者的名字及法事日期等等,接鄰著旁邊則是貼著「御祝」,下面則列出村子裡這幾天出生小寶寶的名字及出生日期等等,村民們總會習慣性的先去看一下,然後互相聊一下才進去泡澡,在這裡死和生是那樣的自然而然,當然老人與小孩更是理所當然的交會才是。以人智學基礎架構而創的共同體里,老人院和幼兒園一定是比鄰而建,最大的原因也莫過於此。

參考文獻

  • 《炎の馬―アイヌ民話集》,萱野 茂著,すずさわ書店
  • 《精神科學の立場から見た子供の教育》,施泰納著,新田 義之 (監修), 大西 そよ子 (翻訳),人智學出版社
  • 《神秘學概論》施泰納著,高橋 巖翻譯,ちくま學芸文庫
  • 《受胎、誕生、成長》施泰納演講稿,1915年2月2日 in Dornach
  • 《人間の內的本性死加5新生主人生》施泰納演講稿,1914年4月9日~14日 in Wien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