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劉麗霞:在教育中找到自己(上篇)

肢體接觸傳遞關愛

華德福教育並沒有現成課本,老師得自己準備教材,要如何呈獻,也很考個人創意。

相比其他主流教育,有明確的課本內容,華德福老師自由發揮的空間無疑大得多。

但,更大的自由,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老師要自行備課,主帶老師是最主要的老師,盡量要能文能武,在負責各項主要科目之餘、還得包辦各類活動,如繪畫、編織、運動、音樂等,幾乎包山包海。

雖然有些學校會聘請一些老師協助分擔教學工作,主帶老師的擔子仍然不輕。

劉老師即是主帶老師,也是一位媽媽,這些年來,她如何在照料別人的孩子(教育工作)與照料自己孩子(家庭)間取得平衡?

她說,華德福老師得有些犧牲,這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周日她就無法有太多時間陪伴兒子。

但是,在兒子低年級時,她盡量安排每周三晚,替兒子做一些睡前腳部按摩。

雖然只是肢體接觸,彼此話不多,孩子還是會覺得很舒服。濃濃的母愛,透過輕柔的按壓傳遞給孩子,似乎在說:「孩子,媽媽再忙碌,心中仍有你。」

待孩子大一點,就可通過較多的溝通與交流,傳遞關愛,促此親子感情與加深彼此間的了解,例如了解孩子的計劃與想法,表達本身的想法。

無所要求反而進步

華德福小學教育在馬來西亞萌芽,還算是很新的事,許多家長對這個新興的老教育(華德福教育迄今有接近百年歷史),仍抱有遲疑。

好些人想靠近了解,又對它的未來沒有信心,疑慮不安。

劉麗霞老師認為,本地家長對華德福教育的擔憂是正常的。她指出三點:

一、這個教育在全球都是非主流的,所以這很正常。

二、它在馬來西亞又還沒有培養出一批人才,讓大家看得到,有一個好的先例,讓人信服這個教育不錯。

三、華德福教育,要真正信任它、相信它,還有賴個人靈性的成長,假如一個人在靈性上沒有追求的話,是不會相信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無論如何,她也分享,在中國成都華德福學校,有一批孩子,識字量不是很好,但他們的家長心態非常好,他們自己走過的路很辛苦,就希望孩子快樂一點,加上他們自己有靈修,靈修到一定層次,不會要求孩子(拼學業),也認為沒有必要要求孩子。

在這種心態下,孩子反而一年年進步,越來越健康。

或許可說,教育孩子不是最難的,讓家長放心與信任,才是這項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戰。

教學就是接納孩子

於劉老師來說,做華德福老師,一定要對這個教育很熱愛,並且接納孩子。「有的孩子太自我,有的孩子對於別人過於敏感,有的則沒辦法影響到人,我們的教學就是盡量要去平衡這一些。」

老師可完全欣賞與接納孩子,並看到孩子的特質,「我們要盡量去看到孩子的質量,他有不好的方面,但是他也有好的方面。」

華德福將人分為四種主要的氣質:風土水火。各種氣質的孩子都有他們的優缺點,例如:

火向的孩子說話很直接、很沖、情緒很大,但是他會帶領班級去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

土向的孩子,看上去很抑鬱,但是他做事很細緻,會考慮很多東西。

水向的孩子,學得比較慢,但學的東西很紮實。

風向的孩子,你看他似乎沒做什麼,但他會讓班級很開心,他愛講話,注意力飄來飄去的,孩子們都會跟著他走。

一個班級,各種氣質的孩子齊集,就很精彩,假如只有一種類型或兩種類型,並不理想。

接受培訓大量閱讀

華德福主帶老師,一般八年為一輪,即完成一年級帶到八年級的「超級任務」,這種做法,與主流學校每年換級任老師的做法,明顯不同。

第一輪當主帶老師,肯定比較辛苦。

首先,老師可能得跟自己之前所接觸到的教育模式「打架」,這些模式包括學校與家庭教育模式,都會帶給人比較固化的東西。這些都會影響個別老師,老師有必要加以轉化,但並不容易,甚至會碰到一些障礙。

再來,學習華德福教學,理論上懂了,實際上沒做過,就易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

劉老師指出,解決方案,一、就是接受培訓,學習步驟。二,是本身需要大量閱讀,看很多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

另一個,就是團隊,教師隊伍的合作,老師們可聆聽前輩老師的分享。還有,就是請外國指導老師觀察及指導。

「至於老師個人,在態度上一定是熱愛這份工作,對要的東西有圖景,心裡有數以後,再找教學的步驟,思索怎樣一步一步帶出來。帶出來以後還得做回顧:我今天的教學這方面做得怎樣,哪方面做得不足,我明天得怎樣做?然後,我有一些問題,我還要帶到教師會議中解決。」她一口氣說。

她指出,老師的教材因人而異,個別老師會選擇他最有感觸的部分,帶給孩子。「關鍵是,這個老師是不是愛孩子?帶著那個愛,去找令你有所觸動的故事,對孩子講,孩子就會很容易進腦。」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