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紫玉(仁美華德福老師) 出處:《琉璃光養生世界》2010年8月 配圖:來自Pinterest
The gift of light, I thankfully hold,
And pass to my neighbors its shining gold
That everyone may feel its glow
Receiving and giving
May love and grow
When all our brothers
Have lit their light
No more shall continue the darkness of night
But joyful all man
The message shall hear
“The Christ draws near!”
這是我們一早的晨詩。在晨圈活動完後,我只需點燃蠟燭,那些還在吵雜忙亂的學生就會站定在自己的位子上,我用眼光掃過這群孩子,如果都定下來了,我就讓學生一起念我們「光之子」班的這首晨詩。不用呼喊,不用叫罵,這個「過門」的動作,讓學生們自然安定地進入學習之流,開始了一天的主課程。
華德福的教學架構
華德福的五年級教些什麼呢?人智學按照孩童的發展定出了一個教學架構,一、二年級的學童,還沉浸在夢幻中,童話、聖人和寓言故事是語文課的內容;三年級的孩子漸漸察覺到自我是獨立於世界中的,會有一個跨過九歲的轉折點,這時自然主課程的建築與農耕可以建立他們進入塵世的能力與信心;四年級的孩子特別會分小派別、小團體,這時的數學主課程也順應了這階段孩子的天性而教他們分數,語文主課程則用打鬥結果是兩敗俱傷的北歐神話來教育他們;五年級則發展到了一個孩童最均衡、優美的年代,這時也最能夠體會古文明之美,語文課教古文明,也是從神話過渡到歷史所做的轉換。人智學認為,適合某一年齡孩子的教學內容甚至可以幫助孩子恢復健康。有了這個教學骨架,再輔以華德福教學的黃金法則,接下來的血和肉就由各個華德福老師去創作了。什麼是華德福教學的黃金法則呢?簡單列出如下:
華德福教學的黃金法則
一、將所有的一切與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
二、讓一切都變成圖像
三、充滿呼與吸的韻律
四、首先去做,然後理解
五、世界是美麗的
六、一切以人為出發點
語文主課程
在華德福學校當老師,是最能發揮創造力的。在課程架構之下,透過華德福的教學方法,然後就可以按學童的程度來規畫教學內容。在西方,華德福五年級的語文課主要講的是希臘古文明。基於教學對象是中國人,我們本身就擁有豐富的古文明,如果對自己的文明不了解,而去學習連我們大人都不見得遇得見的古希臘,我認為是很荒謬的,所以我把語文主課程的重點放在中國古文明。從盤古開天開始,三皇五帝、黃帝與蚩尤之戰、刑天、蠶馬……一路講到夏與商。
接續晨詩之後,主課程會進到重述前一天課程內容的部份,經過一夜的沉睡,孩子們對前一天的故事會有新的體悟。在回顧完故事內容後,我會給予故事的文言文,讓孩子讀,並貼在工作本上。在華德福教育中,學童沒有制式的課本,得自己將所學記錄下來,做成工作本。對這群得自己將故事內容寫出來的學生來說,特別能欣賞文言文的言簡意賅。
除了故事的引導,記得黃金法則第一條-將所有的一切與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我們紮根於這世界,孩子們被教導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連結性非常重要。也因為如此,講到伏羲時,因為伏羲創先天八卦,也教人民結魚網,所以我也教學童認識八卦,帶他們學習結漁網;講到神農氏嘗百草,散步課時也要學生嘗百草(但以我認得的可食用野草為限,同時為七年級的草藥學埋下伏筆);講到廩君時,因為鹽水女神對廩君的愛執,那一周念的詩就選了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
記得教學生認識八卦時,我們還試著一同用銅板卜卦。當時隨意找了一位不太努力寫工作本的男生來當實驗對象,說要為他寫工作本一事卜看吉凶。我們用六個銅板的正反面作卦象(正面是一長、背面是兩短,圖一),三個正面就是天,三個背面就成了地,結果卜出來的是火在上,山在下的卦象。趁同學正踴躍猜測這兩卦的意涵時,我偷偷地翻了一下書上的解說,看來不太正面,於是把書一合,清了清喉嚨說:「依我看,這個卦象如火山爆發,這位同學將來寫工作本時,腦子就如火山爆發般文思泉湧。」說完正好下課。同學們這下努力地掏出銅板來卜卦,隔天一位男同學告訴我:「老師,這卜卦真的很准耶!我昨天為一位同學卜卦,他上下兩個卦象都是水,結果回家前真的就全身都濕透了!」更好玩的是,這天寫工作本時,前一天被卜卦的同學,邊寫還邊說:「我這下真的文思泉湧了。」
當時,因為H1N1的流行,班上停課停了好幾天,痛定思痛之餘,想到華德福學校本來就鼓勵各個老師發揮他的專才,我既然知道傳染病可以防治,為何不教呢?於是將琉璃光雜誌上曾刊過的一篇《黃帝內經素問│傳染病的防治法》內容教給學生,教他們五行是什麼、它的相生相剋、顏色、與臟腑的對應關係,並將人體的五臟和要觀想五臟化出不同顏色的東西在身體的不同方位,一一畫在工作本中,甚至要他們將這觀想試著演出來。這一點就是華德福教育很厲害的一點,記得黃金法則之二│讓一切變成圖像,除了畫出來,再叫你演一遍時,在腦中所呈現的圖像就更難忘懷了。所以在主課程中,重述的部份也可以讓孩子們用演戲的方式來回顧故事。
在人智學中,沒有一件事是離開呼吸節奏的,在每日的上課韻律中,上課為吸,下課為呼;在一堂主課程中,有晨圈、晨詩、重述、工作本時間,有新的課程以及故事,要分別用到學生意志、思考與情感三方面的能力,也同時兼顧小呼和小吸;在學期間的密集學習,那是大吸,在寒暑假期間的充分休息,那是大呼。在這個大呼之後,就會讓學生產生大吸的動力。這就是黃金法則之三│充滿呼與吸的韻律。這個法則不需多言,只要觀察自己的呼吸就會明白,沒有一個人能夠只吸不呼的,然而在台灣大部分的家長還是選擇讓小孩不斷的吸,在學校吸、在安親班吸,寒暑假照常用力吸,大概只有睡覺時間能吐口氣,要知道一整天呼與吸的韻律節奏是孩子身心靈健康的基礎。
華德福的主課程是以三個星期左右為一循環的上課方式,也就是三個星期都教語文課,下三個星期都教數學課,再下三個星期是自然課,讓教師和孩子們可以完全投入在同一個科目里,然後退出,將所有細節交給一個「遺忘」的過程。這個遺忘的過程其實是華德福教育里很重要的一門藝術。而副課程中有許多則是需要重複性的練習,像是英文、音樂課、手工等。
為了配合只有五年級才有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在春學季加入四周的印度及西洋古文明(壓縮版),一直介紹到裴修斯歸國途中,在希臘城邦參加古奧運會的故事,也當作主食外的一點嘗新。在這過程中,孩子真的看到人類各個古文明的共通性,回過頭來也更能看見自己的古文明。
另一項華德福教育的特色是:所有的副課程會適時搭配主課程,讓孩子全然投入當時的主題。以印度古文明為例,雖然只講了「馬姆和魚」、「山卡拉國王獻祭白馬」、「佛陀成道」三個重點故事,但是在晨圈時我們帶著學生做印度瑜珈、火供儀式,烹飪課做印度攤餅及印度奶茶,甚至請藝術老師穿印度服裝│紗麗來上課;在講到波斯古文明的光明神與黑暗神,請韻律課老師帶孩子跳出光明神與黑暗神互爭的感覺;在上到埃及時,孩子跟著藝術老師念出埃及人死後面對冥府審判時的要念誓詞,還要繪製判斷在世時善惡的天秤,泥塑課中得自製小泥磚蓋出金字塔。
讓一切都變成圖像的黃金法則,在中國字的教學上最直接了。為了讓學生對中國字有更深刻的連結,每個禮拜的一堂練習課我會用來上字組(圖二),讓同學先學會某個象形字的發展,再配上不同的部首或其他組件,而形成一整串字組。譬如語文課講到「女媧補天」,就帶進「咼」這個字,它的象形來源是來自漩渦,女媧因為下半身是蛇身,盤旋如旋渦,所以「媧」從女部、從咼;水流的漩「渦」當然從水部;「蝸」牛的家呈螺旋形,所以從虫部;講到過河的「過」,河裡有許多漩渦,但是過河就得走出條路來,所以加上烽部;好吃的「萵」苣葉型的排列像漩渦,是植物所以從草部;鳥獸住在洞穴或編製的「窩」里也可見到如漩渦般的形,故從穴部;我曾親眼見過一位爺爺直接用榔頭將一塊鐵皮敲打成炒菜鍋,「鍋」上留下來漩渦形的敲打痕迹,變成了我講述鍋字的來源。借著字組,學童可以快速擴充識字與辨字能力,並讓學童進而窺探中國古人造字的智慧。課後,學童將字組注音、造詞、或運用造詞編寫故事,希望能在運用中,複習並熟悉新字的使用。
數學主課程
同樣的法則—讓一切都變成圖像—也可以運用在數學上,像是五年級要引進小數點,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就得提一提伐木業。接續之前講過的動物課,我從犬科的狼扯到滿月,又從滿月時水的浮力最大,牽到伐木業利用水的浮力運送砍下的木材到下游,在下遊河的中間有個小島,島上有一人用根長竿子將整塊木引到島的左邊,流向木材加工廠,零積木、小枝等引到島的右邊,流往造紙廠。這時小數點的圖像就出來了,小島成了小數點,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小數點的右邊是小於一的數。我真的蠻讚歎當初想出這種講法的華德福前輩。
開始教因子時也頗好玩,晨圈時我徵求八位同學出來,要求他們排成各式長方形,試看看有哪些排法?最後他們會總結出1X8 2X4 4X2 8X1四種隊形,因子就出現了,而那天的作業是發給方格紙,讓學生回去剪出 1 到 20 的排法貼在工作本上,這些都是讓孩童在腦中先有圖像的例子。
徒手幾何是五年級數學主課程的重頭戲。事實上,華德福特有的「形線畫」課程從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們體驗直線和曲線在空間上的安排,到五年級時正式進到幾何圖形。這個課程引領著孩子透過意志去探索不同的形狀和空間,經由情感,繼而達到對觀察結果更具洞察力的描繪與理解。我在人智學的書上讀到,幾何的學習可以讓人在這宇宙空間中找到人生的定位,這句話始終在我心裡閃閃發光,於是我更是用心地教這門課。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我延續期初環保周的話題——二○一二年的到來,我問學生:假設真的要逃難了,你來到一條橋已沖毀的河邊,欠缺時下的測量工具的你要如何知道河有多寬,要如何選擇長度適中的樹來當獨木橋?幾何可以幫助你過河(這也為以後的測量課埋下伏筆)。公元前的人,一輩子從沒離開家鄉,但是運用幾何學,卻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圓周有多長,而且精確度在百分之四以內。當然,最有名的故事-古希臘數學家泰勒斯游埃及時,利用一根木棒的影子就測量出金字塔高度的故事-我也說了。而這一切就從幾何的角度開始。
這裡我用到黃金法則第四條│首先去做,然後理解。孩童不同於成人,成人因為理解而去做某事,而孩童從做的歷程中理解道理。在教到三角形的內角合是一百八十度時,我讓孩子用紙剪出任意的三角形,然後在三個角上塗上三個色彩,再將三個角剪下來拼在一起,讓孩子觀察到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都會有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底下是一直線-三角形內角和為一百八十度;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最長的第三邊也同樣用紙條操作,讓孩子在實際的操作中理解。現在一般的教育常常為了求快速灌輸知識,可以將以上的過程都印在課本中,而忽略了讓孩子自己從觀察中學習的機會,少了一份「喔!原來如此」的感受。只動腦,缺乏感受的教育,讓孩子少了一顆與萬事萬物相連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