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將以Antonia作為學生的視角為主,從個人向外至群體(重要他人,如:父母、手足;人際關係,如:師長、同儕),擴及社會體系的連結。這次訪問,也見微知著地抓出華德福在德國發展的現況與定位:小眾而普及的另類教育¹。
原載:全球探索計劃(網址)
作者:柳婷予/3-99
為避免觀點片面單一,我試著由各方角度切入以了解華德福整體樣貌,正向評價、負面批評皆可借鑒。因緣際會下,偶然知道朋友Antonia曾就讀華德福學校,便詢問訪談可能性,親切的她爽快答應。我將訪談內容整理過後,以主題類別呈現,依序為「何謂學習/教育?」「自我意志的培養」、「父母扮演的角色」、「現存問題與批評」。通篇將以Antonia作為學生的視角為主,從個人向外至群體(重要他人,如:父母、手足;人際關係,如:師長、同儕),擴及社會體系的連結。這次訪問,也見微知著地抓出華德福在德國發展的現況與定位:小眾而普及的另類教育¹。
訪談對象: Antonia Haeckel,22歲
就讀之華德福學校: Freie Waldorfschule Karlsruhe(卡爾斯魯華德福學校)
就讀期間: 6年多(幼稚園1年,小學1年級至6年級),後轉至公立學校
目前就讀: University of Hohenheim(霍恩海姆大學)²
(Antonia沒有臉書,也不希望露臉,因此訪談過程沒有影像紀錄,有些可惜)
1.何謂學習/教育?
教育就是學習(Education is about learning),在華德福,學生學習「如何成為人」;在主流體制,學生學習「追求更好的表現」。「追求好表現」本身立意良善,就人類個體發展而言也合理,它同時也包含在學習「成為人」的過程中,當充分認識自我內在、天賦興趣,自然想精益求精且樂在其中。主流體制的問題在於太過狹隘地定義教育,忽略了或說改變了教育背後的目的,使人通過訓練成為被動適應社會的工具,而非主動建立社會的個體。
嬰兒呱呱墜地之始,便以探索的方式,基於好奇心認識世界。幼稚園、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亦同,尚未認知何謂以及為何學習,華德福老師帶領這個階段的孩子體驗「學習」這件事,目標在於感受當中的樂趣,產生動機而非學習成效,不強調速成與結果被稱為「慢學」,也是學習基礎的建立。這也是剛上華德福時,Antonia非常喜歡上學的原因之一。若學習是終生之事,先體認學習並不枯燥,長遠而言是更好的做法。這對低年級的孩童非常適合,中高年級學習重心漸漸轉移,朝向」知識的建立」。
2.自我意志的培養
華德福課程編排上,主要由主課程與副課程組成。主課程有語文(德文)、數學、自然,同門課連續上一個月,例如:語文一個月,接著數學一個月,最後自然一個月。副課程有音樂(合唱、樂器)、美術(水彩、素描)、木工、手工(編織)等等。較特別的是每天早上課前的「晨圈」活動,學生圍圈共同朗誦詩句、唱歌、律動,類似暖身作用,幫助身體、心與腦進入狀況。晨圈活動的時間長度隨年級增加而縮短。另一項屬華德福特有的課程是「優律思美(Eurythmy)」,Antonia記得舞蹈老師曾說「優律思美是由音樂到語言、語言到音樂的律動」(Eurythmy is moving from music to speech, speech to music)。如同繪畫、手工等副課程,「優律思美」是「看的見的音樂,看的見的語言」(Visible music, Visible speech),意在透過節奏、韻律表達自己,同時人與自然、宇宙和諧共存。「戲劇」(Play)也是華德福重點活動之一,通過肢體、語言、互動,除了故事呈現,同樣地也學會自我表達,孩子透過排練、合作,共同完成演出,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華德福的課程、活動深受Antonia喜愛,尤其自己動手作的木工。
這些課程的共通點是,「透過表達找到自我」(To express yourself)。沒有一堂課的老師會告訴學生對錯標準,他們的責任是指引學生自由發揮不被局限,老師不評斷學生作品,轉以鼓勵的方式看待。「個人意志」(Willing)是在如此環境下茁壯,正向堅毅的心態(Mindset)也是,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轉學後的Antonia適應公立學校的課業壓力與競爭環境,而轉學的決定更是基於她自己的意志,不是為了適應社會。談及華德福對她的影響,除了意志與心態,還有想像力、社交能力以及更貼近天然、自然。(的確,每每與Antonia相處或談話,她總令人感到真誠、容易親近,沒有距離。)
職涯選擇從不被華德福強調,因為不需要被強調,「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再成為士農工商」。成為人與公民之後,職涯必不再是擔憂的選項。Antonia目前修習農業相關科系,未來想成為一名農夫,她清楚知道自己興趣所在,且樂此不疲。
3.家長扮演的角色
從Antonia的敘述,我看到一對尊重孩子並希望孩子快樂成長的父母。小六的Antonia因為班上氣氛以及與同儕之間相處的問題,她變得不愛上學,不喜歡在課堂上,甚至有時生病請假的原因其實是想逃離學校環境。她的父母見狀,擔心之餘也與女兒溝通,弄清背後原因,他們經過討論,最終按照Antonia的意願,將她轉學至公立學校。起初父母選擇將年幼的Antonia由Christian Kindergarten轉至華德福幼稚園,因為認同華德福不以分數作個人標記、慢學、樂在學習等理念。
特別將「家長」獨立為一個主題,意在強調家長之於孩子是「重要他人」的角色,也是華德福希望家長與學校能一致的原因,在學校的生活與相處模式與在家同步,體察孩子的成長與蛻變。孩童像充滿可塑性的陶土,以何種教育方式塑造相形重要。不一致的教育下,很可能燒制出四不像的陶瓷,這是台灣華德福發展至今面臨的困難之一,教育孩子相對於再教育父母要容易的多,尤其許多觀念無法得到父母認同時,溝通經常達不到共識。然而,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是否不小心形成教條,例如:堅持某階段不可讀繪本、不可碰電子產品。原因家長可以理解,但學校若過於堅持反而忽略學生個體差異,也許同樣年齡未必每位孩童都不適合讀繪本。
關於電子產品,Antonia表示自己在家並未被禁止接觸電腦,是在老師與父母溝通過的情況下,也認為科技、電子產品已經是現代人必須認識的產物。談及UNICEF在非洲執行的教育創新計劃的看法(計劃內容:利用平板協助無法上學的非洲兒童學習),Antonia可以理解但她認為華德福老師不會認同這樣的做法,他們依舊傾向真正師資進行面對面教學,儘管就UNICEF的觀點,這麼做緩不濟急。
4.現存問題與批評
請Antonia談談華德福的缺點,她提到一輪導師制與班級人數過多。一輪導師制指班導師從一年級帶到八年級,八年為一輪,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間非常親近,彼此了解,感情融洽便像家人般和睦;相反地,過於熟悉意味著清楚對方底線,一旦越線便起衝突。後者正是Antonia遇到的狀況,13、14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調皮嬉鬧,經常使老師動怒,班上氣氛不愉快,加上她與同儕相處不甚融洽,因此開始不愛上學。她的導師不擅班級經營也是問題,特別是面對青春期學生,事後回想,若當初換老師說不定她不會轉學。華德福一個年級兩班,一班大約三、四十人,這樣的大班級很難照顧到每位學生。班級數與校舍規模有關,關鍵在經費多寡。華德福屬於私立學校,收入來自學費,收費方式以家長薪資比例計算,學費為家長薪資的10%左右,且不論家中幾位小孩就讀,費用比例固定。因此即便政府補助,經費依舊有限,師資與校舍擴增規模不大。
另外,華德福常常被批評玩樂無學習。對此她回應,經過完整13年華德福教育的孩子(12年+1年Abitur³考試準備),大學後表現並無落後主流體制教育下的學生。這樣的批評實則也預設了玩樂與學習兩者毫無相干,然就上述關於學習/教育的介紹,寓教於樂更能保持學習熱忱。
最後,德國社會多數人知道華德福,半數人了解,但分校已普及全德,每個城市至少會有一間華德福學校,招生名額常供不應求,定位上屬小眾而普及的另類教育。
注1 另類教育:
和主流體制不同的教育:例如另類學校、在家自學、學徒制和社會教育。 另類學校與在家自學、學徒制和社會教育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教育仍在學校當中進行。由於另類學校多半是以一個明確的教育理念為基礎,故又稱為理念教育。
注2 University of Hohenheim:
霍恩海姆大學,位於司圖加特,以農業科學、食品研究、經濟科學聞名,其中農業研究於全德排名第一。
注3 Abitur:
德國高考,取得此高中畢業資格方可申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