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万紫千红总是春——山田班简讯之七

IF

华德福的版块教学方式,本意是集中学习数学,然后放下所学的内容,换成语文的学习,让数学内容沉淀三至四周,再来学习数学。我以为在语文版块,就不学习数学了。可是《发现之旅》的作者费尔曼说,语文或形线画版块,定期的数学练习课至少需要一周2次。

我曾发现,三周的数学版块后,再听写汉字,孩子们遗忘了很多。我困惑对于中国的文字,完全沉淀三周再来复习,是否合适?于是我在数学版块,每周有一次的语文练习。但在语文版块,就极少做数学练习了。看了《发现之旅》,我可以放心的在语文版块的三周,每周至少做一次数学练习了。

费尔曼还说:“我们太常‘陷入’旧有的‘尝试和信任’节奏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什么都拍手和跺脚!就像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去用视觉识别代表一个字的字母序列,所以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们去用视觉识别代表一个总和的数字序列的机会。”

有家长问我,为什么不结合身体的活动来学习数学?我们在一年级的晨圈里做过不少的扔沙包数数的游戏,到了二年级不能停留在用身体数数了,需要把用身体数三的倍数、四的倍数,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费尔曼所言,需要用视觉来认识数字的规律。当然,背乘法口诀时,仍然会结合身体的动作。

我们做了这样的乘法口诀表:

shengfa

从汉声的数学图画书里得到启发,孩子们做了如下的练习:

lianxi

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表达12。我惊奇的是,竟然有孩子写出192÷16=12。他是这样想的:24÷2=48÷4=96÷8=192÷16=12。

长发妹

按照华德福教育的观点,二年级主要讲圣人和寓言故事。寒假我再次读了王凤仪善人和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我对这2位圣人怀着无比的崇敬,但如果去和我们班的孩子讲他们的生平故事,感觉还是离孩子们的意识太遥远了。上学期我给孩子讲的猎人海力布,他为了大家的安危,宁可自己变成石头。寻找太阳的故事,讲述了父子两代人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历经千辛万苦,找回被魔鬼偷走的太阳,他们牺牲了自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海力布和这对父子,在我的心目中就是圣人。这样的圣人,更加贴近孩子。

出于这样的思考,又因为快到元宵节,我再次讲了《冰灯的传说》,故事中的巴图鲁为了制服吃人的九头鸟,也是牺牲了自己。

我们学校的日常用水来自山上,由于今年雨水很少,山上的水越来越小,我住在2楼,每天需要到一楼去拎水。虽然生活不方便,但也更加意识到生活用水不是来自水龙头,而是大自然!住在周边的学生家庭,也有几家遇到停水的困扰。

第三周我讲了侗族的民间故事《长发妹》。许多年前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就喜欢上了长发妹,她有着黑黑的长头发。她住的村子没有水,每天要到7里外的小河去提水回来。有一天,长发妹在山上发现一个泉眼,山神威胁她,如果告诉村民,就要把她杀了。长发妹害怕山神,不敢告诉村民。她每天都在说出泉眼还是保守秘密中挣扎,以致满头的黑发变成了白发。有一天,长发妹看到一位老爷爷拎着水桶,摔倒在地上,她实在不忍心再看到村民们受苦受累,就带领大家找到泉眼。山神把她抓走,让她躺在瀑布里忍受瀑布的冲刷,多亏了榕树爷爷的帮助,做了一个石头人代替长发妹。最后她的黑黑长发又长出来了。

我分2次讲完故事,花了至少2个小时准备故事。大致情节容易记住,但还需要生动的细节描述,比如:“她的眼睛不再是水汪汪的,而是阴黯黯的了。她的脸蛋不再是红绯绯的,而是黄蜡蜡的了。她的长头发不再是黑黝黝的,而是枯焦焦的了。”这种口语,我是需要背下来的。

结合到植物园看牡丹和杜鹃花,第二周我给孩子讲了《牡丹的美丽传说》和《杜鹃啼血》的故事。

户外活动

一周前和家长去了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看到我们班的孩子在山上活蹦乱跳,快乐无比。我感觉到目前的班级环境满足不了男孩子的运动需要。我们班楼下是个小院子,附近有个小树林,每天课间和午餐后,都是在院子或小树林玩。没有足够开阔的场地供孩子们奔跑、撒野。怎么办?

是否有可能午餐后早点上课?12点05分下课,到1点半上课,将近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参观过的国外华德福小学,午间最多休息一个小时。

我很赞同每天孩子应该在户外活动2个小时,目前的作息时间可以保证1个多小时户外时间,剩下的要靠家长去弥补了。在没有运动设施的情况下,完全放任孩子自由玩耍,运动量是不够的。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