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讀書

《自由的哲學》中文連載:第五章 對世界的認識(1/6)

配圖:魯道夫 ·施泰納

編者注:基於適量閱讀的原則(過量的內容不利於消化),我們將長的章節分為幾個部分發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說明。本篇為第五章第一部分(更多內容請閱讀《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專題頁)。如果您願意,請協助傳播;如果您喜歡,可以點文後的讚賞鏈接,請譯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別說明:《自由的哲學》中文連載所有內容均由譯者授權發布,僅供學習,嚴禁轉載。

專題《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葉工作室)

第五章 對世界的認識(1/6)

[501] 從前述的考量得出:通過調查我們的觀察內容,我們不可能證明感知所得就是圖景。這樣的一個證明按理是經由如下事實得出:當感知過程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即與樸素實在主義者對我們個體心理及生理構造認定相符的方式——進行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是與事物本體,而是與事物之圖景在打交道。若是前後一致地跟隨樸素實在主義,得出了與其前提假設相悖的結果,那麼這樣的假設就必然無法被視作一個世界觀的合理基礎,也將因此而坍塌。無論如何,將前提假設摒棄而使其結果成立,是不被允許的。就如同批判唯心主義者是通過上述論證過程來主張「世界是我的圖景」一樣。(愛德華·馮·哈特曼在他的著作《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中,就這一論證進行了完整的闡述。)

[502] 批判唯心主義的正確性是一回事,而其論證過程的說服力則是另一回事。其正確性如何,我們將在後文來闡明,但其論證的說服力幾乎為零。人們建造房屋,如果在建二樓時一樓坍塌的話,那麼二樓也會隨之傾塌。樸素實在主義與批判唯心主義的關係,就像是一樓與二樓的關係。

[503] 要是誰認為整個被感知的世界是圖景化出來的,並且是未知事物作用於我靈魂而產生的,那麼真正的認識問題自然就無關僅存於靈魂中的圖景,而是關於那些處於我們意識彼岸、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的事物。他會問:既然對我們的觀察而言,後者沒有直接的通路,那我們又能對此間接地獲得多少認識呢?持這一觀點的人,所關心的並非是他有意識的感知所得間的內在聯繫,而是那些他無法意識到的、從獨立於他的存在而來的原因。以他的觀點看來,一旦他將自己的感官從事物上移開,那麼感知所得也會隨之消失。由此看來,我們的意識就像是一面鏡子。當鏡面不再朝向特定事物的那一刻,它們在鏡中的畫面也會隨之消失。那些看不到事物本身,而只看到它們鏡像的人,就只能通過事物在鏡像中的舉止來推導,從而間接地了解事物的本性。現代自然科學就立足於這樣的觀點之上,它把感知所得作為最終手段,以獲取存在其背後的物質過程的信息,並且認定只有它才是真實的。如果持批判唯心主義觀點的哲學家還承認一個真正的存有的話,那麼他的認識衝動則是經由間接地使用圖景來抵達這一存有。他的興趣跳過了主觀的圖景世界,轉而尋求是什麼產生了這些圖景。

[504] 批判唯心主義者還可以更進一步說:我被封閉在我的圖景世界,走不出去。當我想著,在我的圖景後面還有一個事物存在,那麼這樣的想法不是別的,只不過是我的另一個圖景而已。一個這樣的唯心主義者,他要麼完全否定事物本體的存在,要麼就由此宣稱:它對人類而言,毫無意義。也就是說,由於我們無法對它獲得認識,那麼它就幾乎等於不存在。

[505] 對於這樣一種批判唯心主義者,整個世界就好似一個夢境,在它面前,任何認知的努力已失去其意義。對他而言,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偏見者——他們將自己的夢幻視作真實的事物;智者——他們看透了這一夢境世界的虛無,必然逐漸喪失進一步探究的渴望。從這個角度來看,人自身的個體存在也將變成純粹的夢之幻像。這就像在睡眠中,我自身的夢中形象出現在我的夢境中,然後在我意識清醒時,我將對「我」{Ich}[i]的圖景附加於我對外部世界的圖景之上。我們意識中所擁有的就不再是我們真正的「我」,而僅僅是我們對「我」的圖景。現在,誰要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或至少否定我們可對其獲得認識,那麼相應的,他也就不得不否定其自身個體的存在,或至少否定對自身個體存在之認識。於是,批判唯心主義者就得出如下結論:

[506]「所有的現實都變成了一個精彩的夢,不存在被夢著的那個生命,也不存在正在做夢的精神體,都在一個夢中,夢與其自身交織在一起。」(費希特,《人的使命》) [ii]

[507] 對於那些將直接生命作為夢境來認識的人,去揣測在這樣的夢境背後是否有任何存在,或者他們是否將圖景指向真實的事物,已經無關緊要了。對他而言,生命本身已失去了任何科學性的興趣。然而,對於那些相信整個可被觸及的一切都可在夢境中被窮盡的人來說,所有的科學都是毫無意義的;對另一些相信能從圖景推導出事物之結論的人來說,科學便立足於對自在之物[iii]的探究。上述第一種世界觀可被稱為絕對幻像論,而第二種被其一貫的擁護者愛德華·馮·哈特曼稱為先驗實在論。

[508] 這兩種觀點與樸素實在主義有著共通之處:它們都試圖通過對感知所得的研究,來找到在世界上的立足點。可是在這一範疇中,它們是無法找到這一堅實基礎的。

(翻譯:王欣 校對:伍丹)

◂ 未完待續 ▸

讚賞譯者

掃碼關注ChildLeaf公眾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討論


[i] 關於「Ich」的翻譯和對「我」這一概念的解釋,見第二章(1/2)注釋iv。

[ii] 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國哲學家。自康德之後,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Die Bestimmung des Menschen/《人的使命》著於1800。

[iii] Ding an sich(英 thing-in-itself),亦譯「物自體」、「物自身」。表示自行存在之物。在康德哲學中,自在之物與「現象界」相對。 (條目引自《外國哲學大辭典》,馮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