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華德福的亞洲配方?——兩種觀點的討論

編者注:台灣新竹教育大學的成虹飛老師4日在其Facebook頁面,刊發了《華德福的亞洲配方?》一文,圍繞華德福教育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話題展開,然後6日又刊發了《光亞洲配方是不夠的!》,提出在本土化和時代化的同時,更應該回歸教育的核心——體認華德福與人智學的根本核心。系列文章引發了眾多朋友的感觸和思考,編者也深信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討論,因此第一時間徵得成老師的允可,整理三篇文章並選擇了若干評論 ,希望呈現給整個華語世界的華德福社群 ——思考、發出自己的聲音(請評論留言

本文經作者授權,由HiWaldorf整理編輯。

撰文:成虹飛(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時間:2015年7月9日

建立開放的溝通平台,需要避免對立性的標籤

我前一封貼文「華德福的亞洲配方」,提出一種創新的角度;接著又貼一篇「光亞洲配方是不夠的」,又是相對保守的。這兩種觀點並不是矛盾的,而是一種發展的張力,讓人必須持續地自我覺察、自我超越,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任。

我們可以說第一篇貼文代表「躁進主義」,第二篇貼文代表「基本教義」,其實,這兩種觀點本是互相激勵、相輔相成,並非水火不容。

昨天Stephan老師說,他之前帶的七年級,有一位寫字障礙的孩子,他是全班唯一可以用計算機打字寫作業的學生。

電子產品要小心避其害,這是一個好的角度;電子產品可以善用來幫助學習,一樣是個好的角度。

華德福的亞洲配方?

竹教大(編者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之簡稱)暑期師訓要開始了,第一周的講師是Stephan,來自德國漢堡,一到八年級已教過兩輪,暑假過後要重新帶一年級。他自己是華德福畢業生,父親也是華德福教師,可謂血統純正,但他年輕時卻曾抗拒到華德福學校任教。

去年我曾經聽過他的生命故事,知道他自許為不同世代的教育工作者,認為華德福需要有新的發展,不能墨守成規。

因為Stephan早到兩天,我安排他去參與一所學校的夏季慶典。他看到孩子們用的五音笛是台灣做的竹笛,而不是奧地利制的昂貴木笛,好生羨慕。他覺得木笛連在德國買都嫌貴,而且聲音悶了一些,還開玩笑說,要來組個公司賣台灣竹笛,甚至取代奧地利木笛,賣回歐洲去!

Stephan看到孩子們使用銅棒,說銅棒適合冷的地方,可以透過體溫迅速導熱,但溫暖的台灣,是否可研發出質量夠穩定、夠重量的竹棒?盡量利用在地環境產出的材料?不管他的想法可不可行,我從Stephan這位華德福人的身上,看到能跳脫框架的靈活創意。

不僅如此,他還說接下來要帶的這一輪新班級的課程,要有意識地融入數字科技生活。他認為智慧手機的普遍,已經是無從迴避的新生活方式,也是新一代要學習面對自處的重要課題。他在帶領前一輪孩子到七八年級的時候,就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合理運用網路科技,來完成主課程的作業。

今天帶Stephan去北埔擂茶,我們把店家提供的芝麻堅果等材料,放在陶缽中,用棒子搗碎攪勻,再加上茶粉和水;快活享用之後,他說回到德國要找他們歐洲的食材,發明自己的擂茶配方,與親友同樂。想想我們學華德福,不也可以發明自己的亞洲配方?

【精華評論摘選】

廖竟岑:因地制宜不離原始初衷與精神的教育方式,是每個教育人員可以努力的方向,拒絕官方學的四不像或只學皮毛,換湯不換藥的教改方式或教育制度的操作

Simon Tsai:基本教義派到跳脫框架不只需要勇敢~其實還要有紮實基本功~因為沒有基本功做出來的東西(有體無魂)~

Kuzma Hsu:自制力才是根本,電視廣告手機遊戲的比例大幅增加,政府無法管,家庭的力量才是守護的力量,”適當”的使用網路科技真的是非常重要呀!

庄佳琴運用時代的資源,感覺這才是真正的華德福思想之路,魯道夫•斯坦納如果生在現代,我想他會把手機尤其是智能型手機,運用的非常恰當,不會完全拒絕這個在時代下的產物…..,該教會學生的是如何選擇網海世界裡的內容

楊絢雲

科技的問題也是讓我在思考的,曾經我也是基本教義派,這樣不華德福那樣不人智學不能做,但隨著越來越理解人智學(不敢說很了解,只是就個人而言越來越理解)的情況下,我開始會想,如果是Stiner,他會如何想如何作?

當然,各種嘗試的前提,要記得各個年紀兒童發展的需求,不只是為本土化而本土化,為變而變而已。

謝謝阿花老師的分享,謝謝各位的響應。

趙立真:阿花老師,請問華德福新生代老師建議的信息應用,是從孩子幾歲開始?為什麼呢?在傳統的華德福與創新的華德福之間,您的觀察是?

光亞洲配方是不夠的!

前一篇我po的「華德福的亞洲配方」,原本只是想分享一點接待外師的生活插曲,意外獲得許多響應,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許多人有同感,它碰觸到某個深層的議題,需要被探討。

憂的是,那篇文章只觸及議題的一面,簡單說就是在地化與時代化的一面,它是重要的,也容易燃起某種熱情。然而,它並沒有觸及另一面,也就是如何體認華德福與人智學的根本核心,這需要我們謙卑、長時間潛心的鑽研學習、消化吸收,不能任意地拼湊皮毛換裝零件,卻丟了內涵。

我想,這是我們有限的生命同時面臨的嚴肅課題之兩面,需奮力,辯證前進。人家好,我們跟人家學,成為更好的自己。

【精華評論摘選】

Simon Tsai:內修是最重要的~需要在地化與時代化的時間如果真的到了~自然就會發生~快不得~卻也擋不了~

趙立真:

阿花老師,時間與空間的項度,是相當有意義的探究。核心的思維難,難在跨文化的理解、難在本土化的過程、難在它跨越了時空。人類真的喜愛追求真理的意義,或許真理就存在於時空的變換里。

小妹研漢字,舉例說明之。

漢字是何人所造?有何核心的真實意義?有何本義、引申義、假借義?隨著每個時代出土的文獻,吾人知道,漢字的意義是隨著時空環境而改變的。每個時代的詮釋、解經、不同的視角、文化、經驗的學者,就會有不同的詮釋意義發生。

華德福的核心意義,隨著創發、傳承、時空、文化差異等人時地物的變化,於是乎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理解樣貌。往後的時空,隨時代差異、文化改變更新樣貌,因人地時事物改變。理所當然。

然而華德福核心的意義就如同漢字的原初意義,或者該說任何原創事物的原始意義(例如佛學)。它就在那裡。隨著時空和人們的心智運作,隨人事時地物之改變。成就了當下的各種應用,未來的華德福歷史。

參參。

漢文化,是一個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平均每二百年,經歷戰火,每次較大浩劫之後,就蛻變一次,有文化融合,也有創新。
近劫,經歷的是世界二次大戰,台灣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心發願者可不少啊。

庄佳琴:日前去瑞士歌德館學習史代納指引的繪畫法,應用在台灣的大學部教學在本土化改良中的方式,應用到高中職學生狀況,因先備知識的狀況不同於大學部,課程方式得重新調整適應不同的年齡層。這繪畫法碰觸到某個深層的議題,他的亞洲配方須適時的作加減。….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