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時通常會先一起工作,再自由遊戲
- 經由模仿,在生活中的榜樣,讓孩子看到開始到完成、無中生有,讓孩子去經驗過,再產生新的圖像。做家事也是教育。在孩子面前要做一個 「活的工作者」,也就是心有放在工作裡面、專註、有目的的工作(孩子的遊戲沒有目的,但大人的工作要有)、真誠的,而非只為了表現給孩子看。
- 講故事,會豐富孩子的遊戲內容。
- 晨圈歌謠,內化後也會在遊戲中加入。
- 給予孩子安全的環境,完全屬於他的王國。一個國王要治理好自己王國,得不受干擾,他得分配資源給大家、整理……
- 天然素材 (不是被精細完成的組合物),能讓孩子想像力活躍的。
大人的角色
孩子遊戲時,大人可在一旁做事。當孩子感覺到大人在身邊,有了安全感,自然而然就能展開遊戲。孩子在這個年齡,是靠著看到實際運作的步驟、動作,並藉由模仿去理解,也豐富孩子自由遊戲的內容。看大人工作,孩子會將其吸入心魂中,再變成她們的遊戲。
當孩子開始混亂時(腦中空空不知道要玩什麼),可以請他來做事,回到規則中,再去遊戲。
老師提到,沒有表現於外的活動,如看書、打計算機等,孩子沒辦法從中得到一個清楚的邏輯依據,除非家長本身很愛看書,看書讓你心情愉快,那麼在孩子面前短時間的閱讀是好的,千萬不要為了培養孩子愛看書而做給孩子看,那是會被孩子發覺的。
若是大人只盯著看孩子在玩什麼,也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氛圍。建議大人不要主動參與孩子的遊戲,可在一開始陪伴,但慢慢離開。當大人陪著孩子玩時,孩子通常很開心,但,孩子的想像力和大人是不一樣的,當大人介入時,孩子的想像力、自主性就相對減少了。
大人在孩子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當大人越投入自己手邊的工作,孩子越能專註的展開自主遊戲,而且重要的是大人要以愉快的心情工作,孩子是感受得到的。
另外,爸爸的陪伴非常重要。通常媽媽和爸爸進行的活動會相當不同。
曾有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在家時父母都非常忙碌的孩子,常被丟在電視前面,且非常迷蝙蝠俠,因此到親子共學現場,他的自由遊戲內容就相當貧乏,不論何時,都是蝙蝠俠的扮演與活動。即使來共學,仍然卡在原處。有一次,媽媽生病了,沒辦法帶他,所以他被爸爸帶到工作現場(爸爸是木工),在現場其實孩子也沒辦法碰什麼,因為爸爸會怕孩子危險,但就經過這次整天的觀摩爸爸工作的身影,他的自由遊戲時間,就開始忙於設計、操作木工相關的事物。
假使爸爸真的很忙,身邊若有親近的男性,如舅舅、叔叔、常常來往的好友,都可以是孩子的模仿對象。但至少,請爸爸回家不要只坐在電視前面,或打著電動,這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不好。
有家長詢問,適合給孩子玩桌游嗎?
老師答:分析桌游,是屬於哪邊的活動? 幾乎都是腦,建議9歲後,換牙後,等身體建構好、身心穩固後,再開始給予腦的活動與訓練,對孩子的身體會較好。
樂高呢?
老師答:何不用一些沒有固定形狀、尖角的自然物代替呢? 樂高要用固定的形式接合,孩子遊戲的自由度就降低了,而且其人物、角色都是方方正正的,容易讓人僵化、固著。
家中的男孩也喜歡玩公主遊戲,覺得公主的衣服比較漂亮,也覺得也有男生是公主,怎麼辦?
老師答:他覺得也有男生是公主,那家長就可以把他引導到,那是王子,王子的特質是什麼,服裝如何,可以如何變化也可以很漂亮,可以多說些王子的故事、描述王子的一些細節,勇敢的、冒險的故事,他可能自己就會轉變了。
老師提醒,每一段自由遊戲時間至少要一個小時以上,孩子才有足夠的時間能發展出自己的遊戲。
施泰納曾說:所有的教育其實都是自我教育
我們自己就要成為一個最好的環境,成為一個獨立、自尊、自主的人。正確且和諧的和社會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