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遊戲時,大人可在一旁做事。當孩子感覺到大人在身邊,有了安全感,自然而然就能展開遊戲。孩子在這個年齡,是靠著看到實際運作的步驟、動作,並藉由模仿去理解,也豐富孩子自由遊戲的內容。看大人工作,孩子會將其吸入心魂中,再變成她們的遊戲。
編者注:依循本站《編輯及翻譯用詞對照表》,刊發時將原文「史代納」改為「施泰納」,僅此。
作者:快樂陽光文教基金會(FB頁面)
講座時間:2015年1月31日
兩周前即得到消息,秋香老師要開 「自由遊戲對兒童生命的重要性」 講座,聽說晚我一天報名的朋友,就已經排不到名額了!
今日首見秋香老師,對她的第一印象,深邃的大眼閃耀著光芒,一抹微笑顯露她的親和。而聽完講座後,更折服於她那強大的 」I」 」我」,當一個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中心在哪、原則在哪,想要的事情都能在手中創作出、四肢實地的實踐,心能深入到對方內心中去感受對方、解除其困惑,那精神力真的很紮實、明確地展現在眾人面前。
首先,老師用一首施泰納的詩開始今天的講座:
讓力量進入我的意志里
讓溫暖流入我的情感里
讓光明照入我的思維里
因此我能以啟悟了的意圖
以真心的愛
來照顧孩子
並把智慧帶到一切的事物中
老師輕柔地提醒在座的家長們,我們只是早孩子一步,先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在這迎接著他們,介紹這個世界給他們,我們的孩子是這麼的寶貝,這麼的特別,他們選了我們當他們的父母,我們必須在內在的心田中升起那份榮耀。
………………………………………………..
兒童的學習是應該在一種共同的生活下,能自由自在的嘗試各種想法,也能透過遊戲來創造遊戲。若從此觀念出發,幼兒的遊戲應該是無拘無束的、自由開放的徜徉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從遊戲中去獲得具體的學習經驗,從遊戲中去享受遊戲的美好與滿足。所以喜歡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對幼兒來說,遊戲就是他的生活、他的活動、或者是他生活的重心。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裡頭寫著:七歲前的孩子並非靠頭腦來理解,而是透過生活來形成自我,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模仿。模仿與自主性,乍看之下並不相容,事實上幼兒是在自主的模仿中遊戲。
自由遊戲的特點是什麼? 為什麼玩會開心?
- 放鬆
- 專註在當下
- 因為自己想要做、自發的、自主的
- 有挑戰性、冒險(透過玩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嘗試→所以我知道了)
- 遊戲就是流動的、流暢的,一種動態的活動
- 創造
- 想像 (超越自己去看到別人,投射出去去理解別人)
- 口語表達
- 適應環境
- 溝通合作的能力
- 將想像化為行動 (意志力),若沒有行動,想像就只能留在圖像中
- 大人沒有介入:行動自由、沒有目的,一開始可進入孩子的圖像中,但要慢慢退出
- 當孩子越放鬆、專註地遊戲,在心中會產生一種滿足,那會越貼近孩子自己、與自己契合。在遊戲中不斷地與自己相遇,玩出自己想要的,所以內在的不和諧也會在遊戲中表現出來。遊戲中可操作身邊的事物、運用資源。在遊戲中,He is a king。玩得越好的孩子將來越能處理、掌握自己的生活
0-7歲間,各個年齡層不同的遊戲型態
- 一歲內:單獨遊戲 (與世界的初步接觸)
- 一歲多、兩歲多:平行遊戲 (在一起玩,但玩的內容沒有交集,各玩各的)
- 三歲左右,開始與人一起遊戲
- 四歲:與人一起遊戲且開始看到別人的需求
- 四歲半後,開始渴求和其他夥伴一起玩,因此這個年齡之後可進入幼兒園
- 4-6 歲在遊戲中所展現的能力,會表現、運用在 20 歲左右的數學、抽象思考
- 5-7 歲很需要友伴,這個年齡有很清楚的圖像、角色扮演、組織能力,開始演社會劇、觀察能力強。可用手腳去接受挑戰,可牢牢抓住腦中的想法。所以當這個年紀還多摸摸、西玩玩,不持久於某項遊戲時,爸媽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