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雖然本文較長,但考慮到閱讀的連貫性,我們將上下合併為一篇,該文是為推介台版《自由的哲學》一書而撰寫的,對於想要閱讀或者初讀者,非常有幫助。
本文由「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授權刊發,嚴禁轉載《自由的哲學》第一版寫成於一八九四年,施泰納當時三十二歲,剛好走到人生的中點(六十四歲辭世)。在結束維也納理工大學的學習、完成博士論文,以及遊歷威瑪、柏林之後,他接下歌德席勒檔案館的工作,擔任歌德全集編輯,在這段時間裡(一八九O~一八九六年),他也爬梳、整理自己一直以來的關懷與思考,以《自由的哲學》一書來回答:如何在認知的過程中理解人?人類是否是自由的?道德行動的來源?等重要問題。此時的施泰納是意氣風發的青年,從志於學走到立於德的生命階段,以清晰、科學(可驗證)的論理方式為現代人指出一條走向自由、主宰自我生命的可能路徑。
施泰納年幼時期即有過特殊的神秘經驗,在求學階段,除了致力於吸收古典與當代的學問之外,內在發展方面的努力也不停輟(雖然他在自傳里很少著墨自己的內修方式與境界)。《自由的哲學》第一版推出時,距離他加入神智學的活動還有六年,要到十九年後才有人智學會的成立。然而,這本書卻是施泰納本人標舉為其生平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甚至說自己的所有著作或演講記錄都付之一炬也無妨,只要留下《自由的哲學》在人間就夠了。這是為什麼呢?
結束歌德席勒檔案館的工作之後,施泰納移居柏林,在這個國際都會接觸到各式活潑的新思潮與文化藝術活動。他開始在左派的柏林勞工學校授課,成為受勞工階級喜愛的教師之一,並且也在世紀之交(一九OO年)開始受邀在神智學會演講。一九O四年出版了兩本重要著作《神智學》(中譯本由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與《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中譯本由光佑出版,另一譯本《超越生死門》,琉璃光出版)。
在《神智學》德文第三版(一九一一~一九一二年之間)前言里,施泰納提到《神智學》與《自由的哲學》二書是以「不同的方式追尋相同的目標,為了了解其中一本書,另一本完全不必要,即便對某些人確實有益」。
施泰納提到,《神智學》與《自由的哲學》提供靈性科學裡的基礎真相(起點),而他自己的另一本著作《奧秘科學大綱》(Occult Science,德文版一九一O年推出)是在描繪高層世界或高階智慧(終點)。他說:
「一開始就會問起世界的起始與終點、存在的目的與神的本質等問題,確實是人的天性…但想對生命意義有真實認識的人知道,在一本處理靈的認識之開端的著作中,不應當說屬於高階智慧的事。」
如此,所謂的人智學四大書(《自由的哲學》、《神智學》、《認識更高層的世界》、《奧秘科學大綱》)在施泰納生平(歷史年代)里的位置及其內容涵義上的相對關係,便可得到一個概觀。
《自由的哲學》在第一版推出後的近四分之一世紀之後再版,現今受人閱讀的版本幾乎都是一九一八年的第二版。此時,施泰納已經歷了神智學會、提出社會與人類組成的三元性、成立了人智學會,並且興建了第一座歌德館,隔年就會出現第一所華德福學校。
《自由的哲學》再版前言里,施泰納提到:
「如果有人對此感到驚訝,即人在這本書中還無法找到任何關於靈性經驗世界之領域的提示──關於此領域在我後來的論著中有所論述──那麼希望他會考慮到,我當時(筆者註:一八九四年)並不想做出關於靈性研究成果的描述,而只是想要建造一個得以支援這些成果的基座……在我看來,本書一方面採取了一個與我本人撰寫的靈性科學著作完全分離的立場;而另一方面又最緊密地與它們聯繫在一起。現在,所有這一切都促使我在二十五年之後將本書的內容在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再版。我只做了幾個分段的補充說明……」
期待找到靈性世界的存在樣態如何華美豐盛之描述,或是靈性修練的速成法門,或是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生機互動農業的實務操作原則的人,讀《自由的哲學》恐怕要失望。但對於「不僅僅想要相信,也想要知道」的人來說,《自由的哲學》提供「不服從任何外在的規範,而是源自於人格的內在生命」之知識(以上引文取自本書〈附錄二〉)。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出現在一九一九年,創校之初的系列演講集結成《人的普遍智識》(中譯本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另一譯本《人學》,洪葉文化出版)、《實用教學指引》(中譯本由洪葉文化出版)、《與教師的討論》(Discussions with Teachers),施泰納談醫學的課程在一九二O年、農業課程在一九二四年,可以說,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自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到一九二五年逝世之間共七年),他致力於人智學的「實務推展」,這些「實務」也都各自開枝散葉,綻放如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生機互動(BD)農業、三元社會的實踐等花朵,為舉世皆受物質主義所濁的人心增添一股馨香。而這些「事業」的源頭都要追溯到人智學的世界觀,那是看待宇宙、人類、及其交互關係的智慧。而人智學的經典,在施泰納看來,若一定得取捨,《自由的哲學》是他的唯一推薦。心系華德福教育、人智醫學、BD農法、三元社會的人們,需要認識施泰納一生思考與經歷上的轉折,怎可不讀此書呢?
至於為何本書是施泰納唯一推薦、代表其畢生精神探究的總成呢?在筆者學習人智學的有限經歷與體會之下,實難提出深刻、全面的見解,然而為了推介華語世界第一本《自由的哲學》譯本,這似乎又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只好野人獻曝、拋磚引玉,分享一些個人想法,期待人智學圈的先進們與後來者繼續從各個面向研讀此書,共同成就大眾的更深認識。以下簡述個人的淺薄想法:
《自由的哲學》提出以「思考」為認識世界(包含塵世和宇宙、物質與靈性世界)的道路[1]。人類的演進經歷不同時期的發展,上古時代,智慧靈性直接注入人類心靈,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進入歷史記載的時期,人心啟蒙而欲親證宇宙智慧,於是開啟了宗教、藝術、科學的源頭,世界也漸次傾向由物質性主導。來到現代,科技文明攀上頂點,人心的空虛、混亂也落入最深的淵谷,物質科學看似無所不能的年代,各式精神追求、靈性修持的流派也傾巢而出,可以說,人類渴望著回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或是回到宗教、藝術、科學起始的原點,《自由的哲學》所提出的「思考」便是一條可能的路徑。不是循原路回頭或遵古法泡製,而是提供一個適合現代人——已浸染於物質文明生活方式的人——的方法。筆者猜想,施泰納僅留下此書,是樂觀地期待,透過這種「思考」(至於這種「思考」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就有待讀者細細咀嚼全書),即使所有其他關於人智學的哲思與實務的書寫和演講記錄都毀於一旦,研讀《自由的哲學》之人或人們還是有機會找到類似人智學的世界觀和實踐方式吧![2]
這段話可佐證筆者的猜想——為何僅留下《自由的哲學》就可以保存人智學在世間的星星之火。另外,這段話也與本文所引述《神智學》三版前言,關於《神智學》與《自由的哲學》是以兩種不同取徑朝向同一目標,貫徹修習其一即可的說法相互呼應。
而人智學的世界觀和實踐方式其實不是施泰納發明或獨創,許多想法在古老的文明裡可以找到,施泰納只是透過個人的探究和經歷,向世人提供他的見證。這樣的世界觀就是靈性科學的觀點——人類和宇宙(或說世界)都是有靈的,都經歷像生命體一般的發展(或說演化)歷程;人智學的實踐也就是以心懷靈性科學世界觀的方式去生活,無論是經商(合作經濟)、從農(BD農法)、育人(華德福教育)、醫療(人智醫學)、創作(人智學藝術),只要切實地心懷此想,便能找到一條相應的務實之道。
施泰納經歷三十年的探究才終於找到敍說靈性科學世界觀的方式,以其生命史來看,大約是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二十六~五十六歲之間的三十年苦心孤詣;一九一七年,他首度在《關於心之謎》這本書談論人類與社會的三元性,隔年《自由的哲學》再版問世。筆者猜想,施泰納作為一個能親證靈性世界的人,苦於無法以物質世界的言語談論他的靈性體驗,經過三十年的摸索才能以清晰、科學(可驗證)的論理方式向現代人訴說。伴隨其生命的成熟和更深的確證。第二版《自由的哲學》相較於第一版,雖然內容基本上不變,只是原文之後增補新版說明的段落,但正文中的某些文句里也添加了「靈性」二字,直截了當地呈現了他認為真實不虛的事。
不過,讀者不必太在意版本比對的問題,因為要紥實地讀完此書,細細體會,已經是大工程一椿!最後,筆者自忖不才,以「過來人」的角度,大膽地提供七項研讀時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有心的讀者找到進入本書的意志力:
1. 在閱讀時留意自己的念頭、思路、感受的「冥想式閱讀」法
閱讀是複雜的認知活動過程,閱讀不同的文本,我們的認知方式、感受與專註的焦點都有可能不同。讀小說時,我們的心思跟著故事的線索而游移,感受著文字描繪出來的人物性格或場景氛圍,更有經驗的讀者或許會有意識地留意人物、場景、劇情之間的交互關係以及作者為何如此安排。讀詩時用的想像力比較多,精鍊的文字可以傳達廣大的意象,靠的是想像,而音韻聲響、抑揚頓挫的趣味也取悅著讀者的感官。為應考而讀教科書時,要快速抓住重點,訴求的不是感覺,而是判斷,像庖丁解牛般,迅速分離出精華成份或是掌握整體架構。
《自由的哲學》這本書,筆者以「冥想」來描摩閱讀的歷程。初讀時,或許有如走進一片迷霧森林之感,思想、觀點彼此衝撞、激蕩,理清了一個,一轉身,看了另一個,之前理解的好像又迷茫了,這都是正常或必經的歷程。或許,唯有這樣困惑苦思的歷程(特別是前半部〈自由的科學〉),才能享受後半部〈自由的現實性〉那甘醇甜美、安身立命的篤定。「冥想」是在專註中放鬆、在開放中凝神。閱讀《自由的哲學》時,以類似這樣的原則進行,困而思之,思而不解時,可以暫時放下或繼續向前,同樣的問題或許在別的段落會以不同的面貌得到解答;而讀到酣暢、行雲流水之時,則要留意是否太大而化之、不求甚解。
施泰納說「哲學是概念的藝術」(本書附錄二),面對《自由的哲學》這樣充滿生命的概念化藝術,我們只能以純凈的「冥想」來接近。
2. 不放棄的態度
孔子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施泰納在本書第七章〈認識有界限嗎?〉提到「今天沒有發現的東西,可能在明天會發現。由此造成的局限只是暫時的,它們可以通過感知和思想的進步得以克服」。關於困惑和迷思,施泰納也說「並不是世界向我們提出問題,而是我們自己提出問題」。因為是「我自己」的問題,答案也一定在「我自己」之中找得到。只要抱持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精神,以不放棄的態度讀下去,最終總能找到各自需要的答案。這也是筆者感覺本書最溫暖的段落。
3. 不要被語言或辭彙運用捆綁
施泰納在本書第二章里提到「我並不傾向於像心理學和哲學中所流行的那樣,以精確的方式使用諸如『吾』、『靈』、『世界』、『自然』等詞語。……我所關心的並不是迄今為止科學對意識所作的詮釋,而是意識如何在每一刻表達自身。」可以說,為了理解本書,讀者並不需要準備一本哲學辭典在手邊,雖然本書引據眾多的哲學思想流派,但重要的觀念,如果是真實的、作用在生命里的問題,施泰納認為以一般日常生活用語也一樣可以傳達。真的遇到好奇或難解的字詞,可以查找一下補充資料,但完全不依頼額外資訊的輔助,還是可以進入《自由的哲學》,只要帶著冥想和不放棄的態度![3)
4. 《自由的哲學》與人智學靈性科學的關係
前三項建議比較是心理層面的預備,破除一般人對於哲學類書籍的固定成見;第4到第6點的建議則比較像是「閱讀測驗」或「讀後心得」的題目,就是閱讀時可以帶在心裡的問題,試著去找出答案的問題。當然,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關於《自由的哲學》為何是人智學經典,筆者已分享淺見。至於對人智學靈性科學已有認識的學習者,可以留心的題目是《自由的哲學》與人智學靈性科學的關係:哪些思考理路之間是一脈承接的,哪些是靈性科學的細部開展補充了《自由的哲學》的。
5. 為何是「自由」這個主題
這是筆者本身感到興味十足的問題。當代世界的問題何其多,公平、正義、道德、人與自然的關係、社群生活的秩序、宇宙的起源、進化與終點……,施泰納為何選擇「自由」入手?[4]
6. 如何把本書當作實務、操練用途,如何在生活里應用
本書看似是論理性、哲學思辯很強的讀物,似乎沒有提供修行操練的方法,但人智學並不是空有理論,她之作為科學強調的是一切皆可驗證、皆可在生活中運用,作為人智學的經典之王,《自由的哲學》給出一條怎樣的實踐理路?依此修行會開展出怎樣的生命情懷?[5)
7. 以團體討論的方式共讀此書
第七項是屬於形式上的建議。閱讀與思考是個人性的工作,但尋求理解的過程中,聆聽他人的思路與觀念,有助於澄清、透徹自己的意會。其中,語言的運用左右我們對思想的接收,閱讀時如此,討論時亦然。但是,透過彼此的交流,往複確認,透過練習表達自己的領會,讓心中模糊的意象清楚、立體起來,是十分有價值的過程。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的夥伴們有幸在預備出版的這段期間里,在唐光華老師的帶領下,共讀一九一六年的第一版英文譯本,譯者Hoernle夫婦是由施泰納本人指定,這是唯一經過施泰納本人檢視的英譯文字。
僅以本文紀念《自由的哲學》第一個華語譯本的問世,這只是一個開始,許多書中所處理的問題有待讀者親自走進《自由的哲學》,細細體會。人智學教育基金會鄭重推出本書,期待引起更多的討論與交流,以出版的文化行動造就一個求真、護善、賞美的世界。
附註:
[1] 感謝唐光華老師指正,思考具有雙重價值:一為認識世界與我,二為在世界裡實踐。筆者在正文里的表述令人感覺忽略了第二重的實踐面向。對照《自由的哲學》一書,前半部〈自由的科學〉著重介紹人類的認知/思考方式,後半部〈自由的現實性〉延伸到實踐的層面,施泰納透過幾個論題的剖析來示範「如何實踐自由」。世界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可以把後半部的幾個論題當作「範例」,《自由的哲學》在實踐和運用上不受這些範例的限制;百年後的今天,人類世界面臨諸多施泰納的時代所不存在或尚不嚴重的問題,「自由」的思考與實踐如何協助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是閱讀本書之時,最有價值的提問。
[2] 施泰納在《靈性科學入門》(中譯本琉璃光出版)第十二講〈內修〉里提到三種內修法門:東方瑜珈式、基督式、玫瑰十字派式。其中,在玫瑰十字派的段落里,他講道:
「照顧到對思考的訓練,沒有這項訓練是無法完成內修的。因為思考中有一些東西是世間其他一切所沒有的,……邏輯性在三個世界都一樣。所以物質界你也可以學到高等世界有用的東西。……在物質界特別注意思考,用物質界有的方法訓練。可以由研究神智學的真理和練習心力的功課來培養穿透性的思維。想要更深入訓練的人可以研究《真理與科學》、《自由的哲學》,這些書的寫法就是要讓人使用書中方法訓練後,可以在高等世界有信心的行走。研究這些書而完全無知於神智學的人也有可能找到高等世界之路。不過,我已說過,神智學的教法有同樣的功用。」
[3] 感謝唐光華老師提點,他認為閱讀本書雖然不需要太多哲學背景,但對於十九世紀德國盛行的哲學與科學知識,還是需要涉獵與了解。若對時空環境與當時的社會氛圍有更多的認識,的確會有助於更深刻的理解。
[4] 感謝蕭語謙老師從施泰納的自傳及時代氛圍提供補充資料,請參見〈回應從施泰納的生平看《自由的哲學》〉一文。
[5] 唐光華老師認為應該點明《自由的哲學》後面幾章有提到工夫論,即如何依據倫理個人主義(moral individualism)的原則待人處世,成為有德者。不習慣閱讀哲學作品的讀者,或許會受到誘惑,想要直接閱讀本書後半部學習實踐與應用的方法。然而,筆者建議還是要依章節編排次第閱讀。《自由的哲學》不同於演講記錄,而是施泰納的著作,在章節的編排、思考的開展與轉折等,想必作者花費不少心思,且是有意識的安排,第一次閱讀時,建議按篇章次第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