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孩子需要什麼?——華德福教育學對於學前幼兒教育與培養的目標設定

如今,所謂的「虛擬世界」正大行其道,它用許多現實世界並不存在的東西欺騙、迷惑著人們的感知系統。為了防止沉溺於這些具有欺騙image004性的圖景之中,我們必須充分依靠自身的感官系統,為此我們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孩子們也需要清醒的意識,去了解周圍世界以及自身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意識隨著對於自身感知力量信任的增加而得到不斷的增強,因此在這段時間他們需要可靠、未經偽造的印象。之後他們所必需具備的「媒體能力」也在這個時期獲得其教育學意義上的根基。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瑟夫•魏岑鮑姆(Joseph Weizenbaum)提出了「媒體能力」的概念,它「意味著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人們只能通過批判性閱讀來學習如何批判性思考,其前提條件則是強大的語言能力」。

因此華德福幼兒園的孩子們應該能夠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研究真實的世界,同時學習如何去認識、理解真實世界中那些簡單、可感知的廣泛聯繫。通過這種方式,伴隨著自己探索的快感,他們也能逐漸了解到自然界的規則。這是兒童去發掘、認識更複雜的各類聯繫之前,必須具備的基本前提條件。因此在幼兒園時期就過早接觸電腦或者電視,對於孩子後期獲得必要的「媒體能力」絕對沒有絲毫促進作用。

方法說明:維護人類的感官系統,特別是:觸感、平衡感、自體運動感、生命感或者滿足感、味覺、聽覺、視覺、冷暖的感知;按比例和諧構造空間;注重顏色與材質間的協調性;食用健康、自然的食物;保證材料的真實性、避免感官錯覺(看起來像是木頭,實際上卻是塑料)。

3. 語言能力

思考與說話密切相關。只有通過語言我們才能表達自己的思考的內容、表達我們的感受、給世界上所image006有的物體對應的名稱、和彼此進行交談。然而這一工具需要得到儘早、主動與細心的維護。兒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說話,此時最重要的是說話者與傾聽者之間人物關係的設定。兒童與成人之間語言的溝通與心靈的依偎為培養孩子良好、具有差異性的說話方式提供了理想的外部條件。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由於個體差異而各不相同。然而他們都需要成人提供良好的語言示範,從而融入這一語言體系並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

在華德福幼兒園,歌曲、故事、詩歌、手指歌舞遊戲和韻文在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孩子樂於在遊戲中學習語言並且對這種語言產生歸屬感。在此期間,教育者的說話方式應該是親切、慈愛、明確、清晰、形象的,並要符合孩子的年齡階段。所以這一時期既不應該使用與嬰兒交流時的「咿呀之語」也儘可能少用非常抽象的概念性解釋。

方法說明:給出良好的語言示範;運用意義清晰、辭彙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歌曲、詩歌、手指歌物遊戲、韻文;對事物進行專業且符合事實的命名,例如植物和動物的名稱;每日講述或者朗讀有意義的故事、童話;讓孩子完成他們的發言,不要急於糾正其中的錯誤;耐心傾聽孩子們的講述,這樣才能增進孩子們語言和閱讀的快樂與能力。

4. 想像與創造能力

矛盾無所不在:一方面,我們周圍的事物總是被標準、規則與規定所束縛著;另一方面,人類與社會發展如果缺少想像與創造性的活動簡直不可想像。然而不久之後,我們是否還具備這樣的能力呢?我們該如何獲得並維持這種創新的能力?如果要求未來的成年人在他們的生活規劃與工作領域內充滿創意與想像力、心靈與精神具有足夠的活力,必須在他們還是幼兒時期就為這些能力做出相應的投資。所有充滿想像力、充滿藝術創造力的東西豐富、開闊著人類的意識與靈魂。

在華德福幼兒園,教育者採用有形的物體對幼兒的想像力進行開發與維護。這裡特別使用了許多並未經過標準化生產或者沒有完整形態的玩具,這樣可以激發兒童自身的想像與創造能力。講述故事之後,鼓勵孩子們將他們聽到的內容運用到遊戲中,並利用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對其進行加工與改造。每天給予他們充足的遊戲時間,讓孩子們充分地、專註地開展自己的實踐活動,享受創造的快感。

方法說明:玩具和遊戲素材要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也就是說可以讓他們自由設計構造,例如積木、板塊、木頭、手帕等,可以定期在森林或者花園中開展遊戲,創造多樣化的遊戲情境,例如:角色扮演遊戲、木偶戲;老師指導下的野外遊戲;模仿手工製作,例如:鞋匠,木匠、裁縫,讓孩子們在遊戲中了解這些所謂的「原始勞作」形式並參與其中;聆聽精彩的故事並用遊戲的方式把故事內容表演出來。

5. 社會能力

社交能力需要通過學習來獲得。沒有社會能力的個體與集體,其生活狀況難以設想。孩子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社會性的生命體,並要學習著融入、生活在人類的關係網中。這一學習的過程從家庭開始,並在幼兒園中繼續進行。然而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生在所謂的「獨生子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