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華德福教育並沒有制定一系列的標準來衡量一個幼兒園是否是華德福幼兒園,我在英國的一所幼兒園看到,5個班級各有千秋,最重要的是老師和辦園者是否認同華德福教育的兒童發展觀,如果認同,每位老師可以結合本地的特色發揮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在瑞典看到,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老師的做法不同、看法不同。
「大門關上,小門關上,大窗子關上,小窗子關上。」這是佩葛老師帶孩子們疊布時唱的歌。收拾玩具時,孩子們已經養成習慣,把所有的布放在一起,其它玩具收拾好後,大家再一起來疊布。佩葛老師不參與收拾玩具,她說這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他們玩玩具,他們收拾。而若妮特說,收拾玩具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孩子幫助老師來收拾,孩子太小,還沒有承擔責任的意識。
有的華德福教室玩具較多,各種手工做的娃娃和小動物,還有各種木頭玩具,包括木頭汽車、火車,還有加工成弧形的木頭。究竟一個班級需要多少玩具,看來是由主班老師來決定。但無論如何,每周至少有一天,孩子們玩的是森林裡的「玩具」。
在若妮特的幼兒園,講故事時,孩子不是圍坐一圈,而是以任意的姿勢躺在床上。若妮特告訴我,她讀了《長襪子皮皮》的作者林格納的自傳,發現林格納小時候是睡前躺在床上聽奶奶講故事,她想:「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們都坐好了聽故事呢?躺在床上臨睡前聽故事,也許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實。」於是她就這麼做了,即便有人反對。通常華德福幼兒園每周固定一天去森林,而若妮特的幼兒園,每周安排2天去森林。
據我所知,華德福幼兒園通常是4歲孩子開始畫濕水彩,3歲孩子也可以畫,但3歲以下的孩子是不畫的。然而,在若妮特的幼兒園,安娜帶的班級僅6歲以上的孩子畫濕水彩。若妮特說6歲之前的孩子不畫濕水彩,但6歲開始畫的時候,和她班上4歲開始畫的孩子水平相當。她覺得並不是一定要求孩子4歲畫濕水彩,關鍵看老師組織濕水彩畫時,是否愉快、輕鬆,因為濕水彩畫需要較多的準備工作。
華德福幼兒園一律要求女老師穿裙子,而我在瑞典幼兒園看到,絕大多數老師穿褲子,帶圍裙。他們告訴我瑞典氣候非常寒冷,戶外穿裙子受不了,而且穿裙子不便於勞動和爬山。穿圍裙也能起到部分裙子的效果。圍裙的顏色隨季節變化,春天是粉紅色,夏天是綠色,秋天是紅色或橘黃色,冬天是藍色。
瑞典北部有個幼兒園,冬天有段時間,白天只有2-3個小時,老師把牆刷成黃色,因為粉紅色在這樣的冬天裡顯得過於沉重。
在瑞典華德福幼兒教師會議上,我遇到了來自丹麥的海倫,在她的幼兒園裡,每天除了吃飯和聽故事外,所有的時間都在戶外。談到孩子每周究竟有多長的時間在戶外活動,澳大利亞資深華德福專家瑞娜塔(Renate)說這主要取決於老師對孩子的觀察,如果班級孩子已經過於興奮、激動,難以安靜下來,戶內的時間就應該多一些。對於從事幼兒教育時間較短的老師,還是遵守每周和每天的常規節律為盼。我交談過的幾位華德福老師,至少都已經有了15年的幼兒教育經歷,她們已經達到了自由的境界,「隨心所欲,不逾矩。」而我們在北京的嘗試只是開端,的確還是「循規蹈矩」的為好。
在一所華德福學校,我吃驚地看到孩子們在足球場上踢足球。我了解的華德福教育是不贊成的。我問學校的一位老師為什麼?她說現代的孩子過度使用頭腦,讓他們踢足球,有利於思考、感情、意志之間的平衡。然而愛迪特不同意孩子踢足球,用腳踢比較粗魯,最好讓孩子參與用手的體育活動。
一個人很容易偏愛自己的選擇,比如信仰某個宗教或追求某個理想,總覺得自己的宗教或理想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別的都有問題。從事教育的人也容易落到這種思維模式中,認為自己實踐的教育是最完美的,某種意義上是對的,既然選擇這種教育,至少自己是最喜歡的,或最適合自己的。但由此排斥、甚至詆毀其它的教育理念,一個人就會變得狹隘、傲慢。若妮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華德福還是蒙台梭利,重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在當老師。如果一位華德福老師不能全身心的愛孩子,不能盡心盡責,那就不如一位全身心愛孩子的蒙台梭利老師。我想無論何種教育,都需要老師來付諸實踐,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所選擇的教育方式更加重要。
我曾遇到過這樣的指責:「這個人是華德福老師,怎麼還這樣!」我們在北京的實踐才2年多的時間,一名合格的華德福老師至少要經過4年的成長時間,即使合格了,也並不表示我們就十全十美了,別人有的缺點錯誤,我們都會有,因為我們都是普通的人,只是願意在華德福的道路上不斷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