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5)

作者 Joan Almon | 譯自 《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 泰國人智學啟蒙小組 | 配圖:Panyotai學校

1995年8月至1996年9月期間,Joan Almon在泰國曼谷舉辦四場演講。由Janpen Panosot把演講內容編輯成書,泰國人智學啟蒙小組出版。

滋養遊戲

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時候大人做什麼?如果我們坐在椅子上看著孩子,通常孩子玩不好,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就會依賴我們,也玩不好。當小孩子聽見我們喋喋不休地談話,他們會到處亂跑,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孩子們越是到處亂跑,我們就變得越緊張,我們越緊張,孩子們亂跑的更厲害。然而,如果成人在孩子周圍忙於幹活,如做飯、洗衣服、清潔、建築,為幼兒園做新的東西,或者修補舊物品,成人這種專註、有目的性的工作滋養孩子的遊戲。

今天早上我看到孩子們觀看兩位工人蓋一段籬笆,我知道以後幾天這些孩子會玩木匠遊戲,敲敲打打假裝在蓋籬笆,就像那兩位工人。當時孩子們只是坐在一旁,密切注視工人的每一個動作。孩子遊戲的最佳激勵來自於觀察周圍成人真實的勞動。

簡單的材料是一方面,讓孩子玩的有質量,還需要孩子周圍生活的秩序性和專註性,否則他們的遊戲會變得十分狂野。孩子主要在用四肢生活。早期教育其實是肢體教育,不僅僅讓他們自主遊戲,還要引導孩子專註於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肢體。

在美國和歐洲,孩子們在家裡看到的勞動越來越少,機器替代了越來越多的家務,比如從冰箱里拿出加工好的半成品,放進微波爐里加熱。孩子從來看不到怎樣做飯、洗衣服、以及任何的勞動過程,這種狀況影響了他們的遊戲。如果孩子看不到周圍真實的勞動,他們的遊戲是很難進行的。

在華德福幼兒園,老師做什麼樣的勞動?一年中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給與我們不同的勞動內容。在菲律賓的幼兒園,老師收穫稻子,孩子可以圍繞稻子做許多活動,打穀脫粒、煮米飯、唱稻子的歌、講稻子的故事。周圍的大自然以不同的方式滲進幼兒園。其中一種方式是通過勞動來體現。

以我的幼兒園為例。我們周圍沒有種植稻子,但我們有麥子。學期開始的時候,麥子已經準備好,放在一個大籃子里。孩子們幫我把麥子放在桌子上。然後我們用樹榦做的小木頭把麥粒從麥穗上弄下來。

現在桌子上的麥粒摻雜著麥殼,麥殼是不能吃的。每個孩子不同,這時你會看到有些孩子喜歡坐在桌子旁,他們一個一個地把麥粒從麥殼中揀出來,放進一個小盤子里,其他孩子用嘴吹掉麥殼,以致空氣里滿是塵土。所以我們把麥粒和麥殼都集中起來,放進一個大籃子,拿到戶外去篩。我們雙手拿著大籃子,把麥粒和麥殼向上拋起,風一吹就把麥殼帶走了。

我們有了一大籃子的麥粒,現在我們裝一碗麥粒,開始碾磨。我們可以用石頭做的推磨,也可以用小型咖啡打磨機,把麥粒碾成粉。有了麵粉就可以做麵包了。我們還需要加些麵粉做個大麵包,邀請所有的家長來參加豐收節。為了讓節日更具特色,我們自己為麵包做黃油。我們還擠壓時令蘋果或葡萄做成果醬。

通過我們的節日慶祝,孩子們對豐收和食物有了一種牢固的關係,有了對它們的感恩之情。孩子們感覺到和周圍活生生的存在有著親密的聯繫,而不是單純的攝取,這種感覺對孩子很重要。

上午的遊戲時間後是晨圈活動,我們唱了許多歌曲、童謠,並伴隨著動作。慶祝豐收的活動也會反映在晨圈裡。整個一年我們有類似的與大自然有關的活動,有相應的歌曲和童謠。

參與勞動促進遊戲,然而藝術表現是另一種促進遊戲的活動。比如每周至少一次我們只用紅黃藍三種顏色,在濕紙上用水彩畫畫,這樣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色彩的活力,他們會從三種顏色的相遇中發現其它的顏色。我們還給孩子蠟塊,給他們塑形的材料,尤其是蜂蠟,他們把蜂蠟放在手裡捂熱,再捏成各種形狀。晨圈裡唱的許多歌曲、童謠、詩歌、手指遊戲和運動也會豐富孩子的內在幻想,提高他們參與藝術世界的能力。

所有這些活動激發孩子健康的遊戲,幫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成長。同時也有利於孩子慢慢地適應人世間的生活。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善的,是一個他們願意成長的地方。

因此,簡單的材料、成人真實的勞動、藝術活動,再加上孩子在家裡和幼兒園裡有節奏的生活,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最為有益。有節奏的生活包括按時吃飯、睡覺、飯前和睡前的小儀式,還有一些讓孩子白天有呼有吸的很有規律的活動。

以前絕大多數人靠土地生存,保持一日、一周、一月、一年的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非常容易。那時,人們的生活隨季節變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城市裡的生活卻讓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人脫離了大自然的節奏。

在華德福幼兒園裡的活動安排分為兩個時間段,我們稱為呼出的時間和吸進的時間。早上呼出的時間段是室內和室外的自主遊戲,在安全的界限內,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師通常不引導遊戲,儘管像我說過的那樣,老師有時也會幫點忙,但自主遊戲主要是孩子自發的玩耍。

孩子在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的遊戲時間裡,幼兒園裡的工作一直在進行,孩子會來幫忙做麵包、做黃油,他們幫幫這做做那,然後又去遊戲。這個期間,孩子在遊戲和工作之間往返。你可以想像在一個繁忙的幼兒園裡,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的遊戲之後,房間里所有的東西被移動過了,被重新安排,孩子建了許多房子、輪船、城堡等等。現在到了他們該吸進的時間了,他們需要集中一會,先是收拾玩具,然後是晨圈活動,孩子們注意力集中於音樂、動作、老師身上,晨圈時間10分鐘或20分鐘。

這時候到了上午的中間時段,我們在一起吃點心。然後再是呼出時間,他們到戶外活動。戶外活動結束後,他們回到房間里,再有個安靜的吸進時間段,孩子坐著聽一個故事。這種長的呼出時間和短的吸進時間對幼兒很有效。使他們整個一天都保持在和諧的狀態。

當我還是個新老師的時候,沒有聽說過華德福教育,我以為在我的幼兒園裡,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哭鬧、玩不好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從華德福教育中最早獲得的觀點之一是每天有節奏的安排,我把它實施在幼兒園裡。如果你讓孩子玩上幾個小時,最終他們筋疲力盡。如果你讓他們玩30分鐘或四十分鐘,時間又太短,不足以讓他們沉浸到遊戲中,因此老師要找到和孩子一起工作的節奏。孩子要有一個長時間的呼出時間——自主遊戲,然後,他們需要在老師的帶動下集中起來,晨圈活動時,他們的注意力聚焦在一起。但對於幼兒來說,這個時間要短。我驚訝地看到這種節奏使孩子們如此平靜,以致我再也沒有哭鬧的孩子,並且他們彼此之間玩得都很友好。

每天早上幼兒園都有晨圈活動,孩子們圍成一圈,我們唱歌、朗誦詩,伴隨音樂和朗誦,我們做動作和運動。你們可以把它想像為每天的生活慶祝,有些老師喜歡在晨圈開始的時候點一支蠟燭,朗誦一首詩。你們也可以和孩子分享當地的短小民歌或詩、童謠,孩子們也許會唱這些歌,他們十分樂意在童年擁有部分本土文化的經歷。晨圈是整個班級一起的活動,老師通常會創編對應季節或節日的歌曲和童謠。有時候,老師也會把童話故事改編為晨圈內容。小孩子是多麼地活躍,喜歡跑動、爬來爬去、蹦蹦跳跳,你們能想像晨圈對孩子而言是一種紀律約束,把他們旺盛的精力集中一處,以團體的形式來活動。

人類對某些活動總是有著強烈的渴望。音樂、運動和舞蹈總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講故事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知道,每一種文化,每一個部落都有音樂、運動、舞蹈和故事。人類總是強烈地渴望賦予生命意義。在人類早期,祖先是用神話、童話和其它的故事來闡釋生命的意義。

我們每天以故事來結束幼兒園的生活。我們講故事而不是讀故事,故事可能與季節和節日有關,或選自國內或國外的童話。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我們熱衷於講童話故事,因為故事告訴孩子們有關生命和成長的奇蹟,告訴他們要有勇氣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現在,我們藉助科學來解釋生命。但對於小孩子來說,偉大的故事仍然在傳達著生命的意義。

不幸的是,在當今世界,孩子們通常聽不到許多故事了,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渴望故事。電視或電影進入孩子的生活,它們只是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一種給你圖像的方式。出自對故事的渴望,孩子們轉向媒體來滿足。我們發現許多孩子開始每天聽成人講故事後,他們看電視的願望就消失了,或減弱了。電視是一種現代毒品,對於已經上癮的孩子,有的時候需要關掉電視,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這樣孩子才會重新回到故事的世界。我遇到一位極其緊張的孩子,母親說這個孩子對電視上癮。如果一個孩子每天看電視,就會顯得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樣。他的內心幾乎無法平靜下來,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我的意識。

當我以這種方式談論電視,希望你們別誤會我。成人看電視的感受非常不同於孩子。如果一位成人適度的看電視,就我所知,不會有害處。可是對於小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的想像力仍然處於微妙的發展階段,電視圖像進入腦海,壓倒了他們的想像力,孩子抵抗不了電視中的形象。

華德福老師寧可給孩子講故事,而不是看著書讀故事。因為我講故事時,我是敘述者,孩子坐在旁邊,我和孩子之間沒有任何障礙。我們之間有一種溫馨的親密感情,有一種共同在故事裡的關係,而不是孩子們專註於圖畫書。這並不是說圖畫書對孩子不好,而是對於孩子來說,聽故事的最基本的方式是通過我們的口述。在家裡,孩子們可以自己看圖畫書。在有些情況下,孩子們的家裡沒有圖畫書,你就要在幼兒園裡為他們準備。但在美國,孩子們在家裡已經有了大量的圖畫書,所以在幼兒園裡他們就不需要了。

借用幾片絲綢做的簡單偶人就可以講故事了,或者用提線偶人為孩子講故事,用這種方式講童話,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遊戲。使用這些簡單的方法,老師賦予故事以生命。一年的不同時間有不同的故事。童話是沒有時間性的,但其中的某些形象與季節有關。每年童話以某種順序重新講述,孩子們知道當冬天來臨,他們會聽到哪幾個童話,因為許多孩子跟隨我2、3年了,幼兒園的孩子是3歲至6、7歲。他們變得那麼興奮,奔走相告:「啊,我們要聽這個故事了!」,故事已經活在了他們心裡。

很明顯,孩子是生活在時間的循環和節奏里,如白天和夜晚的節奏。我們打開電燈,忘記了是白天還是夜晚。但孩子能強烈地感受到日夜的交替。白天他們是某種心情,夜晚他們有另一種心情,他們想要回到星星和月亮的世界裡。一年四季的循環對於孩子也與此類似。我們有時會覺得時間不停地向前流逝,然而孩子們知道一年又一年是循環的。昨天,孩子們談論一年的不同節日,他們告訴我泰國的節日,對於每個節日他們都津津樂道,期盼著一年的不同節日。節日和季節的循環是另一種把大自然和環境帶給孩子們的方式。

孩子需要學習有關生活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段時間,我們沉浸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其他的時間我們投身於生活,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看夜晚和白天的生活。有些孩子晚上害怕睡覺,在家裡,父母要幫助他們安心地閉上眼睛,進入黑夜也就是深深地進入他們自身。有些孩子早上不肯醒來,不願進入白天和世間的活動,父母要幫助這些孩子早上醒來,熱情地參與到生活中去。

同樣的道理貫穿一年。有些節日我們快樂無比,非常投入到外面的世界中,放煙花、戶外做遊戲——把我們自己帶出來。一年中也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內心的安靜,深深沉浸於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對於小孩子而言,我們過節的部分內容是幫助孩子舒服地回歸自身,油然而生敬畏的感情。有些節日大家一起共同歡快地慶祝。兩類情況互相平衡。

慶祝節日的另一個方面是,給與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去尋找腳下大地和頭上天空之間的平衡,因為在每一個節日里都有來自大地的慶祝和更加靈性的層面因素。我們發現作為一個人,要在物質世界和靈性世界之間平衡。無論在哪個國家,只要有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他們都會慶祝節日,至於是什麼節日,以及怎樣慶祝,由於國家不同而變化。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