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大家在這不安定和變化的生命中,在這特殊的時刻中找到內心的安寧,並將這安寧給於他人,世界,和身處這一切的孩子們!
編者注:本文是鄭岩老師面對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根據這些年基於對兒童的觀察和認識,給家長和其他成人,分享的一些可以在此時支持兒童的視角。經授權刊載於此,歡迎閱讀。
撰文:鄭岩(福源教學校長,高中文史老師)
原載:福源小舍(公眾號)
親愛的福源家人們:
在這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們每一位成人一定都在以自己的內在,外在方式回應著周遭的一切。
當我們對事件漸漸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漸漸穩定地了解如何應對之後,我們或許可以花些時間想想孩子們,我們這些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此時,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感受到的是什麼?所有的這一切會對他們有怎樣的作用和影響?我們作為成人,在這特別的時期,是否能夠給予他們所真正需要的關照?
由此,我想根據這些年基於對兒童的觀察和認識,分享一些可以在此時支持兒童的視角。
首先,我們能夠給與孩子的支持,一定來自於我們成人的真實狀態。作為成人,在這次疫情中,我們實則可以從各個不同的層面來進行梳理和釐清。在認識的層面,我們藉此機會可以學習到的有很多。
例如,關於信息方面的: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面前如何保持冷靜的態度,如何對眾多信息真實度進行客觀的判斷;關於疫情本身的:如何獲得對這次疫情基於事實,現象地全面了解,是否能夠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這次疫情,我的個人的認識角度是否可以被他人的視角所擴展;關於我們自身心理建設的:在這過程中可能激發的群體性的情緒情感狀態,作為個體如何在這過程中保持安定的內在;關於生命本身的:這次疫情是否讓我有機會更多地了解自己,我的情感狀態,認知狀態,是否可能拓展了我對生命本質的看待,人類的生存和大自然的關係,對待所有生命的價值,態度,取向…… 作為成人,我們自己越是能夠在這各種不同的角度中去基於事實的觀察,感受和思考,我們能夠給予我們面前的不同年齡的孩子們的,則越真實,有力,豐富。
對於九歲以前的孩子們,我們的支持性原則在於在這紛亂動蕩的圖景中依然給到他們對世界是「善」的基本感受。對這時的孩子們來說,對世界是溫暖的,善的感受,將成為他們日後可以信任這個世界,信任他人,願意進入這個世界的基本條件。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不適合把所有的信息都「真實地「呈現給孩子們,也不適合在孩子們面前過度地談論成人才適合的話題。同時,以怎樣的語言告訴他們周遭的發生,回應孩子的問題,也是應該考量的。
對於成人來說,這種對世界是「善「的體驗,也許隨著我們對世界所經歷和目睹的越來越多,也在漸漸減少或失去。只有在成人的內心世界中,我們能夠再次找回對世界是「溫暖的」、「善的」真實感受時,我們內心的溫暖的善之心流才能夠流入孩子們的心田。是的,是我們將「善」轉化為一種生命底層的情感感受,而不是我們對」善「的概念時,它才成為心之流,而流入孩子們的心田,潤澤和支持他們的生命。
有不少家長會問,我該如何具體地回應這時候孩子們的問題,其實,常常,我們若能夠真正感受到,就一定會在當下具體的場景,面對具體的孩子,找到恰切的獨特的表達,而不再依賴權威或者他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回應的答案。可以給出的建議是,也許可以這樣說:「外面很多人生病了,很多人在努力地照顧他們。為了不讓更多的人生病,我們每個人都要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會照顧好你。」
對於12歲以上到14歲間的孩子,則可以逐漸進入基於事實的了解,認識之中。了解,認識的範圍,每個孩子都不同,我們可以基於自己對自己孩子的觀察和了解來和孩子談論。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關注的,仍然不是對事情「客觀」、「全面」的認識,而是要關注這些事實對孩子們的情感是如何作用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逐漸地、更多地進入外在世界,他們首先會在情感中去回應這些事實,而不是在頭腦中形成認識和判斷。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的,只是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內在的,個體的,對世界的情感反應被忽略,被深藏,直到成人後,也許才開始以某種痛苦的方式浮現出來。
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我們要關注他們在聽到事實時的情感反應,也透過分享我們自己的情感感受去回應孩子:「我剛剛聽到這件事時覺得有些害怕; 我聽到這個消息很難過;我對這個人特別地敬佩。」 這樣在事實中,表達我們作為成人自己的真實情感,是這個階段,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情感、感受最好的途徑。孩子們是經由這些情感中的體驗而形成對事物的判斷和認識。
9到12歲間的孩子們,處在從剛剛開始形成「世界「和」我「之間的分別,到逐漸真正能夠去看到,聽到外在世界的過程中。他們對外在世界的體驗還不像12歲以後的孩子們那麼清晰,由此而形成的情感中的感受也還是較為模糊的。可以參考之前對9歲前孩子的建議,把這件事情非常簡單,清晰地告訴孩子。不主動和孩子談及情感感受的部分,但孩子若有表達則需要回應。
可以概括而言地是,12,13歲以前的孩子們,他們需要引領,他們對世界的基本的感受,態度,認知,乃至做法,實則是來自於周遭的環境,成人。是我們成人經由我們自己的自信,自我肯定,清晰的生命,將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帶入到與世界,與周遭的人的健康的關係之中。
對於14歲以上的孩子們,我們是真的可以和他們進行各種角度的討論了。在討論時,不是我把作為成人的觀點,態度加之於孩子,而是真誠地分享我們作為成人在自己的情感,認識中所有真實的一切。這時候,我們的生命就和孩子的生命交織在一起,相互擴展。
如上這些建議,是從兒童發展的視角出發的一些普遍原則,但真實的每個家庭,每對父母子女間的關係,每個孩子的具體環境都是獨特的。相比其它的一切,沒有什麼比放下我們成人的判斷、期待,而清晰、如實地面對和回應面前的孩子更加能夠發揮作用的。這時,我們是在以我們的生命的真實,輝映孩子的生命。
願我們大家在這不安定和變化的生命中,在這特殊的時刻中找到內心的安寧,並將這安寧給於他人,世界,和身處這一切的孩子們!
祝 冬安!
鄭岩
2020年1月24日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若男老師和柏樹爸爸,潘靜編輯(編者註:為閱讀體驗計,部分圖片未發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