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老师的话深深触动我,再加上我自己在大学教过13年的物理,在孩子的数学教学中,我不会去追求进度,一切以孩子当下的需求为出发点。目前数学的教学内容比公立小学的进度将近慢一个学期。
选择公立小学习题的原因还有,可以节省我的大量精力。除了个别题目有些绕弯,即便我自己花心思去想题目,也想不出那么丰富的题型。有的应用题需要配合简单的图画,比如树上有3只猴子,地上有八只猴子,总共有多少只猴子?如果让我在课堂上画这样的图,实在太麻烦了。
在带着孩子做题目的过程中,我觉得公立小学的题目也是灵活多样的,适合孩子们做的。我实在看不出孩子做公立小学的数学题目,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在主课上,学完新的内容后,孩子从黑板上抄题,一般来说可以做10道至15道题目。我个人的看法是,学习数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练习,仅仅靠课堂上做的10道或15道题目是不够的。但做题量究竟多少合适?我也不知道。
另外,由于华德福是版块教学,在语文版块,周末是没有数学题目的。而且,每天主课的诵读、新闻分享、晨圈、竖笛的时间是固定的,大约70分钟,剩下的40分钟来上数学,平均到一个学期(这学期我们是二个语文版块,三个数学版块),每天不到一节的数学课。
我们班的孩子识字量还不够,我在班上带孩子做纸面上的应用题,我读题目三遍,再做一些解释。最后所有题目读完,孩子们做的时候,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我个别帮助。通常40至45分钟能做完二页的题目。那么孩子在家里做题,也是需要家长读题目,需要做些解释。而且不能一次把所有的题目做完。最多做一个小时左右。孩子们做计算题,是能明白题意的。做应用题有时需要解释题意,可是一旦明白了,绝大多数孩子是会做的。而且华德福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应用题——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我买了一本一年级下数学题集,作为孩子们的寒假作业。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会20以内的加减,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题目?数学题目不仅是对已经学过知识的复习巩固,还要提高计算速度。寒假作业,家长们自己决定究竟给孩子做还是不做,做多少题目。
在语文版块,我偶尔在主辅课上做数学题目。数学版块时,每周我会利用一节主辅课的时间做些语文练习。
孩子可以用彩色笔做数学题,对于经常需要修改的孩子来说,我建议用铅笔。使用彩色笔不容易擦掉。有人会说,孩子做题或写字,尽量让他们不用橡皮,是的,我同意,遗憾的是我自己也做不到。在家里准备形线画或写字时,我需要用到橡皮,既然我自己离不开橡皮,我就不能要求孩子。一位孩子做的退位减法的数学题:
数学教学进度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还出题目给家长做,家长担心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否导致过早唤醒孩子?孩子用脑过多,就不能平衡发展。我们班有从公立小学读了一年转来的孩子,如果照此推论,公立小学学了大量的知识,这些孩子肯定被唤醒了。事实是其中有的孩子仍然非常的梦幻。至1月31日全班有16个孩子过了八岁。即便什么也不学,八岁的孩子是否也会渐渐清醒过来?
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吴文冰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孩子所谓的‘理智’一旦被唤醒,就很难再回到自由玩耍充满创造力、勇于尝试的状态了。——这个孩子融入集体游戏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挑战的过程。这些孩子一般是在家里被教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这些孩子一般也很少在游戏中发出喜悦之极的欢笑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能力较强,句子简洁,思考能力较一般孩子清醒得早,但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感悟力比较单一,情感的表达和感受能力隔膜,生命力都比较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强。”请家长对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有这些症状?而不是仅凭孩子喜欢数学就担心过早被唤醒。
如何理解智力?“鲁道夫 史代纳使用‘智能(intellectual 也可以翻译为智力)这个词时,乃是简单的指分析,或从整体到部分,而且,只有一个人停留在部分,忽视它们的起源,且无法以更易于理解的方法,利用推理的合成力再整合这些部分为整体时,这个人才会被认定他用‘智能’这个词时是有损其意义的。‘抽象’是指从前后内容中提取部分片段,例如由授课内容中引用部分段落,通常没有完全了解其在整体课程内容之重要性。” (选自《让孩子与数学真实相遇》隆.贾曼著,李心仪等译 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让孩子与数学真实相遇》这本书介绍了华德福小学一至八年级的数学课程,二年级期末做的题目有:375-158=,2166*27=,379248÷12=。按照目前我们班的教学进度,到了二年级期末肯定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这本书在华德福内部是有争议的。一些华德福老师不赞同作者的观点,那么对于我这样入门还很浅薄的华德福热爱者来说,该如何做才算是符合了华德福的教育?
关于数学进度是否太快,有违华德福了?我把翻译的澳大利亚华德福教学大纲,以及每个数学版块的具体内容发给家长参考。我的不同之处在于乘除法直到这学期最后一周才带入,但100以内2位数的加减,包括进位、退位,比华德福学得多。澳大利亚华德福学校二年级上学期期末的目标是:
- 把语言问题变成算式
- 写出并计算四则运算题,不涉及进位。
- 熟练掌握2、5、10的乘法口诀
- 99以内的四则运算的横式和竖式
- 开始学习4的乘法口诀 ,比较类型
- 从1数到100以内的任意数,再倒数回来
- 理解100以上的数
我没有教四则运算,没有做到掌握2、5、10的乘法口诀,没有学4的乘法口诀,没有带入倒数数。我也没有教乘除法的竖式。
本学期最后一次做数学题,题目出自和周末作业同一本书,是竖式进位加法的习题,各种题型合计35道题。全班有21位孩子到校,9位孩子全对,错五道题以下的孩子有7位,错十题以下的有三位,错十题以上的有二位孩子。我的做法和以往一样,读题后再解释题意。正是这样的经历,以及课堂上孩子们的反映,才让我根据孩子的需求决定教学进度。资深的华德福老师Ben说,华德福的核心所在是观察儿童!
有的老师会以班上学习最慢的孩子的程度来决定教学的进度,他们认为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不赞同这样的做法。某个教学环节,有些孩子不明白,也没有关系。数学学习是螺旋式上升。这学期,孩子们再次做了十以内的加减,二十以内的加减。一年级不明白的孩子,现在可以明白了。二位数加减不明白的话,到了三年级就会明白的。
我的拼音请不同的人教我,学了好几次,我还是不明白。大约一个月前有位家长教我,我突然明白了!前面的人,虽然没有把我教会,但一定是有影响的。
班上个别孩子,在数学学习的某个环节会卡住,比如刚开始学竖式计算。反复讲解练习3、4次后,他们也能跟上进度。有个男孩每次做题都比别的孩子显得困难,可是在学期最后一次的练习中,数学题做得全对。美国来的贝丝老师说,低年级的孩子有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的花开放了,有的花还需要等待,但迟早总会绽放的,他们从来不会通过留级来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
乘除法初步
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的时候,我提到过乘法,并用石子演示了3乘以2是什么意思。二年级第二个数学版块,再次提到乘法,还让孩子们做了这样类型的题目:3+3+3=3*3=9。这学期最后一个数学版块的最后一周,正式学习乘除法。
先从前一周的数轴说起。课堂上复习讲解了数轴的意义后,发给孩子们如下的题目,请他们从第五题开始做:
做完的孩子可以继续做前面的题目。我以为前面四道题难度比较大,估计能做2道也就不错了。没有想到25个孩子,有15个孩子做了前面的四道题目。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填数的规律。
接下来的一周我转入乘除法。发给孩子每人一把石子、一张黑色卡纸。我说:“有9个人需要到操场排队,站成3排,每排人数一样,请用石子排一下。”孩子们排完后,我说:“每排多少人?”如果用算式表示是这样的:9÷3=3 “每排有3个人,一共有三排,总共多少人?”也就是3个3相加等于9,用乘法表示:3*3=9。不仅如此,结合上周的数轴,我画了一条数轴线,只标明0和9,中间三等分,让孩子们在相应的位置上写数字。用同样的方式介绍12除以3等于4,3乘以4等于12。每做一道题,让孩子们在本子上把石子的排列和数轴都画出来。
第二天,我介绍2的乘法,仍然是发石子和黑色卡纸,“2个人一排,站成2排,用石子排列出来。总共有多少人?”我在黑板上写2*2=4(人)。然后是3个人一排,站成2排,——4个人一排,站成2排,诸如此类。讲完5个人一排,站2排,2*5=10(人)后,我让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写:2*1=,2*2=,2*3=—一直到2乘以10即可。可是孩子们热情高涨,一路写下去,有的孩子写到了2*20=40。
我用同样的方法教了3的乘法、4的乘法,课堂上我只要求做到3乘以10,4乘以10,可是孩子们却停不下来。有位平时学数学缓慢的孩子对我说:“吴老师,我发现规律了!”还有位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孩子,做起乘法题,全班第一个完成。她说:“我觉得比竖式题简单多了。”
以上详细介绍了最后一个数学版块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归纳起来:第一周学习了竖式的加法、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认识钱币。第二周学习竖式减法、认识钱币、复习20以内的数轴,扩展到100以上的数轴。第三周学习简单的2、3、4的乘法,以及除法初步。似乎内容比较多,但都是基于从一年级开始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