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要讓小孩「動」,不要怕小孩「臟」!舞蹈家許芳宜: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

對孩子而言,遊戲除可發揮創意外,還具備一個重要的象徵意義——遊戲中的孩子可以自己做主,不須依附於大人之下。一般來說,開始有行動能力的孩子喜歡凡事「自己來」——自己開門、爬樓梯、穿衣服、綁鞋帶,透過一件

兒童與媒體, 新聞

18歲以下用3C逾半小時 父母要罰

編者註:這是一篇有關兒童與電子媒體的新聞,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台灣的做法,也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原載:自由時報(網址)2015年1月24日 【自由時報記者陳伃軒、蘇芳禾、吳亮儀/台北報導】家長注意!未

觀點

關於民間童謠鮮活生命力與文化之「根」的思考

那些幼兒園老師中流傳的歌謠,我唱的時候,感覺我的聲音是從身體的某個部分出來的,當我念小時候奶奶唱的童謠時,我感覺到, 童謠的聲音是從我整個的身體里發出的,很簡單的幾個音,卻似乎牽動著很多東西。 撰文:

活動

【天津】「兒童成長與華德福」公開課(11月8日)

主辦方:天津希子教育(博客) 作為父母,我們內心常有一些不安、惶恐、期盼,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什麼?孩子的身體是如何發展的?孩子的思考是如何發展的?孩子的情感是如何發展的?孩子的意志是如何發展的?我們在孩

兒童與媒體, 新聞

一所「對科技產品說不」的學校:華德福教育模式

「允許一個3到5歲的孩子使用iPad就像是給他們一把牛排刀,」 班尼特如是說。她說的沒錯。「這確實有著潛在的危害。科技有強大的力量,但是人類只能在恰當的時機使用科技。」 作者:湯婭▪莫斯利  翻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