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會早早把孩子推向幼稚/幼兒教育,也是因為父母不敢也不肯擔當自己;但只要父母肯認真生活,就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教育(不管華不華德福)──孩子要的,是父母的願意親近、親密,而不是推諉/推託、避離;只要父母真實活出自己(的想要、所是),就是孩子最適任的人生老師!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7年3月20日
真正的華德福教育,只有小學(一到八年級)與中學(九到十二年級),沒有幼稚園/幼兒園。
〔補充說明:第一間華德福幼稚園/幼兒園是在施泰納去世後的次年(1926年)才成立的(編者註: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我們的華德福幼兒教育運動的開端【上、下】),並不在華德福教育原先的規劃之中。〕
只要與孩子相處的成人品質有一定的水準,幼稚/幼兒教育可以不那麼需要,但對孩子「『自由與感官』的保護」卻一定要講究、不容忽視──幼稚/幼兒教育的發軔,是為了因應工商社會父母的托育需求;因應的是病態的社會現象與結構,卻不是人性上真正的發展與照顧。
教育其實從出生之前就在靈性界展開了,否則孩子的心魂無須向特定的區域、人種、國家、家族/家庭報到;真正的教育必須延伸與完成孩子個人性的靈性規劃、期待與追求,才能真正教育到孩子,讓孩子心魂上有所修正與成長。
但目前我們的幼稚/幼兒教育只看到家長物質層面上的要求與焦慮,也許照顧、安撫到了不成熟的成人(心態),卻無法真正顧及孩子全面的需要與發展。
孩子是走向未來也走進未來的人,而「未來」從來無法以「過去」進行所有的教導。
華德福教育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是因為孩子物質體上的疊合已臻成熟也初步完成,乙太體開始有餘力自物質性的建構中緩慢釋放給其他(例如:學習),此時進入學習,才開始對孩子產生意義。
在小學之前,環境就是孩子的教育,孩子模仿自己成為環境,也讓環境銘印成為自己;而家庭、父母是孩子最親近、最熟悉也最信任的環境,如果連孩子曾那麼親近、熟悉、信任的,都無法再那麼親近、熟悉、信任,那麼孩子將會醞釀「存在感/安全感上的『信心危機/信任危機』」。
〔補充說明:七歲以前的(與父母的)分離焦慮都是正常,因為孩子需要依附,(感覺上仍)與父母一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既然孩子敢來(當你的孩子),也請你敢當(孩子的父母、老師);如果不敢,何必當初?請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相信自己的能耐!
〔補充說明一:如果父母自己無法有力量面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奢求自己的孩子可以,更不要奢求孩子能被教育改變,因為你們給出的,就是「充滿無力感的環境」,對孩子二十四小時潛移默化著。〕
〔補充說明二:如果父母自己無法有力量面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奢求幼教老師要有力量面對自己的生命,因為幼教老師也養成於類似的社會環境。〕
〔補充說明三:沒有力量面對生命的人,請不要讓自己成為幼教老師,因為孩子會在完全的模仿里;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幼教品質,害人也害己。〕
事實上,會早早把孩子推向幼稚/幼兒教育,也是因為父母不敢也不肯擔當自己;但只要父母肯認真生活,就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教育(不管華不華德福)──孩子要的,是父母的願意親近、親密,而不是推諉/推託、避離;只要父母真實活出自己(的想要、所是),就是孩子最適任的人生老師!
〔補充說明:「節奏/韻律」與「反覆/重複」是幼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節奏/韻律」攸關孩子的「呼出(擴張、遊戲、戶外活動與探索……)」與「吸入(收縮、聽故事、晨圈……)」,是一種自然的切換與變化,必須帶入四季;「反覆/重複」攸關孩子的「認同」、「深化」、「根植」與「肯定」,可以增加孩子靈-心質對身質的熟悉與駕馭──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到這兩種元素,就是正確的幼稚/幼兒教育。〕
萬一非送入幼稚/幼兒教育不可,也請等到三歲或三歲半之後,那時粗胚的自我概念才小熟,才開始有人-我的印象與界線,這時的玩伴團體(playgroup)才有社交性/社會性的意義:(創造性質的)共游、共工可以,但請千萬不要共學(任何抽象性的知識、文字、數字或小學會進行的課程)──在幼兒期進行我們社會認知中的教育,是揠苗助長的戕害;這時的孩子要的只是愛的陪伴、力量的示範,再無其他。
〔補充說明:如果幼稚/幼兒教育中帶入了任何認知式的學習(如:認字、習字、背誦、運算……),請直接列入不合格的黑名單,那是掛羊頭、賣狗肉,會傷害到孩子「身-心-靈將來」的幼教園所。〕
幼教不需教,因為「學」並不在「(幼)教」之中,愈教只會愈糟;讓孩子真實進入生活,自由遊戲,觀察與參與家務,卻也允許孩子足夠的空白與想像。
讓孩子盡情、專註於遊玩、工作與睡眠,卻也讓孩子有機會與時間好好「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給孩子完整的童年,就從讓孩子留在父母身邊、不進幼稚園/幼兒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