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關於書寫的優美的再次學習與反思 ——再次回應台灣陳琪瑩老師並致以誠摯的謝意

編者注:昨天起床,就收到了陳琪瑩老師四千多字的回復文章,讓我驚訝於她的寫作速度——一切都瞭然於胸,而只是說出來而已。然後我將文章刊發,也發給文冰老師一份;然後到了晚上,就看到文冰老師說:「今天寒露,爬山去了,回到家才看手機,立即讀了陳琪瑩老師的回復,立即回復」,也是驚喜,驚喜於這你來我往的思想碰撞,清新明快,更讓讀者們獲益良多。HiWaldorf願為所有有益的聲音提供平台。

前後已有四篇文章刊發,依序如下,供新讀者參閱:

  1. 關於華德福教育下,孩子能力是否有明顯落後於同(年)級體制內學生的問題(閱讀
  2. 字寫得優美與否不那麼重要麼?——兼與陳琪瑩老師商榷(閱讀
  3. 漢字的書寫優美與否,對作為一個中國的孩子,真的不重要嗎?——回覆中國成都吳文冰老師【字寫得優美與否不那麼重要麼?——兼與陳琪瑩老師商榷】一文(閱讀
  4. 關於書寫的優美的再次學習與反思 ——再次回應台灣陳琪瑩老師並致以誠摯的謝意(閱讀

撰文:2016年10月8日
首發:玄鳥書屋(微信公號)

今天非常欣喜讀到了台灣陳琪瑩老師的長文回復。(有興趣的請搜索HiWaldorf《漢字的書寫優美與否,對作為一個中國的孩子,真的不重要嗎?》陳琪瑩老師)初讀第一遍,在心裡哦了一聲:「有些地方我原來誤讀了陳老師呢。嗯,陳老師有些地方也誤讀了我。語言這東西真是太微妙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因為語言容易會有誤解就不探討了啊,真心誠意探討,總還是會有所得呢。比如此刻我就從陳老師的回復文章中受益良多,並有了更謹慎的反省。

feng

在陳琪瑩老師文章中的收穫如下:

1、「書寫出的字體\字形反映著人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人在不斷地書寫中強化出自己面對世界的態度。」——精彩。我還沒有從這個角度觀想過這個問題。陳琪瑩老師的這段話非常深地喚起了我的意識。使得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會因為強調書寫而忽略與世界的整體關聯。感謝得很。

2、「幫助孩子的寫字能自然而然地在時間裡慢慢端正、優美起來。」「讓孩子成為自己鄭重的書寫,而不是讓潦草的書寫成為孩子——孩子會變成自己寫下的與畫出的,所以對孩子在態度上一定要要求,要求孩子進入事物的態度,卻不苛求孩子事物的結果,只要孩子盡了心、盡了力」——擊節讚歎。不僅讚歎這個洞察,同時也讚歎表述這個觀點的精鍊語言。一定是有真切體驗之後的感悟。精彩。陳琪瑩老師在文章首句已經肯定了漢字書寫優美是重要的。我認為在基本觀點上,我們是一致的。陳琪瑩老師從孩童的個體特性強調了書寫前的各種準備的重大意義以及無法優美的孩子需要的幫助是哪些,這些觀點之前也有所學習和了解,這次集中重溫更感覺到了現實的力量。在這一點上,我的上一篇商榷文章,則主要從十二感官中的語言覺、自我覺、與運動覺來強調協助優美的書寫,沒有具體闡明是因為我們文章的讀者基本上都對此有所了解,所以,我說我家偏大頭型的女兒,如果有更大量的運動和遊戲,再加之一定時間一定量的練習,字就會優美起來。(這個一定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內,只求對每個字的認真,不求結果,累了就停。當然這個書寫也是在準備好了之後進行的。女兒小鹿子9歲,在教學過程中能觀察到她非常享受這個專註認真的書寫過程。)

另外,我依然持保留意見的是:

1、在注意了書寫準備,在強調認真態度但不苛求結果的前提下,在注意了圖景式學習的準備之後,我認為依然需要一定時間,一定量的書寫練習才可能抵達優美。這個觀察和反思來我的親身實踐和。前年,我給一個七年級的班帶三周的「探索與發現——大航海」。孩子們第一次的寫作和繪畫作品讓我驚嘆,從低年級升上來的十一二個孩子無一列外地,書寫與繪畫都閃耀著專註有力的靈魂光澤,即便字體並不優美的孩子。或者說尤其是那個字體不太漂亮的孩子,選擇了用仿宋體,那字依然說不上漂亮,但每個字都帶著他的靈魂,異常優美。後來他說,每天他都要花兩個小時來抄寫,我請他,如果太花時間,可以放棄這個字體,隨手寫,字寫得認真就很好。他說:「謝謝。我還是想堅持下去。」我從這些孩子的書寫和繪畫看到了六年級之前他們的主班老師的心靈力量。很快我意識到在這間教室我已經在和我的前同事一起在和孩子們工作。我甚至在那天晚上在電腦文檔里寫下了一個文章標題:與同事的心魂合作。後來高年級的老師們備課,看到他們的主課本都讚歎,孩子們做得太漂亮了。我回答說:「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曾傑(他們六年級前的主班老師)多年來紮實的工作。」嚴格地來說,我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來反省我們的書寫教育的。在之前,我在我的班級也是重視認真書寫的。無奈收效甚微。之前我一直認為主要是因為我從六年級開始接班,後來大部分孩子都是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的孩子,很多習慣養成很難調整。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反思或許還有更重要的盲區?當曾傑還和我是同事的時候,記得她經常在教研會上強調對孩子們的繪圖鋪色、書寫的要求,以及用了各種辦法來協助孩子們理解這個書寫要求,她自己也是不斷在練字自己的書法和繪畫。那時候我有點不以為然,認為她太在意這個「優美認真」的要求了,所以和孩子們的關係多少會有些緊張。我也認為看到和幫助孩子們的靈性才是主要和重要的。但是問題是,她在對孩子們有要求的同時就一定忽略了孩子們的靈性成長了么?當我以為我幫助到了孩子的靈性的時候,當孩子們沒有拿出力氣克服自己過於隨心所欲的習性的時候,我真的幫助到了孩子們的靈性了么?斯坦納說,精神就在物質之中。物質之中有精神。有一天,在孩子們專註投入優美的工作時間,忽然感動得無以言表,我意識到或許幾年來正是我或我們處於偏差的狀態,而曾傑才是對的,那幾年她一定在一次一次的教研會上感到無比的孤獨吧。她是那麼較真的人,她當然也有她需要克服的方方面面,但是她意識到了這個偏差,她不能放棄,獨自堅持,看起來會有些過分固執,然而,如今,我看到了她教過的這群孩子呈現出來的力量——他們是我所教過的高年級里唯一達到了普遍的書寫優美專註,辭彙量最大,錯別字最少,寫作草稿時極少用拼音的。這裡其實就是一個意識問題。我對這些7年級的孩子們說,你們太幸運了,在六年級之前遇見了曾傑老師,她留給你們的珍寶要到你們長大後才能意識得到。曾傑老師帶給我的領悟,我在深圳小松鼠華德福學校動情地和同仁們分享過。是的,我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反省關於書寫的。我開始意識到,在所有的圖景式學習,身心準備好之後,書寫要達到優美,字詞量豐富,能自如寫作表達,一定量的書寫練習或許是必要的。所以,一讀到陳琪瑩老師的那句優不優美的話就有點激動了。所以,多少有些誤解了陳琪瑩老師的整體意思。(其實,一直都在讀陳琪瑩老師的文章,非常喜歡老師文章中的靈動與穿透力。有些文章還會讀好多遍,非常受啟發。)

2、還有就是關於教育盲點和誤區的問題。可能陳琪瑩老師有些誤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指的不可以犯錯誤。在大陸,我們有時候甚至會說華德福教育就是在試錯中成長的教育。我指的正是陳琪瑩老師表述的「知道犯錯只是一個修正生命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舉個列子,孩子到了高年級,字詞量和書寫不認真、且明顯普遍偏弱,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我所說的盲點。不是要批評哪個老師做得不好,而是意識到我們現在可以做出怎樣的修正,不能一味強調家長們要理解,或者說這個老師已經非常的真誠努力了等等。這是兩碼事。意識的轉變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需要不同觀點的激烈碰撞才可能發生。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在傳記中講述了一個關於榴槤的故事來說明意識的轉變比努力更重要,否則努力不過是在原地打轉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前進。他說,第一買榴槤覺得它像嬰兒的大便,多貴買來,最後還是扔了,怎麼都吃不下去。後來一次偶然,兩個在路邊蹲著吃榴槤的人給了他一個榴槤才發現原來榴槤這麼好吃。後來去馬爾地夫專門為吃榴槤。而我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有幸走進曾傑老師那個班,被那些孩子的書寫繪畫衝擊,也許到現在我都沒有意識到一定量持續堅持的書寫練習里的靈性力量。進而,不得不思考中文的學習方法與拼音語言的學習方法是否有差異性,教學方法是不是可能真的該會不同。我有個朋友叫吳梅,她有段時間非常關注東西方學習方法,在閱讀她推薦的《學習之道》和《弓與禪》之後,尤其促使我開始反思華德福低年級的教學方法。再舉個列子來解釋一下我所說的誤區或盲點。比如一所華德福學校完全不學中國歷史,只上西方歷史,我就會認為這是一個需要面對的誤區。那麼,在這樣一所學校工作的同仁,無論多麼純潔、真誠反省地工作著,但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誤區或盲點。若果有人指出了這個誤區,這個指出並不是就要否定這些同仁們的純潔真誠和反省能力,不過是希望把路越走越清明的實事求是。綜上所述,簡言之,其實我提出了一個可能性的問題:如果真的存在東西方不同的學習方法,那麼作為中國華德福教育的教學法,尤其是低年級的漢語教學法也許真的需要做謹慎考察。(第一次在文章中這麼直接地表達這個看法,以前一直有顧慮,會覺得自己像個叛徒。現在覺得也許是我自己太小肚雞腸了,就索性表達出來吧。)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