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汉字的书写优美与否,对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真的不重要吗?

其实孩子不能好好写字,是头一个七年期并没有发展完全,必须先让孩子真实熟悉自己的身体地图,让身体的中轴线清楚,也掌握身体在环境中的关系,才能进入习字练习,也才能有成效。

编者注:一个健康的领域,离不开积极、理性的观点碰撞,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6年10月8日

副标题:回覆中国成都吴文冰老师【字写得优美与否不那么重要么?——兼与陈琪莹老师商榷】一文

汉字书写优不优美,当然重要,因为书写本身就反映着孩子的状况。不只汉字,所有(被学习)的语文皆是。

〔补充说明:书写出的字体∕字形反映着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人在不断地书写中强化出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

但相较于孩子一开始习字,无法优美地书写,此时对优美书写的要求,反而不那么重要。

〔补充说明:孩子的书写可以(先)不(要求)优美,但一定要(要求)认真。事实上,教育也是要帮助孩子移除生命的路障,达到之后的自由;而反覆抄写、罚写,是在增加路障的数量。〕

大学中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字写的优美,是孩子的“末(结果表现)”;内在的中轴线(存在状态)健不健康,是孩子的“(根)本”。“本”不稳,“末”再怎样繁华茂密,终是昙花一现,抵不过风雨摧折。

而人要的,不正是立足点上的坚定与屹立?

当孩子开始习字,字形无法端正、优美,大人需要做的,不是在现阶段以各种雕凿、强迫、快速的方式让孩子的字非得人造性的端正、优美,而是帮助孩子的写字能自然而然地在时间里慢慢端正、优美起来。

字写得不好,一定有孩子生理上的限制与理由;事实上,哪个孩子不想写一手好字?只是力有未逮而已。

孩子无法达成,是因为现在不能够、不成熟,而不是不想要!

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内在的力量还无法走到四肢末端,还无法在四肢末端完整,因此手指并未成熟到可以被孩子自己完全掌握;这时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该有的内在力量(特别是乙太性的浮升力),让孩子足以克服地球性的重力,让孩子和地球建立起正确的关系。

〔补充说明:当孩子手部的乙太力量还无法掌握自己的物质体(手掌与手指),加强或要求孩子在写字上努力,是对孩子的戕害。〕

让孩子由姿态、由动作、由步法,而书写——帮助孩子成为比较乙太性的人,而不是物质性的人。

〔补充说明一:孩子头型大小也暗示着孩子的心魂如何作用于身体,大头的孩子比较亲近灵性,充满想像,本质上是艺术性的,看到的是整体,无法专注于局部,所以容易写错字、拼错字;小头的孩子比较亲近物质体与乙太体,比较逻辑性,四肢力量比较精致,可以掌握细节,写出正确而漂亮的字,但却不一定知道(文)字的正确意思——小头的孩子比大头的孩子更能掌握书写。大头的孩子字迹大,空间感差,会有摇摆偏斜的感觉;小头的孩子会让字紧紧缩在一起,字迹拘谨、充满压力。〕

〔补充说明二:如果写出的字会上下、左右或凹凸相反,就要知道孩子内在的镜像能力混乱了,容易读写障碍,在这方面就要先从加强孩子的空间感下手。〕

〔补充说明三:孩子在家庭中遭遇的亲子问题、手足问题也会反映在不能好好书写之上。〕

让孩子可以由垂直线中区分出左右,由水平线中区分出上下,由斜线中区分出前后;之后再让孩子进入真正的书写。

〔补充说明:其实孩子不能好好写字,是头一个七年期并没有发展完全,必须先让孩子真实熟悉自己的身体地图,让身体的中轴线清楚,也掌握身体在环境中的关系,才能进入习字练习,也才能有成效。〕

当进入真实的书写之前,要让孩子熟悉文字的基本单位。在拼音文字中,熟悉母音与子音;在象形文字中,熟悉字母或部首(但都要从故事的整体性中带入,不可太过独立)。一个一个(文字单位)慢慢认,让孩子对每个字都产生深深的了解、赞叹与敬意。永远记得:要让每一个基础文字的感觉与回忆跟着孩子一辈子,不要让孩子轻易忘记。这样的孩子,才会重视语言、尊敬语言,并且爱上语言。

〔举例说明:字母C当中,有对“圆”(阴性力量)完全的信任,所以可以松手∕松口,C深深连结着女性力量,带着怀孕母亲脊椎上的负荷与坚忍,C 是一种生命上的愿意为更大的一切(而让自己)开口与撕裂。字母K则是绝对的父性权威,可以触犯别人,却不允许别人触犯,所以脊骨挺直,对外却拳打脚踢,充满侵犯的力量。记得让每个字都能在孩子心里充满生动的品质。在低年级,引入较多女性元素、较曲线、柔性的文字,保护住孩子的情感;中年级,引入较多男性元素、较刚硬的文字,建立起师长的权威。〕

可以请孩子闭上眼,老师拉着孩子的手在空中写下一个字,再请孩子闭着眼复写一次或多次,然后,请孩子张开右眼,用眼珠默默追踪刚刚右手的移动,最后再让眼球与手部运动同步。

〔补充说明一:因为文字比较物质的特性,需要孩子以比较乙太性的右手力量进入,也鼓励左利手的孩子如此练习。〕

〔补充说明二:在孩子刚开始练习写字时,要让孩子感觉你陪着他、跟着他一起完成这些字,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必须一个人自力完成这些字(丢给孩子一堆他自己得写完的字)。〕

准备大幅的纸张在地面上,让孩子用手或脚写出字(这是最容易观察孩子书写困难∕障碍的时候,因为书写过程放大也放慢了)。

熟悉之后,可以让孩子在彼此的背上书写,玩猜字、对字的游戏。

等到进入真正的书写,先鼓励孩子放松、轻松地握笔∕持笔,不要紧张。让手指合作圈成笔的摇篮(是摇篮,就不可以松到让笔跌出去,但却也要让笔愿意乖乖、舒服地躺在摇篮里),让笔可以放松在书写中,没有压力。

〔补充说明一:在华德福系统中,第一次的书写(一年级)并不是拿笔,而是拿蜜腊砖、彩色蜜蜡笔或胖胖的粗彩色铅笔(笔柱三角或六角形),所以一张纸几乎就是一个格子。二年级可以引入黑色铅笔。到三年级可以让孩子转为使用孩童用蓝色墨水的钢笔或鹅毛笔。在汉字练习上,毛笔也可以开始让孩子熟悉。〕

〔补充说明二:课桌椅的安排也不能造成孩子书写上的压力,让孩子即使坐姿,也要维持上半身的笔直,不要让孩子成为书桌前拱着背的秃鹰。〕

如果孩子无法写好字,不要焦急;焦急无助于事,只会败事。

我们看着孩子无法写好字的事实,看着事实如实的样子,却不加入自己的评断、遽下结论:在我们眼前的孩子∕人,内在究竟有着什么?要呈现给我们看到什么?什么是孩子从灵界带下来的(灵质)?什么又是孩子物质上对父母遗传的承继(身质)?而孩子的心魂又如何以思想、情感、意志镜映出自己的生命?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父母,遇到这样的我们(老师)?又为什么要以这样的事实引发我们的关切?……

〔补充说明:七到十四岁是孩子“个体性”爆发最强烈的时期,“个体性”愈需要强烈表达,就会愈闭关、愈隔绝与外在世界的接触。〕

当仔仔细细看着孩子,我们会对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有着更深、灵性层次的明了与行动。

引导孩子从图画慢慢过渡到文字,要让孩子先对文字充满色彩和感情,才能真的认识字、写出字、进而爱上字。

孩子需要图像,是因为图像式思考是心魂原本的语言,孩子会因为图像而同感着心魂的状态。中国字单看的确是图像(或接近图像),但以文句的状态存在就开始属于高密度的抽象文字。

可不可以把这样的抽象挪后,而让孩子在初学语文的早期,将自己对文字的想像、对课程的感觉以色彩在工作本上流动出来?事实上,到了十二、十三岁,乙太力量已完全进入孩子的脑部,孩子的思想质地从“图像性”转成了“音乐性”,因此可以开始掌握文字式的逻辑与组织,而不会对孩子的头脑造成伤害。让孩子过度提前使用年龄上不该使用的逻辑思考能力,会让孩子的脑力进入早衰,过早白头。

而,徒有才能、学识,却无法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不是对教育最好的反讽?教育如果真的要照顾到人,考虑到的就是孩子的一辈子,不是只有短暂的现在与功利。

成人的担忧只会掠夺孩子的力量,重要的是同感孩子,保持与孩子的共鸣,对孩子敬重(敬重孩子也是一个人);借由忘记了孩子,我们把孩子交给他自己、他自己的心魂——事实上,成人要能克制住自己的胡乱担忧,需要非常庞大的内在力量;所以许多成人宁可选择担忧∕杞人忧天,因为容易得多,担忧是星芒上直接的反射,不必动用什么内在力量。成人担忧着自己的担忧,却不知道这样的担忧反而会让孩子软弱!

要知道:每个人都能面对与解决他的生命难题,每个孩子也是;力量从来都在每个人自己!

教师让自己忙碌于各种教育学说与假设,并不能真实认识孩子;不是以各科既成的教育标准衡量与要求孩子(如果对教育的要求如此物质,请回体制内学校),就能帮助孩子完成自己,而是根据孩子的质性,量身订做出切合孩子的个人标准。

〔补充说明:华德福教育是要延续孩子在灵性界(尚未投生前)无法完成的生命目的,要教育的是心魂,物质界中的成绩只是附加。〕

所以,如果你(家长)不那么认识华德福教育、也不那么相信华德福教育,是不是也请你让孩子离开华德福教育?在牴触中,华德福教育会被拉扯得非常辛苦,大家都得不到各自想要的。

认真写字很重要,写好字也很重要,重点是,在要求孩子把字写好、写漂亮之前,还有什么是更重要的?那也是我写下那一句话的目的。

让孩子成为自己郑重的书写,而不是让潦草的书写成为孩子——孩子会变成自己写下的与画出的,所以对孩子在态度上一定要要求,要求孩子进入事物的态度,却不苛求孩子事物的结果,只要孩子尽了心、尽了力……

〔题外话一下:吴文冰老师写道:“特别想说的是,陈琪莹老师文章中的一些提法是不是过于浪漫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我,陈琪莹,就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但我高兴我在这样的世界还有浪漫的能力,也毫不后悔。

“浪漫”在现在的用语中,是“不切实际”的别称,褒中有贬;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现在很多的“实际”,是被时代与社会扭曲到荒腔走板的“实际”;所以“实际”到底有没有那么好?真的很难说。

“浪漫”在我看来,是一种艺术性、一种生活情调,可以软化现代生活的机械与冰冷。

浪不浪漫是个人的特质与自由。如果一个人只因自己古板,就看不得所有人浪漫,这样的人,是不是胸襟上不够开阔?

如果教师无法包容各式各样来到自己身边的孩子(包括梦幻、浪漫的孩子),只以单一标准论断自己对孩子的接受,请问你把孩子当成了“人”还是“机器”?

世界多元而多重,教师身为孩子的仰望,要示范出的,也是教师自己的极大值、可能性——教师可以可能于所有正、负,却始终有能力平衡自己于(个人性的)中心,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

人如果没有盲区、盲点就不会投生为人在这里;人之所以投生地球,是因为生命需要修正,所以华德福教育才是“迈向健康”、“迈向自由”的教育:既然需要“迈向”的过程,就要知道起始的地方既不健康也不自由,就必须接受所有的“不健康”与“不自由”,而教育就是对状态的工作。如果连最基本的接纳都做不到,遑论之后的工作;排斥,就无法正确在其上工作,因为遭遇到的对抗与抵挡都来不及处理,又怎样正确进入应有的工作?

宇宙可以容纳我们的不完美。既然我们知道自己的不完美、不可能完美,那能不能学习宇宙的愿意包容我们,也包容着其他不完美的别人?

当家长不容许老师不完美,家长是不是也要看到:自己并不容许也不肯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家长自己也不那么接纳着自己?所以家长才无法容忍不被接纳的自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再现?才那么迫切需要老师的力量改造掉孩子的那一部份、甚至一切?

事实上,我们外在最在意的,正是我们内在最缺乏勇气面对的,指责外在比较容易,因为可以略过反省自身与内在。

我们永远看到我们想看到的,看不到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选择性接收与看见,所以我们的世界观永远片面,无法全貌。

我想说的是:如果不容许老师在错误中学习与成熟,你要的老师,是“神”还是“人”?在老师是“人”的状态下,这样的要求会不会比“浪漫”更不切实际?肯进入华德福系统执教的人,都有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憧憬,否则这种工作量,会吓退一般只想混吃等死的老师。对这样努力于教育的老师,是不是支持要多于责备?因为不会内省与自我教育的人,通常不会进来当华德福老师。

犯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犯错之后不肯改正自己。允许任何人犯错,知道犯错只是一个修正生命的过程;犯错为的也是找回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再题外话一下:教师“资深”,代表的只是年资经历比较长,不见得代表教育的品质比较优秀,或教育的观点、对教育的认识比较正确。

很多事物上的通透,不是靠(成见或经验上的)“积累”与“执取”,而是靠“放掉”。

“资深”容易让人倚老卖老,而忘了我们面对所有事物时应有的谦卑。所有的事物当中,都有我们的未知,而且是大部份;而这“未知”,永远无法以“已知”触及,更无法以“骄矜”探询。不要因为表面的“资深”就贸然相信“资深”,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去相信。〕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