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關於華德福教育三年級課程的一些釋疑

讓「不存在」(想法)轉為「存在」(實現),是三年級課程的主軸。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10月2日

三年級的孩子,課程重心在「創世紀」(創造出新世界的動力),所以小規模的形塑出我們的世界——農耕課或建築課(擇一而行)——讓「不存在」(想法)轉為「存在」(實現),是三年級課程的主軸。

〔補充說明:主課程中,只要是具有創生力量、世界源起的民族故事/傳說,都可以帶入。〕

三年級的孩子會進入物質體上真正的成熟,心臟可以容納較大的血容量,脈搏呼吸比也會逐漸熟化成4:1,開始在身體的寬幅上結構自己,生長重心也轉向四肢與新陳代謝系統。

〔補充說明:三年級的孩子會在8.5 到9.5歲之間發生「九歲危機」,危機期間持續半年到一年不等,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體萌芽。這段期間的孩子容易疲倦、易怒、暈眩、過敏、睡眠模式丕變、頭疼、腹痛等,但都是過渡。〕

此時的孩子會經歷心魂上的二極性:由原先「靈性的『客觀』」轉向「物質的『主觀』」,所以孩子容易混亂,因為孩子看著世界的觀點徙移了——孩子對世界的態度從「同感」轉成「反感」,也因此容易對原先習以為常的事物開始質疑與挑戰。孩子會有不安全感,因為以前熟悉的世界竟然被自己推翻了。

農耕課或建築課要幫助的,是讓三年級的孩子重新穩定和「環境」的新關係:「如何真實與大地/環境互動」,讓孩子經驗「『人』的力量」可以如何進入與改變環境,所以:

——「建築課」並不是要讓孩子知道建築的歷史、流變(那比較會是九年級、十年級,以藝術性/藝術史回顧人類、認識人類的重點),而是讓孩子親自去夯土、搭柱、立梁、建造……合力蓋出一些可以讓人或孩子在當中活動的空間(不一定要完美, 但一定要結實);這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在先人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讓孩子真的流汗,也真的累倒,讓孩子在工作中筋疲力盡……當建築接近尾聲,可以帶孩子參觀一些真正蓋出實體的工地,讓孩子對專精於各行各業的人,心存感激與景仰——大人竟然可以蓋出我們孩子蓋不出來的東西,如果我們要完成自己的心愿,一定要好好長大,而且長成有能力、有技術/專長的大人——也讓孩子知道自己能有今天,是被多少人默默以自己不曾知道的方式 支持著。

——「農耕課」是要讓孩子體驗農夫的辛苦,讓孩子從一鋤、一鋤地整地、鬆土、犁田開始。可以先找一塊區域儘可能挖深,讓孩子了解哪些共同形成了這樣的土層;讓孩子聞土、吃土、認識土,然後讓孩子決定要把怎樣的作物種在這樣的土地上,從種子開始種起。種子可以允許不發芽,因為「生命」本來就跟「死亡」一起。孩子除了作物的播種、照顧與收穫,還要架設或種植圍籬(歪七扭八也可以容許,但要孩子自力),設計灌溉與排水等,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圈養溫血動物(如:羊),因為動物界是自然界中最親近人類的層界。

〔補充說明:如果選擇農耕課,建築課就可以省去,因為兩者最終目的相同。〕

另外問題:

——台灣的本土,也是無限多的外來文化堆疊而成,哪些是「本」,在台灣島似乎特別難介定,原住民就等於「本」嗎?

台灣的文化,承襲閩粵客居多,原住民與我們是不一樣的人種(不過,很多漢族也與平埔族通婚了),所以,就文化的流變來說,我們可以認識原住民文化(五、六年級課程),但不用把原住民文化因為「本土」之名而抱得太緊,因為台灣是個多元雜居的社會。

把可以真正感動到老師自身的台灣文化、文物與故事,介紹讓孩子認識,不貪多,但要深入。

——樂器的部分,需要給孩子優美的文化介紹嗎?什麼是對九歲孩子優美的樂器?當孩子不懂得使用時,仍選擇樂音不過於刺激的樂器以照顧孩子感官嗎?

三年級的音樂課,很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音樂中充滿的神性、神聖力量/元素,因為宇宙就是被聲音/音樂所創造。

弦樂器(特別是小提琴),會在這時介紹給孩子。弦樂器的引入是為了幫助孩子正確發展神經系統上的「松—緊」與「數學」——神經系統是一種死亡,一旦被建構出來就等於「完成」也等於「死亡」;所以,神經必須在優美的藝術性中建構出自己,而弦樂可以提供完美的共振與示範。基本上,樂器只要有弦,不論中、西,都可以勝任;但二胡五音,提琴七音,而地球性的內在發展結構基礎為「7」,所以老師可以斟酌說明,讓孩子慢慢選擇出自己的主要學習樂器。

樂器介紹,只要以能讓孩子感動的方式與故事說明,就是優美的。

適合三年級孩子的樂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胡琴、七弦琴等;一些打擊樂器(如:鐵琴、音鍾、音磚、三角鐵、鈴鐺等)也可進入音樂伴奏中。

〔補充說明一:要弦樂提供出對神經系統完美的示範,練琴/演奏的心情一定要好,不然會適得其反。〕

〔補充說明二:二胡五音是木(角)、火(征)、土(宮)、金(商)、水(羽),切合中華文化的以「五」為正,也切合很「中國人」的體質。〕

——課程中,最該優先思考的是:

  1. 人類成長曆程身體或靈性的考量?
  2. 文化的觸碰?

但總覺得一切是不是該回到:在這土地上追尋我們與萬有和諧的共生方式呢?

其實,所有的文化都有偏頗,所以對於課程考量,要先以「人」的靈性發展為主(如何讓「身」與「心」、「靈」正確疊合),文化反而次要。

文化在語言課的音樂性之中,那樣的文化才有生命,也才有「人性」。

與一切和諧共生,是日常的態度,不在單一課程里。所有可能成為孩子心中權威的大人,都要如此示範出自己。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