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老師的課,才幡然醒悟我們中國人生命安頓都依仗於我們的文化基因,在這樣的文化根基里,生命才得以安頓。
圖文投遞:杭州西子渡工作室
薛仁明老師說:
中國文明這種人世的大信,使得中國人慎終追遠,也使得中國人看重家族,更使得中國人極度關切後代。中國父母那麼關注小孩,其實有著強烈的文化特性,背後都牽涉到中國人「信」的問題。於是,中國人活在歷史長河之中,上對祖先有交代,下對後代盡責任;當往上、往下都無窮延伸時,生命就雖有限而無限;就某個層次而言,生命確實就可以綿延不盡。
台灣學者鄭德坤認為: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所以可以超脫神、物而自行發展。神與物不過是供人需要的元素,及促進人演化的工具而已。」「中國人最基本的活動是為生活而生活。他不唱高調,或無條件讚頌所謂高尚抽象的理想,如犧牲、博愛、探險之類。他不以神的意旨為意旨,因為人意就是天意,順天命基本是順民意。——他更不為上帝而生,因為天為人而立。他的生活目的是為人的,上則孝順父母、下則慈愛子女,子子孫孫,永享安樂。」
安貧說:我們的時光全部浸泡在生活里!
聽完老師的課,才幡然醒悟我們中國人生命安頓都依仗於我們的文化基因,在這樣的文化根基里,生命才得以安頓。
那麼,作為國人,
- 您知道我們的文化根基嗎,您知道如何安頓生命嗎?
- 您知道我們中國人就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生生世世的延續的嗎?
- 您知道我們中國人天生就是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嗎?
- 您知道我們中國人的自我與他人無法割裂嗎?
- 您知道我們一直追求的西方式的純粹的個體純粹的獨立純粹得個人英雄主義傲然於世間是個誤區嗎?
- 您知道嗎?祭祀中的禮樂風景,不僅僅是紀念自己家的祖宗,還有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也被後人照顧著,原來中國文化是這樣的周到。
- 您知道嗎?我們的國粹戲曲名段,生旦凈丑粉墨登場,亦步亦趨唱念做打間道盡了中國人的生命意味。
- 《論語》《史記》《詩經》《三國演義》《紅樓夢》《隋唐演義》《關山奪路》等等,每一部都是經典,您可曾認真讀了嗎?
……
作為中國人,我們有太多不知道的。還好,如薛老師所說:我們的基因沒變,只是被洗腦而已。
來聽薛老師的課,就會穩固根基,生命安頓!
2018年1月份杭州課程信息
主題: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與生命安頓
時間:2018年1月22日-26日(全5天)
地點:林泉山莊錢潮廳(西湖區九溪路8號)
諮詢報名:宋敏 13917167947(微信同號)
備註:接受2天、3天、4天、5天的聽課形式!
資費:
- 原價3000元/位(包含1頓中餐和2頓茶點)
- 早鳥價為2800元/位
- 4人及以上團購價2600元/位
- 上過薛老師10月份課程的老學員2500元/位
- 夫妻同行為2400元/位
以上優惠截止日期到12月31日晚23點,西子渡3次課及以上老學員直降200元/位
資費賬戶:
- 宋敏 13917167947@139.com(支付寶)
- 宋敏 13917167947(微信)
備註:介紹新學員成功報名的,新學員和介紹人(可以累積人頭)每一位優惠50元。
報名表:點此進入報名頁面
每天流程安排:
- 09:00-10:30,《論語》
- 10:30-10:45,茶歇
- 10:45-11:45,《論語》
- 11:45-14:00,午餐和午休
- 14:00-15:30,《戲曲名段中的生命意味》
- 15:30-16:00,問與答(視情況而定)
備註:1月24日,14:00-15:30,現場評彈名段欣賞。
此次薛老師也把國家一級評彈演員周紅女士,帶到杭州,在1月24日下午時段和大家現場分享評彈藝術。
在上海課程中,周紅老師一開腔:出谷黃鶯, 一唱三嘆, 天籟之音, 高山流水, 餘音繞梁, 若即若離,蕩氣迴腸……
一直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述的情景撩了很多年,如今終於平生第一次聽到現場的琵琶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本次評彈的內容暫時保密,只管來現場品鑒就好!
老師的書是我在課程開始前在各大網站採購的,不得的感慨老師的書購買的渠道真是多,說明很暢銷啊!
網站上購買會比書後面的定價優惠一些,但在現場簽售的時候,是按書後面的定價出售的。除了在購買前,老師告訴我準備哪些書和數量之外,從開始買書到現場賣書老師都沒有任何參與,唯一「染指」的是給您的書籤上他的名字和蓋上印章,以及寫上您或者贈與者的名字。
您可以現場買書找老師簽名,也可以提前在網站上購買書籍到現場找老師簽名。形式不一,各取其便!
另外,老師有時會從台灣背一些台版的書籍過來,省去郵費,比內地網站上還要優惠些。一般會被秒殺的,手慢無!
平常的早上,薛仁明老師會一塊塊地擦拭榻榻米,一小時後,滿身大汗,於是泡茶、寫字,看山看水看天,如往常一樣安靜的空氣,整個人也很舒服踏實。「我多年的浮躁不安,於是稍歇。」
池上是稻米之鄉,出產全台知名的「池上米」,在這青山綠水、蟬鳴鳥躍、稻浪天光之中,生命開始慢慢沉澱。
不知不覺,這一沉澱就是20年。有媒體說他是「隱士」、「中國文化的體踐者」,他說這些稱呼只是把他與傳統的文化學者區隔開,是個身份的劃定。關鍵是鄉村的生活讓自己「恢復應有的敏感」。對自己,對自然,也對生活、對學問,「有著汲取不盡的源頭活水。」
有客問薛仁明:「什麼是文明?」他說:「文明是路上有景緻,人家有笑語。」
2014年,北京的春末,薛仁明在位於昌平的辛庄師範講授《史記》。在半個月的教學中,薛仁明看著學生們自己做飯、種地,清晨站樁,晚上打坐禪修。他非常看重這種教學方式,因為書院讓忙碌的人停下了腳步,開始勞作,關心身邊人的冷暖、飲食、住行,也關注早春的新綠、路邊的風景。
他認可這種書院的形式,不僅因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鄉村的一種發展可能,還因為在這種體驗中,他看到了中國文明興起、延綿的可能。
「孔子、老子、慧能為什麼會有經典留下來,是因為他們實際體會著自己的生命,活得具體,活得真實。」
他極力反對自宋儒以來,讀書人日益脫離民間,「不再與萬民相怡悅,也不再與萬物同俯仰」,日益酸腐、空疏,甚至也變得誇大、不踏實。
薛仁明說他「暮氣」最重的時候,曾經迷戀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很久。就像他當年看朱熹對「格物」二字長篇大論的註解,頗為費解。當他把生命與學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方才明白真正的「格物」就是「格者來也」。
「格是讓它慢慢進來,物是一個對象,當你能體會它,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沒有了,這就叫格物。格物最後就是與物無隔。怎樣無隔?起點是憑感覺。」他說。
「就像了解一個人,你讀這個人的資料越多,常常會離這個人越遠。想了解一個人,最直接的辦法是你和他相處一下,感覺一下。」
——節選自《瞭望東方周刊》訪談 | 文明是路上有景緻,人家有笑語
編者(主辦方)按:
如老師最後一句所說:就像了解一個人,你讀這個人的資料越多,常常會離這個人越遠。想了解一個人,最直接的辦法是你和他相處一下,感覺一下!
所以,邀請您來和老師相處一下,感覺一下,也來和中國文化相處一下,感覺一下。你就會知道自己與生俱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就能夠長長久久得和自己的生命及文化相處下去,安頓下去!
另外:老師的課還有順氣通便(宿便多年的老大哥的感慨),通經化瘀(上完課後,長期的經期頭巨疼消失了),美容養顏(倆娃的媽每天都樂滋滋的喜笑顏開),減少煩躁情緒豁達人生(為娘10年對孩子已經連續10天沒有煩躁的情緒了),財運鴻通(2位上班的女子說財氣變多了)等神奇的保健功效!
- 感謝上海天清地寧同學會提供的圖片和文字支持!
- 感謝《我心安處天淸地寧》微信平台的部分文字和圖片支持;
- 感謝吳蓓老師的部分文字;
- 感謝薛仁明老師等傳統文化體踐者的分享平台(微信ID:我心安處天清地寧)。中國的學問,所謂格物致知,根本在於感悟與體踐。
歡迎加入「薛仁明中國文化公開課」微信群,與更多傳統文化體踐者同行同修。請加小編的微信號 amtf-zhiwei 並註明 加群
我有一個請求,請持續關注西子渡公眾平台(打開掃碼),會有大量關於薛仁明老師課程的分享圖文推送給大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