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平安度過兩周——山田班簡訊之三

IF

我們還討論了如果萬一孩子發生意外,這責任誰來承擔?如果是看守戶外的老師,老師會承受不了這份壓力。如果是家長,也不合理。家長把孩子交給了老師,也就是監護權給了老師,發生意外,難道要家長承擔全部責任?有家長說,如果在老師已經盡責的情況下,孩子發生意外,他願意承受後果。有的家長說,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無法表態:孩子發生意外,家長後果自負。

安全意識怎麼強調也不過分。我請家長們看看周邊的環境,一起來發現安全隱患,一起來為孩子創設安全的環境。

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多少家長真正做到了讓孩子每天洗全家碗、掃一次地,晚上六點之前回家。平時我在班級問孩子,這次我直接問家長。有位家長說,開始他很認真地要求孩子做到,時間一長就放鬆了。有位家長問孩子不願意做,一定要求孩子做,是否在強迫孩子?她難以認同強迫孩子去做事情。

有一天我去一位孩子家吃晚餐,正好看到孩子在拖地。我分享道,這是一個孩子應該的樣子。他作為家庭成員之一,到了一定的年齡,理應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將來這個孩子會成為社會的一員,會有自己的家庭,他也要承擔社會的責任和家庭的責任。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培養他承擔責任的品質,將來他一定會成為富有責任心的人。

我們的教室,每天都必須有孩子值日才能保持教室的乾淨整潔,不能因此說我們強迫孩子打掃衛生吧?世上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憑著興趣去做的,比如掃地、洗碗、做作業,而是憑著責任心去做的。許多年前,我曾經遇到一位二年級的家長,在冬令營期間,她的孩子參與活動,經常難以堅持到最後。媽媽說她特別的後悔,在孩子小的時候,她只知道要尊重孩子,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強求他,完全憑著孩子的興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想做多少都可以。結果到了上小學階段,她發現孩子在家無法完成作業,無法堅持做完一件事情。

德國的一位華德福老師,她說她堅持每天做一點木工,直到作品完成,就是要讓孩子知道,這是每天必做的工作,不是出於興趣,想做才做的。

我三番五次提醒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到,打電話、發微信、寫在簡訊里,把每周做家務的統計結果歸納後發給大家,還把相關的文章發給大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長還是做不到。我不奢望一呼百應,但這樣「苦口婆心」還是無動於衷的話,我覺得沒有力量帶這個班級了,我筋疲力盡了。督促家長讓我感到自己的無能。

也許有的家長感覺自己去做遠比督促孩子去做容易得多。可是家長不能永遠代替孩子去做,家長的督促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孩子不僅需要我們提供衣食住行,需要溫暖的家庭氛圍,還需要我們的引導,需要我們的管理。

家長會之後,周五統計哪些孩子沒有做到,人數大為減少。

遵守規則

我一直想就這個話題,專門寫一篇文章,但深知這個問題太艱深和廣泛,我恐怕難以駕馭。

就說說我們班的規則吧。去年9月開學的第一天,我立的第一條規則是別人說話時,其他人要保持安靜。這條規則並不是我事先想好的,而是課堂上出現了問題,現場制定的。在我反覆的強調下,孩子們基本上能夠遵守。我們班有位孩子,說話聲音比較小,口音不太清楚。開始每當這個孩子分享時,別的孩子就不耐煩傾聽,說起話來。但我幾次要求後,每當這個孩子發言時,班級是最安靜的時候。可是畢竟他們是小孩子,我沒有要求他們做到絕對地遵守。比如新聞分享時,遇到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狗、狐狸等,孩子們會興奮得說起來。午餐也是如此,比如飛進來一隻蟲子,孩子們議論紛紛,這時,我會等待,而不是立即要求他們安靜下來。

2012年12月我應朋友的邀請去了溫哥華,在當地的華德福學校觀摩課堂教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優律詩美課,以往我在國外看到的是老師需要花精力去維持課堂紀律。而這位老師非常嚴格,她下達一個指令,孩子必須照著做。比如下一個指令是脫鞋,如果孩子提前幾秒鐘脫了,不行!必須穿上!個別孩子發出一點聲音,老師馬上讓他到一旁罰站。我觀摩的是一、二年級的優律詩美課,按理是最難管理的年級。但老師不需要花時間去維持紀律,我觀摩之後讚賞不已。可是幾天後,學校的一位家長告訴我,有的低年級孩子害怕上優律詩美課。這讓我非常的震驚,那麼好的老師,會有孩子感到害怕!我聯想到老師的課堂管理,儘管有效,是否過於嚴格?

當我自己親自帶班的時候,我提醒自己要找到中庸之道,不能嚴格到孩子害怕上課、害怕我。又不能鬆散到課堂沒有紀律,像一盤散沙。因為是中庸之道,我需要反覆經常地琢磨,到了什麼火候該做什麼了。我自信到目前為止,班級沒有孩子害怕我,害怕上我的課。但另一方面,是否給予到足夠的紀律要求?

上半年資深的華德福老師本(Ben)來聽我的課,在語文版塊中,我在黑板上寫古代字,孩子們猜猜是什麼字的環節,教室里總是比較嘈雜,有的孩子是因為猜字在說話,也有的孩子不是。我想過這時也該要求孩子安靜嗎?下課後我問本老師的意見,他說不用。孩子寫字的時候,要求他們保持安靜即可。是的,每次孩子沉浸在寫字時,教室里是一片寧靜。不能要求孩子整節課都保持絕對的安靜。我可以那麼做,但要付出代價。一節課也要安排得有張有弛,該讓孩子有點鬧的時候,就鬧一會,反正是在老師的掌控中即可。

在小白樓時,有好些家長來聽課,有的家長建議新聞分享時,對孩子要求再嚴格一些,一個人說話,別人要保持絕對的安靜。孩子好說話,部分原因是小白樓的環境所致,部分原因是我的要求還不夠嚴格。

離開小白樓後,我強化班級規則,無論是上課講話或下座位,累計3次,放學後打掃衛生,如果累計5次打掃2個衛生間。這個處罰,班級的孩子是認可的。我說我不願意這麼做,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如果沒有的話,暫時就這樣了。上課遵守課堂紀律是為了所有的人。

自從到了新教室,第一周有6、7個男孩接受打掃衛生的處罰。到了第二周,有2、3個男孩。只有一個孩子幾乎每天都被留下來打掃衛生。

我非常推崇《給孩子立界限》一書。書上說道,如果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讓他承受一個他更加不願意的結果。比如一個孩子總是在別人說話時插嘴,提醒幾次無效後,就告訴他如果再做不到,今天他不能參與談話。或者,家長告訴孩子3點前必須把房間收拾好,全家出去玩,如果做不到,就留他一個人在家。

有人認為給予孩子的處罰要和他的錯誤有關聯,按照這樣的處罰原則,孩子上課說話或下座位,應該罰孩子靜坐。可是這樣的孩子本來就比較好動,我想讓他們打掃衛生是否是更好的選擇?他們的行為影響了班級,要為班級做點事情。如果在每天早上保持安靜的2分鐘,不能做到安靜,這樣的孩子,我會留下來靜坐幾分鐘。

有時我也會利用懲罰的機會,讓一個孩子教其他孩子吹笛子,教的和學的都是被罰的孩子。堅持認為給予孩子的處罰要和他的錯誤有關聯的人,對我的意見可能更大了:把吹笛子作為一種處罰方式,會讓孩子失去對音樂的享受。如果這些人在班級每天和孩子們相處,就會感受到,不但沒有影響到孩子對笛子的享受,有的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學會了吹笛子。而幫助別人學會笛子,會讓他感到愉悅。每次我都會謝謝這樣的「小老師」。

孩子的錯誤層出不窮,我做不到為每個錯誤的行為找到和錯誤相關的處罰。把打掃衛生作為處罰的一種方式,不排除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勞動是處罰的觀念。但比起對孩子的任何胡作非為,老師不做任何處罰來說,在我看來前一種做法的弊端就微乎其微了。後一種做法的弊端更加嚴重。一年級時,一些人對我的課堂管理是有意見的,覺得不該罰孩子打掃衛生,甚至不該有懲罰。意見聽多了,弄得我也束手無策。畢竟我也是第一次帶班,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有更好的方式嗎?不處罰孩子,用故事、畫畫、多一些的律動,真的能代替處罰嗎?我感到非常的困惑,也因此難以信心十足的去約束孩子的行為。

暑假我讀到一本書社會學的名著《道德教育》,作者塗爾干認為,處罰是為了維護良知。孩子們深知我為什麼會懲罰他們,不是因為違背了我的權威,而是為了一個更高的原則。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給予的規則,慢慢會內化為孩子內心的規則,甚至建立起他內在深層的安全感。一位年輕的女孩告訴我,她和男友經常吵架,苦惱之下,她去諮詢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她,原因在於她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來源於小時候家長給予的規則太少。女孩告訴我,她的媽媽總覺得孩子與人為善,品行端正就可以了,生活中的細節哪些需要遵守,媽媽也不清楚。

對小白樓的回憶

huiyi huiyi2 huiyi3回到學校上學的第一天,我請孩子們回想一下在小白樓的快樂時光,然後畫一畫。

形線畫和古代字

10月27日是語文版塊的第一天,我們延續了前一個數學版塊的內容,再次畫了九宮格,裡面填上1至9的數字,讓每行每列三個數之和等於15,對角線上也是如此。一年級上學期練習時,數字是按照河書洛圖填的,我讓孩子們每行每列加一下,發現規律。這次我讓他們自己去填,使得每行每列的數字之和為15。「哪個數字應該放在最中間?」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終於完成了九宮格里的數字。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