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苦地發現我已經無法僅僅通過思考來學習人智學了,邏輯上我能明白,甚至記憶上非常清楚,可是所學的卻成為一堆死的知識堆在心裡,我沒法體會它們,沒法 感受到它們的生命力。而那時,我才才真切體會到我的成長經歷是如何嚴重側重於我的頭(思考),而忽視了心(感覺)和手(意志)的發展。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4年6月24日
一起學習的朋友都已經又參加在重慶的活力農耕工作坊了,我才慢吞吞地開始回味上個月在成都的活力農耕體驗。
但讓我先說兩件在學校發生的尷尬而又好笑的經歷。
去年9月,大概在米迦勒節左右,學校的農場主Harald在一次集體慶典上邀請大家跟他去做一件很特殊很有意義的事情。我過去一看,可驚呆了,竟然是要往牛角里填牛糞!雖說這糞沒有什麼異味,可好歹也是「糞」啊,在我以往的經驗中,那必須得是保持足夠距離才行的。現在如此近距離接觸,心理上一下子適應不過來。我幾乎是用指尖夾著一片木板在填牛糞,生怕身上弄上一丁點。但往周圍一看,我真懷疑是不是只有我在填牛糞,怎麼其他人都幹得那麼毫不在意、熱火朝天呢?!我們的老師Brian在鏟牛糞的時候,不小心落了一塊在外面,他很自然地就用手抓起來填回去。我簡直震驚了。難道這不是……糞?要一個多月後,我才開始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而要等到大半年後的此刻,我才能開始帶著敬意看待這個過程。
另一件經歷,是我在學校學習園藝課的故事。在RSC,我對所有的課都非常感興趣,學得特別帶勁,滿意度遠遠高於平均值,唯獨園藝課讓我上得很痛苦。從Harald開始給我們介紹活力農耕的背景和精神哲學基礎開始,我就處在半昏睡半神遊狀態,不知所云;進入農場工作時,我也是完全摸不著北,拿著工具傻愣著,不知道該幹什麼。在我過往的成長經歷中,這是頭一回,家務都沒多干,更何況農活。我跟同學抱怨,這還不如讓我回去讀幾個小時Steiner的書呢!但大半年後,我痛苦地發現我已經無法僅僅通過思考來學習人智學了,邏輯上我能明白,甚至記憶上非常清楚,可是所學的卻成為一堆死的知識堆在心裡,我沒法體會它們,沒法感受到它們的生命力。而那時,我才才真切體會到我的成長經歷是如何嚴重側重於我的頭(思考),而忽視了心(感覺)和手(意志)的發展。頭一回,我從內生出了強烈地願望,想去更多地用我的心和手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我多想再學習一次活力農耕,從新/心認識我與天地及四界(礦物、植物、動物、人)的關係啊!
老天也許是聽到了我的訴求,讓我能夠參加成都華德福學校的活力農耕工作坊,重新開啟這扇被我自己關上的門。
學習的內容很多,對我而言困難也很大,選擇一些印象比較深的記錄下來。
首先是歌德觀察法。
1)Trust 信任自己的感知。
2)Different Perspectives 從多方面、層次、角度觀察
3)Phenomena only; no thinking 不想像
4)Serious strong thinking––come up with your personal questions 認真、強力地思考,與對象產生一對一的個體的連接,從內產生出自己對它的疑問
5)Offer more than one idea, think two or more things 提出不止一個想法
6)Bring your own personal thinking to the phenomena; observe yourself quietly in the meeting place 面對對象,帶入自己的個體化思考,並在自己與對象相遇之處,(超脫「我」的視角)冷靜地觀察自己
7)Face and recognize the idea 直面並識別出想法
(以上內容由Harald老師分享,特別感謝成都華德福學校張涌老師的精彩翻譯。內容很難理解,幾乎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老師求證後,才找到了貼切恰當的中文)
原來觀察,還有這麼多步驟!而我們第一個觀察的,是一塊石頭!一兩分鐘後,我就已經要注意力渙散了,而教室內也開始了很多想像和推論的討論,很多朋友也已經遠離了觀察本身。這就回到了上面所說的第三點:不想像。為什麼要不想像呢?其實仔細觀察自身,我們並不是主動地在想像,而是不知不覺就被跳躍的思路牽到老遠的地方了。也許當自己拋出一個結論時,還真沒好好看上觀察物一會兒呢,不過是落入了自己的陳見和慣性思維而已。因此Steiner建議大家每天練習集中注意力的練習,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增加對思路的控制,由我們自己來決定想什麼,而不是像夢遊一般到處飄。而至於上面的第4點、第6點、第7點,涉及到「物」和「我」的關係,由觀察世界而了解自己,我隱約能感覺到背後更深的東西,但現在道不清講不明,只能讓它們留在體內慢慢「發酵」了。
第二次觀察植物的過程非常有意思,老師摘取了一株植物上不同時間的葉片,我們從最基本的觀察開始,了解這株植物在時間中的「形變」(Metamorphosis)。一開始的葉片更圓潤,而後面生長出來的植物則有更清晰的輪廓,而到某一個節點時,原來生長葉片的地方彷彿突然決定不要葉片了一樣,生生地開出一朵花來。那麼所以呢?這不是很正常嗎?但Harald老師追問著我們問什麼,讓我們去體會植物生長能量的變化以及它所想表達的,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就變成了一個一個奧秘。Harald老師僅僅透露了一點點,就讓我們很多人從此改變了對植物的認知。大多數植物的初生葉片,跟大地的關係更緊密,它們的生長方向往往更水平,也更圓潤,這都是大地能量的體現。而後生長的葉片,更有著從大地向宇宙進發的勢頭,它們長得更挺拔,也接受更多宇宙之光的塑形力量,及至花朵,則是一株植物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是另一段旅程,更有動物性的旅程。這些內容不是為了記憶,而是為了讓我們以後在每看到一株植物的時候,可以去問些問題,去體會背後的奇妙,這也是華德福教育所追求的結果之一,保留對生活的新鮮和熱情。課後分享時很多朋友都感嘆要是自己從小是這樣了解植物的,那他們的世界會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