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中小學特色學校研究——以華德福學校為例(下)

華德福學校重視教學藝術化、強調藝術素養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養,實施藝術化、個性化和平衡發展的教育理念,包含著美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所缺失的精神,所 以它才能夠在美國主流學校教育空間下得以發展,但同時,公立華德福學校受到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的影響,進行一定的調整。

編者註:本篇原文為論文格式,刊發時為便於閱讀,省略了摘要及關鍵詞;同時為保持人名的統一性和規範性,原文斯坦納均調整為施泰納。全文較長,分上下兩篇發布。閱讀上篇:美國中小學特色學校研究——以華德福學校為例(上)

作者:黃慧娟(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
原載:《外國中小學教育》2013年第五期

(二) 重視培養藝術素養

享有藝術教育是每個兒童的權力,忽視藝術教育的學校培養的是半文盲的畢業生。促進兒童藝術素養發展的課程不應僅向有天賦的兒童提供,不應作為課程的修飾、補充部分,不應在學校學習時間減少或在標準化考試壓力下,縮短或擠壓藝術課程的教學時間。

華德福教育與美國傳統公立學校教育的主要區別之一是:藝術課程在公立學校被認為是「額外」的學科,華德福學校卻很重視,把它作為學校的靈魂,設有大量的美術、音樂、表演藝術、話劇、手工、園藝和農藝等藝術類課程,以培養兒童的藝術素養。

華德福學校根據施泰納的七年發展階段論,在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的藝術課程。在一年級通過每天帶領學生閱讀晨詩和詩文來啟發孩子們的心靈;在三年級時學生慢慢感覺到在合作中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出色,教師會設置一些小組遊戲、講聖經上的故事和建造房屋等讓孩子們體驗合作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在尋求身體和心靈的平衡時,老師會用一些具有正反意義的希臘或羅馬神話故事激勵學生們去思考,以正確理解真理;六年級的學生思考更加實際,他們更想經歷現實世界,更加關注服裝、食物和社會問題,這時的授課內容會促進學生思考一些事情間的區別、聯繫和因果關係。華德福學校在高中仍有藝術課程,且把藝術課當作主課,包括戲劇、聲樂、繪畫、色彩、木雕編織、金屬藝術等。高中藝術課程不僅僅學習藝術的技術和方法,還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不同風格的藝術和藝術思想。教師常以藝術家的生平故事為線索,分析其思想、生活和藝術風格,著重探討其情感和心靈。再以華德福學校的音樂課為例,學生在一年級時學習唱歌和使用錄音機,三年級時每個學生學習一種弦樂器的演奏,到中學時學生可組成管弦樂隊和合唱團。讓每個學生從藝術活動中得到收穫,不是因為他們有音樂天賦,而是因為學生們共同演奏或合唱需要高水平的協調,這為每個學生提供與他人有意義合作的機會,同時有助於培養部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華德福教師將施泰納自創舞蹈即韻律舞運用於教學,力求藉助身體動作,形象、藝術地再現語言及音樂在內心感受中的節奏、規律性。施泰納認為,通過韻律舞的幫助,兒童學會在一般音樂或一般語言中如何使用動作,這對整個人的內在秩序、靈魂及身體協調有著深遠的影響。

華德福學校通過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體會世界真正的「美」,用美滋潤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熱愛,讓愛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並沉澱為心靈的自由,這有利於孩子在探索人生意義的旅途中不斷將對社會、對自然的責任轉化為自由的行動,來感恩自然、回報社會。

(三) 關注發展批判性思考能力

美國21世紀國家數學和科學教學委員會(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for the 2lst Century )2000年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當前「科學課堂上學生多數時間用於學習闡釋自然現象和科學過程的定義或公式」。該委員會認為高質量教學的核心是重視學生探究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不僅關注是「什麼」,更重視「如何」、「為什麼」以及「為什麼我要關注」。⑨與美國主流的公立中小學教育相對比,華德福學校重視向學生解釋概念形成的原因、背景,強調在此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下文以科學課程的教學為例,說明華德福學校如何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科學課堂,美國主流中小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先呈現所要學習的概念,再通過各種方法詳細解釋概念所包含的知識點。華德福學校的教學方式則與之相反,它將概念放在課堂的最後,而不是開始。在華德福中學內,教師通常先做相關的演示,沒有給出特定的概念或定義,因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演示創造使學生所有感官和情感都參與學習的情境。教師演示之後,學生先記錄關於演示詳細的、描述性的報告,再口頭敘述演示過程,作為第一節課的結束。在第二節課,學生討論演示過程中觀察到的事物、提出並討論問題,以掌握關鍵性的事件或觀點,如有需要教師會重複演示,最後學生學習概念或定義。可見,華德福學校學生學習概念或定義是建立在直接體驗的基礎之上。教學從具體的觀察開始而不是從概念或定義開始,更符合學生認知發展需求。從演示、觀察開始的教學方法如何促進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發展呢? 施泰納認為,當個體弄清所體驗的內容,對自身的感覺進行平衡和提問時,就是在發展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上述的第一節課是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發展的鋪墊,第二節課則是其發展的表現。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